陳春華
摘要:語文是一門增強學生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能力的綜合性語言學科,兼顧文學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是從低年級就重視起來,經(jīng)過長期的文化、文學積累沉淀,才能真正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也是黨中央領(lǐng)導人多次強調(diào)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本文將探析以德育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滲透。
關(guān)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有效滲透
引言:語文作為語言類主要學科,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能力方面尤為重要,語言文字成為學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關(guān)鍵部分,較強的語文表達是個人能力的體現(xiàn)。語文學科對學生的文化熏陶是深刻且富有哲理的,在推動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方面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以德育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是提高語文學科教化育人的核心途徑,也是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
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是有助于提高文學作品對學生成長進步的推動作用。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版塊,部分學生經(jīng)常將閱讀文章作為一種學習任務(wù)而完成,并沒有真正思考閱讀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深刻含義,也沒能設(shè)身處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創(chuàng)作人物的寫作意圖,尚未具備一定的情感審美體驗。以德育人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滲透可以改善這個現(xiàn)狀,提高小學生的思想覺悟。小學語文學科在落實德育教學內(nèi)容中具有先天性優(yōu)越條件,教師在通過文學作品傳輸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qū)⑽膶W作品中的思想內(nèi)涵、人生指導意義傳輸給學生,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拓寬學生的眼界,為學生在迷茫無措之時提供更多選擇的方向。
二是有助于搭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小學階段是學生從兒童邁入青少年的重要學習階段,教師和家長要非常重視對小學生的思想健康教育和文化素養(yǎng)滲透。文字作為表情達意的交流用語,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引導學生要學會遵守規(guī)則,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以快樂學習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有助于搭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二、以德育人——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1】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語文學科的獨特性,將以德育人滲透進日常的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一)教師重視課內(nèi)外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
從社會層面、個人層面的教育而言,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文章選取包含了系統(tǒng)性的基礎(chǔ)內(nèi)容。對小學生在個人價值觀、社會價值觀的教育方面都具有正向指導意義。教師要緊抓教材文章的閱讀教學,再適當延伸到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中。例如在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修身課上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通過借助文字、圖片、視頻等背景資料,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形象深刻感受作者在說出這句名言時的堅定和有力。愛國精神教育就滲透在教師的情境渲染中,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堅定愛國的理想信念,緊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建設(shè)道路。其次,教師組織以“愛國”為主題的文學作品朗讀比賽,組織學生們收集相關(guān)文學作品,摘取自己感興趣的片段進行朗讀,并向同學們介紹推薦作品的理由,作品中有哪些佳句令自己印象深刻,可以摘抄下來寫在黑板報上,帶動全班同學一起學習。包括古詩詞、近代文學作品,例如聞一多詩集《紅燭》、岳飛《滿江紅》等。在一部部經(jīng)典愛國主義作品的背后,是作者們抒發(fā)的強烈愛國情懷,不論身處任何境地,都都有一顆赤子的愛國心,這也是小學生應(yīng)該學習的高尚品質(zhì)。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滲透德育教學,可以起到雙重教育作用,既能夠引起小學生對文學作品的主動閱讀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也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的自信樂觀的思想道德認知。
(二)教師重視通過漢字教學滲透德育教學
在小學素質(zhì)教育階段,學生需要學會漢語拼音。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用漢字組詞造句,再到完整地表述一段話,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生識字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根據(jù)漢字的釋義及應(yīng)用場景,有意識地滲透德育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提到,“德,升也。”【2】“德”字是由“雙人旁”、“十”、“目”、“一”、“心”組成的漢字,可理解為人的“心性”往上升華之意。“雙人旁”表示人在社會中立足要腳踏實地,沒有一步登天的美夢?!耙弧弊直硎尽拔┏跆珮O,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比艘诔砷L過程中學會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始終堅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守住原則底線,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教師將一個漢字拆解成學生們認識的簡單漢字,深化含義講解,融入有價值的人生道理,讓學生們深刻感悟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也完成了德育滲透教學的目的。將漢字教學用生動形象地方式教授給學生,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教授下一個漢字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嘗試拆解漢字,闡述自己對漢字的理解。以德育人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是行之有效的學科教學大融合。
結(jié)語
以德育人教學理念要在小學階段長期滲透,促使學生完整地建立思想道德認知體系,不僅適用于語文教學,同樣適用于其他學科教學。語文教師要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借鑒優(yōu)秀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教學模式,讓德育教學滲透地更加自然。
參考文獻:
[1]陳舒吟.語妙天下,果行育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德育[J].試題與研究,2021(29):97-98.
[2]孟麗萍.植根課堂? 立德樹人——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新課程,2021(3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