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珠
摘要:隨著優(yōu)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在中學英語教育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創(chuàng)新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要圍繞素質教育展開教學,提高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引導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促使學生能夠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此,本文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進行探索,通過采取多種的教學方法,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和學習奠定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思維品質
在雙語人才的背景下,英語再一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為此,在初中英語教育中,要加強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等基本知識,促使學生增加學習英語的信心,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诖?,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和學習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閱讀,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思維品質進一步提升,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拓展閱讀方法
對中學生而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即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品質、文化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初中英語教師要從四個角度入手,對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分析,通過聽、說、讀、寫等方面,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除此之外,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不應僅局限于課本和教材,通過閱讀課外讀物,讓學生的閱讀面逐漸拓寬,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1]。
第一,為了加深英語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閱讀訓練,掌握更有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學生需要繼續(xù)閱讀相關的書籍和音像材料,能讀懂基本的英語語法結構,能夠運用語法。第二,在擴大閱讀的同時,教師培養(yǎng)了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有利于構建和諧、友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第三,學生深入閱讀和學習英語,利用相關的材料,在不同的語境中理解相同詞匯的不同含義,從而了解英語背后的文化含義??偠灾?,對閱讀過程中,中學生的持續(xù)認識,是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
2.積極改進教學模式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可以有效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讓英語學習的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師指派的任務,完成英語知識的深入學習,引導學生積極理解英語閱讀理解內容,并積極尋找。與此同時,教師要對英語語法內容和詞匯內容進行指導,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除此之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具備多種優(yōu)勢,如個性化、高效性。
所謂個性化,是指每個學生閱讀內容和理解的難度不同,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閱讀,展現自我,達到自我發(fā)展的目的。而高效性是指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積極閱讀、主動學習,與其他學生合作,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way of life”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搜集資料,了解中西國家生活方式的差異,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討論,中國人喜歡喝沸騰的開水,西方人喜歡喝冰水。在這種比較中,學生能夠批判地對待西方的生活方式,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
3.對教材內容的合理指導
對中學生而言,英語課本教材學習存在著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過渡。由此,教師可從英語課堂教材入手,引導學生閱讀英語。例如,在講解“My classmates”時,英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前自行閱讀教材,把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分成各種教育任務,讓小組里的學生可以一起工作,用英語討論問題。比如,老師在學習本章的內容時,可以督促學生分組介紹同學。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主動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可以找到自己不認識的生詞,使得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改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與此同時,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有效的英語學習思考能力,通過積極地與同學交流,提高表達能力,提高英語思維能力。
4.為學生提供英語閱讀資料
目前,英語學習的重點是學生的自主,但學生必須主動地尋找適合于閱讀和學習的英語材料。然而,英語資料很復雜,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無法完全區(qū)分許多英語材料的正確內容。此外,在這種網絡技術背景下,大量的錯誤英語材料還混雜在學生的信息中,不利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為了學生,有必要對一定范圍的英語材料進行篩選,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2]。
另外,英語教師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不應以“商議”為目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討論英語問題的目的和內容,引導學生避免在課堂上進行日常學習。所以,在英語教師指導下,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目的就是要明確,不是以任務為基礎的方式完成英語學習,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質量。因此,英語教師應積極聯系家長,加強家庭與學校的合作,通過家長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提高其英語思維品質。
5.以問題為基礎,激發(fā)思考
閱讀在中學英語課程中非常重要。教學過程中,閱讀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但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詞匯記憶較少,語法知識較差,詞義模糊,中心思想模糊。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廣度和自主性,學生必須在課堂上階段性地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
例如,在講解“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上課時,老師必須根據英語文章的內容和學生要學的句型提出問題,透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可對教材內容留下深刻印象,并可減輕學習相關語法知識的負擔,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6.創(chuàng)設相適應的教學情景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口語表達能力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英語閱讀指導課只有40分鐘的短時,因此,學生會偏離英語語境,使得學生無法有效鍛煉口語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針對這一情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英語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充分利用課堂講授時間,增加學生口頭表達的時間,使更多的學生能夠鍛煉。當創(chuàng)設情境主題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景,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熟悉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迅速融入課堂,激發(fā)學生進行對話創(chuàng)作的靈感,給予學生強大的力量,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
結語: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在提高英語思維品質方面,英語教師把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作為出發(fā)點,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必須通過統(tǒng)一的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后教育來實現這一目標,既要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又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黃新苗.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07):78-80.
[2]宗悅.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1(24):233-234.
[3]張珊珊.例談如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J].英語教師,2021,21(10):119-122.
[4]江曉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探究[J].校園英語,2021(1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