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生,滕毅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計算機學院,廣州 510303)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fā)后,在停學不停課政策下涌現(xiàn)出大量在線課程,推動了我國在線教育與教學實踐的迅猛發(fā)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fā)后,全國有2.65億多中小學生和近1600萬名老師共同參與在線直播教學。在高等教育領域,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直播教學;103萬名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截至2020年5月8日)。[1]在此大環(huán)境下,眾多一線教師、學者、機構等開始研究在線直播課程建設問題,力求為特殊情況下進行正常課堂教學探索一條新路。當前眾多的研究側(cè)重于特殊時期在線直播教育理論[2]、在線直播教學實施現(xiàn)狀及對策[3]研究,較少針對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探索。
在線直播課程是指以網(wǎng)絡學習平臺為載體,通過直播視頻與網(wǎng)絡學習平臺呈現(xiàn)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提供教師與學習者實時互動,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現(xiàn)代教與學理論的課程,是通過網(wǎng)絡表現(xiàn)學科教學內(nèi)容及實施教學活動的總和。也就是說,在線直播課程是基于Web(通過因特網(wǎng)、網(wǎng)頁瀏覽器來學習)的課程,是學習過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xié)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網(wǎng)絡課程。在線直播課程的學習是基于資源、情境、協(xié)作的學習。
計算機類課程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
(1)操作性強。計算機類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很強的操作性。一是學習內(nèi)容包含大量信息技術操作技能,訓練學習者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與知識;二是教師講授知識與演示操作技能、學習者上機實踐操作等均在計算機設備上進行,需要師生具備熟練的信息技術設備操作技能與知識,通過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習者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2)知識與技能更新快。信息技術領域新知識新技能不斷產(chǎn)生,硬件軟件不斷升級換代,促使教師與學習者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以適應生活、工作對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需求。
(3)應用性強,與現(xiàn)實生活與工作聯(lián)系緊密。計算機類課程側(cè)重于利用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解決、優(yōu)化工作生活中遇到各類實際問題,一方面學習者需掌握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需了解相關行業(yè)、職業(yè)、生活中的知識與技能,使學習者能將信息技術融合到行業(yè)職業(yè)的工作生活中,解決與優(yōu)化所遇到的問題。
(4)創(chuàng)新要求高。運用信息技術解決與優(yōu)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需要學習者利用智慧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需要學習者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意志、創(chuàng)新思維。
(5)計算思維訓練。學習者在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形成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日常問題的思維能力。
在線直播課程教學確保通過網(wǎng)絡環(huán)境實現(xiàn)平時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在教學設計與教學資源方面下功夫,其中教學資源建設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支持在線直播課高質(zhì)量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結合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在線直播教學實踐經(jīng)驗[4-5],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需實現(xiàn)以下功能:①課堂教學視頻直播與回放。②實時互動教學資源。③微課等動畫視頻再現(xiàn)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教學資源。④課后作業(yè)、討論、測試等交流與鞏固學習效果的教學資源。⑤作品范例或操作演示范例。⑥課堂范例與練習用素材資源。⑦提供過程評價佐證,記錄學習者參與學習過程情況。⑧電子教材等靜態(tài)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的教學資源。
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指導思想是:正確把握在線直播課程的涵義,確立教學資源為在線直播服務的思想,結合計算機類課程特征,依據(jù)課堂教學規(guī)律、深化課程內(nèi)容與結構,確定在線直播、實時互動、自主學習、考核評價4個教學資源建設要點;形成建設要點、建設要素、建設目標3層次的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體系。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在教師引領下,學習者主動參與、完成課程學習。將學習內(nèi)容與實際工作生活相結合,以文本、圖片、語音、視頻、動畫及其組合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呈現(xiàn)學習信息。
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建設策略可歸納為:依據(jù)建設指導思想,結合建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梳理出各建設要點中蘊含的建設元素;在重視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注意學習者創(chuàng)新應用能力與計算思維的形成,如圖1所示。
圖1 計算機類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策略
按照課堂教學規(guī)律,任課教師運用講授或操作演示的方法向?qū)W習者傳輸新知識與新技能。在線直播課程的教學依然保持課堂教學形式,任課教師通過在線直播網(wǎng)絡平臺實時向?qū)W習者講授新課、引導學習者學習。因此,在線直播成為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的一個重要建設要點。
建設元素層次,依據(jù)課程特點與建設指導思想,在線直播進行視頻直播、素材資源、直播回放3方面的建設。視頻直播方面,通過網(wǎng)絡直播軟件如騰迅會議、超星直播、qq群課堂、釘釘?shù)葘崿F(xiàn)教師講課在線直播與師生互動等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建設演示文稿、演示視頻、學習軟件等教學資源,并配置攝像頭、麥克風等設備。素材資源方面網(wǎng)絡學習平臺提供講課例題使用的數(shù)字化素材資源供學習者下載,便于學習者與教師同步完成相關例題的知識技能訓練。直播回放方面,利用直播軟件的錄屏功能,或?qū)S娩浧淋浖鏲amtasia、EVCapture等錄制直播視頻;用camtasia、Premiere、會聲會影等軟件編輯生成mp4文件;上傳網(wǎng)絡學習平臺供學習者回放復習。
建設目標層次,知識與技能方面,任課教師通過在線直播,闡明學科知識與技能的概念、意義,分析其原理,演示操作過程,按照課堂教學規(guī)律組織、引領學習者的學習活動,使學習者初步掌握知識與技能,達到識別記憶的學習目標。過程與方法方面,任課教師通過講述與演示,向?qū)W習者呈現(xiàn)知識與技能的使用方案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等,引導學習者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具體實施步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促進計算思維形成,達到掌握步驟方法的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大量案例的操作演示,使學習者體驗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建立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意識,達到了解知道的學習目標。
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學習中,由于課程學習的操作性與應用性強、教師與學習者不在同一個物理學習場所、學習者需長時間采用坐姿面對計算機進行各種學習活動等原因,容易造成學習者注意力下降、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者的眼睛、手指、腰腿、頸椎脊椎等負擔較大等現(xiàn)象。為此,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中需適當組織實時互動,使師生、生生之間實時交流,吸引學習者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保證在線直播課堂正常有效進行。
建設元素層次,依據(jù)建設指導思想,實時互動需注重在線問答、在線測驗、展示交流、保健醒神4方面的教學資源建設。在線問答方面,設計課堂提問,點名學生在線回答。在線測驗方面,設計3~4道測驗題,在授課過程中根據(jù)教學需要隨機呈現(xiàn),全體同學在線答題。展示交流方面,計算機類課程中操作應用的知識與技能占比較多,須組織課堂作品設計制作,并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展示每位同學的作品,互評互學、相互促進。在線問答、在線測驗、展示交流的開展最大限度的吸引每位學習者認真參與在線直播課程學習。保健醒神方面,針對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學習常常久坐看屏幕、用鍵盤鼠標操作等特點,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選擇手指操、眼保健操等活動,對學習者手指、眼睛、頸腰等進行1~2分鐘的保健。當在線直播課程學習時間較長時如2節(jié)課,需要學習者在課間休息時離開座位進行2~3鐘的全身運動,宜選擇較小空間進行中等強度身體鍛煉的辦公室保健操、健身操等,舒展全身、保健頸椎脊椎、恢復精力。
建設目標層次,依據(jù)建設指導思想,實時互動建設需關注三維學習目標中的建設因素。知識與技能方面,在線問答、在線測驗、展示交流、保健醒神活動的應用,促使學習者積極交流與反饋,關注重點與難點,將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課堂所學知識與技能,達到回顧辯識的學習目標,同時學會基本的身體保健技能。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習者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再次關注知識與技能、重點與難點,達到強化識記的學習目標,并合理運用保健操提高學習效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通過在線問答、在線測驗、展示交流、保健醒神活動的熏陶,形成學習者正確的學習與保健習慣,讓學習者獲得回顧知識與技能的體驗,提升對所學內(nèi)容的認知,達到理解掌握的學習目標。
建設元素層次,依據(jù)建設指導思想,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的自主學習資源建設主要包括素材資源、電子教材、微課、作品范例、練習實驗、測試作業(yè)、觀點交流等。素材資源方面,在線直播課程相關的網(wǎng)絡平臺提供作業(yè)或練習題使用的數(shù)字化素材資源供學習者下載使用,滿足學習者完成相關作業(yè)或練習題的需求。電子教材方面,任課教師提供pdf、doc、ppt等格式的圖文電子教材或讀物,為學習者課后自主查閱、探究、解決所遇難題提供幫助。微課方面,計算機類課程包含大量操作技術、程序開發(fā)技能、算法實現(xiàn)過程等學習重點與難點,通過教學設計,任課教師將重點與難點制作成微課,供學習者反復觀摩。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微課教學表達需與真實生活情景相結合,形成故事化、生活化的學習資源,使學習者在接近真實情景的氛圍中學習,促進知識與技能的主動內(nèi)化。作品范例方面,任課教師授課時展示作品范例,為學習者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提供努力目標與最直接的參照模仿。練習實驗方面,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用于學習者鞏固深化所學知識與技能而設計的練習題及其素材。
在線課程練習資源建設需做到以下幾點。
(1)針對重點與難點。練習須針對新授知識與技能的重點與難點進行,讓學習者圍繞重點與難點進行思考、判斷,加深重點難點知識與技能的印象,區(qū)分新舊知識與技能的差異。
(2)針對容易混淆的知識與技能。對于形似實異、易造成錯誤的知識與技能,設計對比練習強化認知,強化學習者辯識能力。
(3)針對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學習過程中前期,由于任課教師的引導,學習者初步掌握新知識與技能,容易形成思維定式,不能靈活區(qū)分、運用知識與技能,抓不住問題實質(zhì)的現(xiàn)象。為此,設計練習時需要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方式變換事物呈現(xiàn)的形式,揭示其本質(zhì)屬性,幫助學習者打破原有思維定式,開拓思路,正確理解、掌握知識與技能。
(4)促進計算思維形成。適時設計真實情景問題,訓練學習者運用程序設計方法分析解決問題,潛移默化的促進計算思維形成。
(5)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者設計不同層次難度的練習。由于每個教學班都有成績好與差的學生,因此需要設計出基礎型與提高型練習題,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
(6)設計多樣的練習活動。針對學習者的特點,任課教師需設計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如搶答、分組競賽等形式練習活動,調(diào)動學習者的學習情緒。
實驗是計算機類課程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習者將理論知識轉(zhuǎn)換為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在線直播課程資源建設時需為學習者提供實驗課題、預習報告與實驗報告范例、預習報告與實驗報告模板、實驗作品范例等,使學習者能清晰了解實驗過程與目標;提供實驗報告與實驗作品提交功能,督促學習者按時保質(zhì)保量完成實驗。測試作業(yè)方面,測試是任課教師課堂期間利用試卷形式進行學習效果評價的教學活動。作業(yè)是老師布置的用于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習者課后完成的學習任務。測試作業(yè)的題型包括選擇題、簡答題、操作題、討論題、作品設計題、作品制作題等,測試作業(yè)設計與現(xiàn)實需要相結合,引導學習者運用信息技術技能解決實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觀點交流方面,提供師生對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活動發(fā)表個人觀點、歸納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學習的場所。其作用,一方面有利于集思廣益,使學習者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另一方面記錄學習者參與學習的足跡,為過程評價提供佐證。
建設目標層次,依據(jù)建設指導思想,自主學習教學資源建設三維學習目標如下:知識與技能方面,學習者通過任課教師提供的自主學習教學資源進行知識與技能的鞏固練習,促使學習者對已學知識與技能進行回憶、辯識、歸納、接收,達到歸納接收的學習目標。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習者通過任課教師提供的作品范例、微課、作業(yè)、實驗等自主學習資源,完成指定訓練,從而回憶與再現(xiàn)所學知識與技能、了解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訓練計算思維,達到再現(xiàn)模仿的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學習者通過查看任課教師提供的自主學習資源,提高對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工作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認識,達到培養(yǎng)學習者知道應用的學習目標。
考核評價是學科教學對學習者課程學習效果的總結與檢驗,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程的考核評價對學習者的學習有直接導向作用。因此,抓好考核評價能促進疫情下在線課程教學活動的高質(zhì)量開展。
建設元素層次,依據(jù)建設指導思想,考核評價需從過程評價、終結評價兩方面進行建設。過程評價方面,過程評價用于核查學習者日常學習知識與技能情況,是對平時學習過程是否踏實到位的價值判斷。充分利用在線直播課程網(wǎng)絡平臺的功能,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足跡,任課教師根據(jù)教學設計設立若干學習過程考核點,引導學習者學習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通過過程評價,促使學習者認真學習每一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確保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終結評價方面,終結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為判斷其效果而進行的評價。通過終結評價,促進學習者對整個課程知識與技能的融會貫通,促使知識與技能的內(nèi)化,全面提升學習者的能力素養(yǎng)。針對計算機類課程的特點,可進行作品設計創(chuàng)作類等形式的考核考查,重點評價學習者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技能,將課程學習提高到創(chuàng)新應用與計算思維訓練的層次。
建設目標層次: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任課教師設計的考核評價,引導學習者認真總結、歸納、提煉所學知識與技能,學會應用學科知識與技能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達到掌握原理規(guī)律的學習目標。過程與方法方面,考核評價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開放性題目,使學習者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綜合解決新問題新難題的能力,達到內(nèi)化提升的學習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借助于考核評價,激發(fā)其主動應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樹立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信念,達到創(chuàng)新應用的學習目標。
計算機類在線直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以輔助在線直播課堂教學、促進學習者學習為目標,緊緊把握建設要點、建設元素、建設目標3層次的教學資源建設體系,抓好在線直播、實時互動、自主學習、考核評價4個建設要點及其建設元素。同時,其建設是一項長期、循序漸進的工作,需要任課教師深刻理解教學大綱,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充分挖掘教學內(nèi)容,吸收實際在線直播教學中獲得的經(jīng)驗,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資源,有效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