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鎮(zhèn)中學 江蘇 揚州 225200)
小組教學模式就是依照學生的綜合水平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讓小組成員不僅有動力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還有動力帶動小組的其他成員完成小組目標。如此,小組合作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個人的學習效率,推動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活動,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因此,筆者認為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模式中應用小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1.1 小組合作教學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領(lǐng)悟到小組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僅僅是把它當作是一個活躍課堂氛圍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提高注意力,讓學生為了合作而開展合作。然而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只是浮于表面,并沒有較為投入地參與到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中,看起來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但是卻沒有實質(zhì)性的進度。教師也無法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而小組合作教學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所取得的效果較差。
1.2 未對小組合作教學的主題進行科學的設計。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以及教學的具體情況,而是憑借著自己的直覺開展系列活動。這樣教學開展的形式并不具備科學性,因而并沒有較高的談論價值,學生的參與討論的過程中也難以激起自己的討論興趣,這也會導致學生并沒有真正投入到討論中來,沒有討論目的和方式。因此,學生并不能在討論的過程中收獲自己預期的知識,這不利于學生打成自己的學習目標,也不利于達成教學的目標。
2.1 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學生能夠享受討論的氛圍。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分組的合理性,基于對學生學習情況、個性特點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學生之間互補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個分組,讓他們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互補的成效。這樣,成績較好的同學能夠較為有效地協(xié)助成績較差的學生參與到合作中來,這對于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有一定的幫助。在小組成立以后,教師應當注重創(chuàng)造討論數(shù)學問題的氛圍,引導學生探討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在進行較為高效的探討,讓學生能夠享受小組討論的過程。一旦小組學習的氛圍被創(chuàng)造,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熱情不但能夠被激發(fā),而且能夠讓他們更為積極地參與到討論過程中,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效率有一定的好處。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觀察能力,交流能力等,讓學生能夠有效地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對于本課時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討論的形式實現(xiàn)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較為理解軸對稱的概念是什么?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是什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這些概念對于學生開展之后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三個問題作為他們討論的主題。
2.2 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技能。根據(jù)調(diào)查研究顯示:教師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這對于學生高效地接受新知識有一定的幫助。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注意這一點,鼓勵不擅長表達的學生能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自己能夠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同時聽取他人的想法,從而實現(xiàn)自己高效的學習。與此同時,這也能夠給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定的表達機會,教師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應當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一定的指導,并且予以他們較為充足的討論時間,讓他們能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傾聽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汲取知識,學習他人思考問題的方式,這有助于班級實現(xiàn)共同進步。
2.3 對于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評價體系。教育就是讓學生的潛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f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較為全面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在應用小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yǎng)小組成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調(diào)動他們對于學習的熱情,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還能夠增強自己的成就感,進而能夠在之后的數(shù)學學習中不斷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對于自己的評價體系進行改變,教師改變的方面可以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以較為全面的角度考察自己而不是簡單地通過紙筆考試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應用多角度的方式,用彈性的評價體系對于學生進行評價,挖掘他們的潛能,對他們進行鼓勵,讓學生能夠以更為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來。
總而言之,數(shù)學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學習,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調(diào)動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都有重要的總用,同時能讓學生不僅收獲到較為全面的知識,還能讓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