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梅
摘? 要:習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同時也是學生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習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但根據(jù)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仍然面臨著一定困境,很多學生在寫作時都可能出現(xiàn)不知寫什么、怎么寫,即便絞盡腦汁寫出的作文也太空、太不切實際。除卻知識基礎較差等原因外,更多的是習作方面的思維能力尚待提高,而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往往很難進行精確化指導。而思維導圖的運用則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為學生的習作提供有效引導。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很多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會寫、沒有興趣寫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中的運用,可以將思考的過程、思考的內容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有助于小學生快速把握主題,豐富寫作內容。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中的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實用性很高的思維工具,它將發(fā)散性的思維聚集成系統(tǒng)化的心智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方法,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條。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既能靈活反映全文的主題思想、段落布局、結構框架等方方面面,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推動其建立成套的思維結構。
二、思維導圖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小學生對習作內容的整體把握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重在思路引導,而思維導圖通過將行文脈絡具體化、生動化,有利于小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思維導圖中對文章的結構形式、語言表達、段落布局、詞匯運用等總體或具體內容進行了描述,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習作學習問題和教學難點,查漏補缺,對某一方面進行習作引導,從而不斷完善小學生對文章各方面的掌握水平。深度挖掘文章的內涵,從細節(jié)處加強對全文內容的理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改善教學質量。
(二)提升小學生的思考力和主觀能動性
思維導圖通過邏輯引導,可以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通過寫作實踐,轉化為主觀能動性。小學生的思維具有發(fā)散性,而思維導圖在主體脈絡以外為小學生的想象提供了豐富的空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閱讀積累等,對思維導圖進行不斷填充,從而鍛煉了思考能力和邏輯能力。由于各小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繪制是根據(jù)個人理念進行的,因此他們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寫作中根據(jù)思維導圖豐富和充實文章,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途徑
(一)借助思維導圖,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受年齡、性格、心智等現(xiàn)實因素影響,其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多側重于教師進行講解的方式,教學模式單一,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寫作的興趣,影響習作教學質量和效果。思維導圖具有直觀、靈活、形象、系統(tǒng)的特點,小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指引進行構思,從而激發(fā)其寫作興趣。思維導圖能夠豐富和拓展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模式,運用豐富多彩的顏色和線條,快速抓住小學生眼球;其通過立體、獨特的表現(xiàn)技巧,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迸發(fā)新的創(chuàng)意,激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習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以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為出發(fā)點,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效率。
(二)應用思維導圖,引導自主思考
思維導圖對習作方式、思路、特點等各方面內容做出了清晰明了、簡單靈巧的標注和講解,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時,按照思維導圖規(guī)范教學步驟,傳授寫作內容的脈絡構思,從而指導小學生在習作教學中緊隨教師的思路指引,進行自主思考,不斷強化對寫作的認知能力。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一文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就文章內容提前制定對應的思維導圖,以梳理文章的謀篇布局和構思特色。在習作教學中,可以就其中某一段內容的思想或結構進行詳細講解,通過提問問題、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小學生進行思考,在思考過程中不斷體會思維導圖的核心內容,理解語言表達和情節(jié)設定,從而強化對習作的思考力與敏感度,以構建起獨立的習作體系。
(三)依托思維導圖,明晰習作思路
正如葉圣陶前輩所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有好的立意,更重要的是思路清晰、脈絡順暢,讓讀者能體會到中心思想。小學生正處于形成對外界認知的階段,且學習能力較強,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思維導圖,不斷引導小學生形成自己的邏輯思路,完善對寫作的理解與認知,為獨立開展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課堂教學時,可以與小學生一起繪制思維導圖,以生動形象的大樹作為思維導圖的具體樣式,以枝干、樹枝分別代表行文的主旨與結構,和小學生一起繪制“小樹生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通過這種思維導圖的繪制,小學生深化了對思維導圖的認識,加深對習作思路的把握,明確寫作中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
(四)創(chuàng)新思維導圖,豐富語言表達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種教學設備被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來,為思維導圖的展示提供了多種展現(xiàn)形式。例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思維導圖動畫,根據(jù)習作教學的實際進度,一步步演繹思維的演進變化,使情景更加豐富;同時,思維導圖中可以插入語音講解或小故事鏈接,拓展習作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具體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技巧。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導圖,精細化文章的細節(jié)描繪,在帶領小學生感受細節(jié)刻畫的過程中,充實小學生的語文詞匯、句子的積累,擴充其關于人物刻畫、故事描述的技能,從語言片段中入手,強化其寫作的語文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將思維導圖法和教師制定的教學任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加能夠有效地發(fā)揮現(xiàn)代化信息課堂的創(chuàng)新作用,促使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更加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提升了自己對于寫作方面的興趣與自信心,是提高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效率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郗婕.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和習作教學的路徑探索[J].課外語文,2020(34):127-128.
[2]夏細五.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學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求知導刊,2020(14):52-53.
[3]李微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1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