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良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關于“人文素養(yǎng)”的概念簡介;其次概述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接著闡釋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科學路徑:生命教育、愛國教育、集體教育、愛心教育以及勵志教育;最后簡述歷史教師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人文素養(yǎng);歷史教學;培養(yǎng)路徑
隨著素質教育的突飛猛進,教師越來越重視歷史教學中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科學培養(yǎng),并以此為新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大力促進初中生的快樂認知和健康成長。因此,教師積極借助歷史教學科學培養(yǎng)初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初中生成為內外兼修、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人才,具有非常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關于"人文素養(yǎng)”的概念簡介
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對一個人所擁有的生存意義和生命價值的關切,是對一個人的尊嚴、思想、道德、覺悟、性格、價值觀等生命元素的有效整合。因此,教師要借助歷史知識喚醒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尊嚴意識、價值意識、榮譽意識等,去積極培養(yǎng)初中生愛國、愛家、愛社會、愛人民、愛生命的優(yōu)秀品質和道德覺悟,幫助初中生立志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時代精英。
二、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初中生是將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準建設者,不僅需要擁有淵博的文化知識,還要有心系國家、奉獻社會、熱愛集體、幫助弱者、尊敬生命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夠真正將自己的滿腔熱血、全部才華、畢生精力貢獻給國家,做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意識、有愛心的熱血青年,將個人命運與社會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人文素養(yǎng)是初中生健康成長的黃金指標,也是初中生將來成為社會精英的必備素養(yǎng)。
三、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科學路徑
歷史長河不僅擁有豐富的文化瑰寶,也湮沒了無數英雄志士的感人故事,更擁有無可計數的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精神財富。
(一)生命教育:讓人生更燦爛
生命終將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然而,我們卻能夠記住一些人的名字,而且這些偉人的豐功偉績不僅刻在了歷史豐碑之上,也刻在了人民群眾的心中,人民群眾連他們的音容笑貌都不舍得“忘記”,每當在歷史畫卷中重新看到這些偉人的珍貴視頻時,人民群眾往往熱淚盈眶、不愿離去。為什么人民群眾如此眷顧這些偉人呢?那是因為這些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甘心奉獻、熱心助人、報效祖國、死而后已,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和寶貴生命去做一件或者多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國家、有益于民族的大好事。因此,教師要借助歷史教材的名人資源對初中生進行生命教育,鼓勵他們日成為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燦爛美麗。
(二)愛國教育:有國有家有我
教師不僅要對初中生進行生命教育,鼓勵他們要有所作為,還要對初中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成為初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之一。國家不僅為我們提供和平安定居住環(huán)境,還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物質消費品和文化消費品,更能夠為我們提供教育機會、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資源。因此,沒有富強繁茉昌盛的國家,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社會交往、民族自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初中生在歷史學習中能夠知道“先有國,后有家”的道理,“國家沒了”,人人都會成為“亡國奴”,“家”的存在已經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了。因此,教師要對初中生進行愛國教育,讓初中生以周恩來為學習榜樣和人生楷模,激勵初中生刻苦學習、銳意進取來報效祖國,用自己的優(yōu)異成績和卓越才能為維護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榮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保護中國、保護家庭、保護自己。
(三)集體教育:學會抱團取暖
現(xiàn)在的初中生有很多人是“獨生子女”,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獨特的家庭地位和傾斜的成長環(huán)境使一些初中生逐漸養(yǎng)成了自私自利、嬌蠻任性、我行我素和好吃懶做的不良習性,從而使他們難以快速融入集體生活中去。因此,教師要對初中生進行集體教育,讓初中生明白“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更要讓初中生看到“革命大熔爐”的強大發(fā)展力和影響力,引導初中生逐漸融入集體生活。
(四)愛心教育:用愛溫暖社會
教師不僅要對初中生進行生命教育、愛國教育和集體教育,還要對初中生進行愛心教育,積極培養(yǎng)初中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初中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也是未來社會的真正主人,自然需要初中生肩負起未來社會的建設任務,能夠做一個對社會發(fā)展有貢獻的人。教師對初中生進行愛心教育,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陣地。以“大慶精神”為例,在那時,石油煉制而成的汽油、柴油和煤油都被稱作洋油”。為了讓油井早出油,無數石油工人面對發(fā)生“井噴”的油井不顧生死地跳了下去,用血肉之軀去壓制“井噴”,在無數個石油工人跳了下去,成功制服了“井噴”,中國人終于有自己的“石油”了,中國人的腰板挺直了很多,大慶精神也因此成為愛崗敬業(yè)、奉獻社會的楷模,也成為初中生的學習榜樣。
(五)勵志教育:理想照亮未來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初中生進行勵志教育,讓初中生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目標的人,以遠大的個人理想照亮初中生未來發(fā)展的前進道路。當今社會,物質消費日益走高,貪圖物質享受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教師非常有必要對初中生進行勵志教育,鼓勵初中生心懷天下、心系蒼生。例如,溫飽曾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夢想,在育種科技工作者和農業(yè)科技開發(fā)者的推動下,我國的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終于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養(yǎng)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因此,初中生應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努力開闊技術視野,讓自己也成為一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歷史教師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漸進性。人文素養(yǎng)是-個龐大的素質體系,初中生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慢慢感悟、逐漸提升、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中要戒驕戒躁,靜待花開。第二,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體系性。人文素養(yǎng)涉及初中生思想意識、道德覺悟和人性修養(yǎng)的諸多方面,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值得“精雕細刻”的生命體系工程。因此,教師要精心準備、細心教導、用心工作。第三,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引導性。人文素養(yǎng)是“以生為本”“主體教學’和“生命至上”的理論架構。因此,教師要尊重初中生的生命訴求,在人性化教學中循循善誘,科學引導初中生一點點地提升個人素養(yǎng)。
結語
教師不僅是歷史知識的認知者、研究者和推廣者,也是人文素養(yǎng)的研習者、設計者和踐行者。因此,教師應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尊重和遵循初中生的各項生命訴求,積極借助生命教育讓學生人生更燦爛;借助愛國教育讓學生學會有國有家有我;借助集體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抱團取暖;借助愛心教育促使學生用愛溫暖社會;借助勵志教育培養(yǎng)初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切實促進初中生自我意識、生命意識、價值意識的全面發(fā)展,讓初中生真正成長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擔當意識、有愛心的時代弄潮兒。
參考文獻:
[1]韓進奎.從史料教學視角淺談部編新教材使用心得——以《秦末農民大起義》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19):66-67.
[2]楊博然.多媒體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揚州大學,2021.
[3]侯東景.歷史紀錄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信陽師范學院,2021.
[4]梁銳歌.部編版初中歷史教科書“相關史事”欄目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1.
[5]馬琳.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插圖的比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