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仁芳 安徽省蕪湖市錦苑幼兒教育集團
當前我國的幼兒教育行業(yè)正處于發(fā)展的新時代,因此,如何以研促教、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成為討論度較高的問題,由此可見,現階段的幼兒園教師對科研和教研都抱有較大的期盼,想要通過有效的教研與科研改變幼兒園的整體風貌,促進幼教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從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和矛盾,堅持以園為本,同時考慮幼兒園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實際需求,組織開展有效的園本教研活動。新形勢下各大幼兒園都為了提高整體教育質量、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園內教師組織園本教研活動,成功解決幼兒園自身面臨的問題,讓教師、幼兒和家長三方可以建立和諧關系,教研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精心安排,因此,教師能通過教研活動獲得自我提升和專業(yè)成長。
園本教研的主體是園長和教師,在教研期間將所有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都視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別從教學和教育兩個角度進行研究,以此來改善和提高幼兒園的管理和教育質量,從而促進幼兒發(fā)展。園本教研同時服務于幼兒園、幼兒、教師專業(yè)三方面的發(fā)展,用于改善教育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師幼共同發(fā)展,是一項具有極強群眾性的教育教學研究。
教師在進行園本教研前需要制定教研計劃,然后按照計劃有序研究,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所制定的計劃一定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和指向性,圍繞著基本目標進行理論學習并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認真觀察。同時也要對主題活動的選材、分析教材、設計活動等步驟都詳細研究,進而構成“一課多研”的有效教研形式,實現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幼兒園內所有活動的展開都需要具有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園本教研也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也有較高的要求,例如,教師在組織語言教育活動時一定要由理論到實踐有序地展開,最后再通過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進行教學反思,這樣一來既能提升教師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同時也可以讓活動組織模式呈現出連續(xù)性,從整體到部分,最終再回歸整體,在此過程中,教師各項專業(yè)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
幼兒園方還需要與專業(yè)的教研工作者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講座活動,有了專業(yè)工作者的指導,園本教研活動可以更好地開展,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都會得到明顯的提升,而教師在具有更強的業(yè)務能力后也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真正實現以研促教的理想目標。
園本教研活動需要以學為先導,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首先,讓教師懂得如何開展教研工作,在具備較強理論素養(yǎng)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明確的園本意識。因此幼兒園必須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園本教研的理論,對基本概念有明確的認知,再由專業(yè)研究工作者和園內有多年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去引領他們,由此形成較為清晰的工作思路。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最佳反應,和幼兒與家長都建立親密關系,第一時間發(fā)現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探索有效解決方法,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提升專業(yè)能力。
此外,還要求教師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提問、記錄、分析、網絡查詢的方法進行學習實踐,從而具備自主性、自控性和獨立性,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形成終身學習的意愿。與此同時幼兒園也應該對園內基礎的培訓模式進行改革,降低形式主義,多采取參與式培訓、案例教學、反思教學等方法,將教師視為培訓的主體,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久而久之,教師的思想會有明顯轉變,開始從提升幼兒整體素質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設計活動計劃,以理論為基礎開展有效的園本教研活動。
現階段有很多幼兒園教師還沒有理解教研的真正含義,認為教研是一項學術性極強的工作,自己不具備這一能力。因此,幼兒園需要幫助教師樹立“研”的意識,在日?;顒又袑處熯M行鼓勵,引導他們去主動發(fā)現并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組織多樣性的活動,給教師提供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平臺。每名教師都可以在活動中就自己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營造出積極研究的氛圍,具體可以使用以下形式組織研討活動:“頭腦風暴”、分享經驗與心得、評判式對話等。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教師之間可以產生思想的碰撞,可以在沒有束縛的環(huán)境中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也能相互交換有效信息,既可以分享成功案例,也可以討論案例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專業(yè)經驗,最終再集體對各類問題進行反思,達到思想上的統(tǒng)一。
此外,還要讓教師熟練掌握教研的正確方法,同樣可以通過組織活動的形式推動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第一,定期組織問題會診,要求教師將這段時間在組織各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整合,然后分析、討論問題,得出結論后制定與之相符的下一步教學目標和計劃,選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師通過參與問題會診活動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設計的能力;第二,組織“三課”活動,所謂“三課”是指聽課、說課與評課,園方組織教師互相聽課,然后再集體討論在聽課過程中的發(fā)現,并且要求每個人都在聽課后給出評價,將“三課”活動融入園本教研中能夠讓教師有正確的自我認知,也能發(fā)揮優(yōu)勢改正不足;第三,教學反思,引導教師將工作中思考的全部問題都記錄下來,然后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這一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形成更清晰的教學思路,也能在了解幼兒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后組織高效率的教學活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促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園本教研活動沒有科學化的管理就會讓工作方向性和可持續(xù)性無法得到保障,因此想要組織有效的園本教研活動,必須對各項管理機制進行科學性完善,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完善機制:一是在園內構建一個科學管理機構,確認各級主要負責人,建立責任制度,對各項工作進行分層管理。在此期間堅持由下到上的原則,首先確認基層教師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礎上制定研究方向、具體步驟和操作要領。這樣可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幼兒園內營造出快樂教研的和諧氛圍;其次還要為教師提供時空保障,構建出一個嚴密的教研網?;顒悠陂g組織組內成員對日常的保教工作、家園工作等進行研討,因為研討內容都與幼兒的長遠發(fā)展相關,所以每名教師都能從中受益,真正實現專業(yè)成長。二是要完善原本教研管理制度,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以幼兒園、幼兒以及教師的實際發(fā)展情況為前提條件,建立具有科學性的規(guī)章制度。同時也還要設立明確的獎懲機制,發(fā)揮出學科帶頭人的作用,讓教師可以在教研工作中獲得豐富的成功經驗,獎懲機制還能有效調動教師對園本教研工作的熱情,保證教研工作的有效展開。
綜上所述,園本教研工作在整體幼兒教育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師可以在教研過程中提升自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幼兒組織更高效的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幼兒園的發(fā)展。因此無論是園內領導還是基層教師,都要對這一工作產生重視,首先要明確園本教研的真實含義,樹立“研”的意識,在正式工作中注意針對性、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的問題,同時也完善科學管理機制,保證園本教研活動可以更有效地開展,實現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進幼教行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