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兵
新時代體育教學最核心的特征是愛國主義?;趷蹏髁x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設計模型,將愛國主義教育和體育教學相融合,是進行體育思政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過程模型。主要由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始部分、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準備部分、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部分、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素質(zhì)練習部分和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束部分組成。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設計模型有助于進一步研究和思考體育思政,推動體育教學改革。
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發(fā)展學生愛國主義為首要目的,以《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為引領,把愛國主義教育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處理好愛國主義教育在體育課堂中扮演的角色,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使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過程中運動技能等多方面提高的同時,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課程的深度和多元性。將愛國主義教育有機地融入為體育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既能培養(yǎng)學生某項技能的運動能力,從終身體育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明白體育與愛國的關系,促使學生自主參與體育活動中來。另外,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要比純粹的愛國主義課更容易用身體感知。比如 “ 重走長征路 ” 這樣的活動,既能夠讓同學鍛煉身體,更能增進同學們對于革命前輩的辛苦,感受當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科學適宜的教學目標能夠促使教學活動向產(chǎn)生最大成效的目標發(fā)展,教學目標的確立對教學過程起到指向性、激勵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跆拳道課堂教學,基于跆拳道運動的特點、愛國主義教育和體育教學相關理提出教學目標。重點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以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中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主義,熱愛民族大團結為主線,加強政治認同、文化素養(yǎng)、家國情懷,在體育課中有機地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注重潛移默化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zhì)、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專業(yè)課程是愛國主義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在深入梳理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后,結合愛國主義教育的要求和目標,結合課程特點,挖掘愛國主義教育元素,有機地將愛國主義教育和專業(yè)課進行融合,以達到課程思政的目的。在內(nèi)容選擇方面,除了發(fā)揮自身特色和優(yōu)勢之外,結合課堂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本身所具有的愛國主義精神內(nèi)涵和有愛國主義教育價值的專家、人物、專業(yè)、事業(yè)、行業(yè)、國家、國際、文化、歷史等等,這樣的選擇不僅增加了課程的知識人文性,還增加其開放性和時代性。
體育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一貫的,而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不是要推翻之前的體育教學基本模型,而是在原基本模型上選擇符合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內(nèi)容,而形成的嶄新的教學設計?;趷蹏髁x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設計模型在于將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內(nèi)容有機地融入到課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形式,凸顯課堂愛國主義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
在課的開始部分,一般進行課堂常規(guī),一般從課堂紀律、服裝要求、出勤要求、值日生安排等幾個方面對學生提出要求,這既是體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契機。
案例:塔里木大學跆拳道公共體育課的開始部分,增加胡楊精神內(nèi)容的背誦。全體師生面向國旗,大聲背誦: “ 艱苦奮斗、扎根邊疆、自強不息、甘于奉獻。 ” 之后向國旗行國旗禮儀,即目視國旗,右手手掌快速置于左胸口位置。這個過程是儀式,更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的開始部分課堂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首先進行 “ 艱苦奮斗、扎根邊疆、自強不息、甘于奉獻 ” 的胡楊精神的背誦和向國旗敬禮,這一簡單的儀式,即體現(xiàn)出了塔里木大學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的辦學特色,又明確回答了本次課是怎樣落實 “ 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 ” 這個根本問題的一個縮影,同時進行了最直接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
準備部分主要分為心理準備和身體準備兩個部分,心理準備主要集中在課堂常規(guī)之后,教師向?qū)W生介紹本次課的教學內(nèi)容時完成。而身體準備,是在熱身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中完成。在此過程中可選取跑步熱身或熱身游戲等。案例:游戲名稱:到需要的地方去。游戲規(guī)則:學生以一字長蛇隊圍圈慢跑,跑步過程中,同學們要伴隨著教師的口哨聲進行相對應的拍手。教師吹幾聲,就要拍幾下。如果教師吹一下,同學們就拍一下。首先當教師說出任意數(shù)字的時候,例如5,同學們要迅速5個人一團抱在一起。其次當教師說出任意的一個數(shù)學算式的時候,例如1加2乘以3,同學們要迅速地計算之后以結果抱在一起。最后當教師說出幾人幾腿的時候,同學要迅速計算之后以結果抱在一起,并做出正確的動作。
以此類推,根據(jù)時間可以繼續(xù)演化。每完成一次后,要快速的恢復成圍圈,并卻同學們抱團結束后,對于沒有到達需要的地方的同學,進行一個增加運動量的懲罰。游戲的目的意義:教學中的每一個活動,都應圍繞在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來開展。從游戲的名字 “ 到需要的地方去 ” 就可以讓學生準確的了解游戲的目的,到需要的地方去,就是要按照游戲規(guī)則的要求,到游戲規(guī)則最需要的地方去;學生身心在課堂中,就是要求同學們按照課堂的要求,到課堂最需要的地方去;從實際出發(fā),塔里木大學處于祖國的邊疆,這里條件相比一線城市而言還是比較艱苦的,但新疆也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之一。通過類似的活動,希望傳遞給同學們,身在學校時,同學們就要有意識地到學校最需要的地方去,畢業(yè)后身在社會,建設偉大的祖國,就要有意識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中國的體育名人是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教師及時地抓住學生熟悉的體育名人,充分利用一些方法調(diào)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講一些我國優(yōu)秀體育名人的刻苦訓練故事和所取的成績,看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體育比賽的圖片和視頻,學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體育名人的動作。這樣做,學生的積極性很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學習效果好,同時也能夠利用名人效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側(cè)踢是跆拳道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而側(cè)踢可以分為實戰(zhàn)和表演兩類,在例如太極四章表演中的側(cè)踢,相對于大學生而言是一個教學難點,大學生練習時間短,基礎差,沒有辦法按照類似朝天蹬的動作,這樣很容易心理受挫,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跆拳道。為了鼓勵學生的積極性,可課前或課中進行李小龍側(cè)踢動作的講解和示范。李小龍的動作樸素而實用,且表演性強,關鍵是李小龍是很多功夫人的偶像,讓學生很容易接受。在側(cè)踢的實戰(zhàn)教學中,可引入?yún)庆o鈺比賽使用側(cè)踢腿的片段,同時可以轉(zhuǎn)述她說過的: “ 雖然我練習的是跆拳道,但我的教練一直用中國武術的精髓教導我,把中國武術的精髓加入訓練里! ” 這樣的教學方式,跆拳道里的每個腿法都可以復制,因為類似吳靜鈺的愛國運動員很多。
素質(zhì)練習是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也是比較枯燥的一個部分,如何將素質(zhì)練習同愛國主義教育融合,是一個不能繞開的話題。軍事游戲名稱:校園保衛(wèi)戰(zhàn)。游戲規(guī)則:教師告訴同學們,敵人入侵校園,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希望同學們暫時放下手中的筆,拿起規(guī)定的武器,保衛(wèi)自己的校園。第一輪讓同學們站成三路縱隊,依次進行10米折返跑,折返時用跆拳道腳靶向目標敵人進行精準打擊,完成之后,迅速返回,將腳靶傳遞給下一名士兵,指導全隊出擊結束。最慢的一隊假定為被敵人俘虜,遭受敵人5個下蹲起的懲罰。第二輪任務是拯救隊友,讓同學們站成三路縱隊,依次進行10米折返跑,折返時用跆拳道腳靶向目標敵人進行精準打擊,完成之后,迅速返回,然后將第二名隊員搭救出去,被救人員只能單腳跳行進,直到全體隊員被搭救為止。游戲的目的意義:通過實戰(zhàn)演習,明確幾個問題,第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為了讓祖國更美好。第二學生身份只是臨時身份,要隨時做好保衛(wèi)學校、保衛(wèi)家園、保衛(wèi)祖國的準備。第三感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感恩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無私奉獻的軍人和士兵給我?guī)砻篮蒙?,要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好好練本領,讓祖國更美好。
在體育課教學中放松整理活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僅體現(xiàn)了課堂的完整性,而在放松活動中進一步的安排愛國主義教育內(nèi)容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教授太極品勢的時候,從太極二字解釋開始,到品勢的行走路線的王字,無不滲透著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結束部分安排中國傳統(tǒng)太極拳的簡單動作進行放松,剛?cè)岵?,讓同學沉浸式的體驗中國太極和韓國太極的相同與不同,同時達到調(diào)整呼吸的作用。課上可采用的類似功法很多,例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體育運動,作為調(diào)整呼吸和拉伸的方法,再配合上具有中國風的音樂。在放松整理活動中,合理的應用放松和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體驗類似于八段錦這類的優(yōu)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此類功法歷史悠久,簡單易學,功效顯著。特別是類似跆拳道這種典型的舶來體育運動,更要注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合理嵌入,能夠幫助該項目更符合中國大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們更易于接受,同時達到外國體育中國化的效果。小結是一節(jié)課的最后一部分,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設計思路,教師有意識地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等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升華整堂課的愛國主義情感基調(diào)。
一般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授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說檢驗一堂課是否有效首先要看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教的對不對,學生會沒會。而課堂的教學改革的有效與否也是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對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的效率進行改觀,一旦提高了效率就說明改革有成效了。但單純提高這些方面效率是無法驗證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體育教學設計的效果的?;趷蹏髁x教育理念體育教學設計模型的有效性分析應考量保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效掌握的基礎上,還應回答是否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是否突出了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是否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以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中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主義,熱愛民族大團結為主線,是否加強政治認同、文化素養(yǎng)、家國情懷,在體育課中有機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體育教學要遵循愛國主義教育的規(guī)律,要遵循大學生的特點,要遵循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同時增進愛國主義情感,牢記健身強國使命。因此,無論是一堂體育課的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當經(jīng)過精心設計和安排,通過有效儀式或手段達成教學目標,切實通過一次次的體育課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