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思達”教學法是指綜合了閱讀、思考、表達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白x思達”教學法以建構主義理論和認知主義理論為基礎,認為“學科素養(yǎng)的培育=學科閱讀+學科思考+學科表達”。閱讀是完成知識的輸入,思考是完成知識的加工,表達則是完成新知識的輸出。如此,知識的獲取才是完整的。文章首先介紹了高中體育“讀思達”教學法的內涵,接著解析了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最后論述了高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讀思達”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讀思達”教學法;高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9-0014-02
引? 言
高中體育學科教學中的“讀思達”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前引導學生閱讀涉及體育運動技術、體育活動特征、體育活動要點的文本素材,做到對相關體育活動的理論基礎、實操要點有一定的理解和認知;然后,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師生互評模式等來糾正錯誤的體育動作,幫助學生反思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和學習問題,進而使其突破體育鍛煉重難點,搭建完善的體育知識技能體系;最后,教師創(chuàng)造出有助于學生展現技能,表達個性的機會,引導學生將已掌握的體育技術、技能應用于實踐中,分享給同伴的一種教學模式[1]。
一、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素養(yǎng)是指在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中形成的一種道德修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或體育鍛煉過程中掌握的一些體育理論基礎、體育技能、健康的體魄及正確的體育習慣等。進一步分析,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可分為健康意識、體育技能及身體素質三個部分。下面,本文對這三個部分展開論述。
健康意識是指學生對體育價值、功能的正確認知。具體表現為學生能夠辨別、了解各種能夠提高自身體育素養(yǎng)的活動,并清楚這些體育活動的特點、規(guī)則、理論基礎、實操要點等,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育技能可以進一步分為體育活動技能和自我評價技能。體育活動技能是指正確參加體育活動,確保體育活動育人價值能夠有效發(fā)揮的技巧、策略等。自我評價技能是指個體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對體育鍛煉有效性、體育鍛煉時長和強度、自身體能素質及成長變化的評價能力。身體素質分為運動素質與健康素質。運動素質是指個體參與鍛煉后獲得的能力,包括耐力、肺活量、力量、速度等。健康素質是指個體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2]。了解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有助于高中體育教師選擇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方式來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協調發(fā)展。
二、基于“讀思達”教學法的高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實踐
(一)廣泛閱讀,強化高中體育基礎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一種最實用、最基礎的學習能力。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并沒有很多需要閱讀的文本知識、概念理論、圖表公式等,但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閱讀是不可忽略的。體育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了解體育活動的實操要點、動作標準、熱身工作及對應的防護措施,如此才能安全高效、流暢有序地進行體育鍛煉。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地閱讀,從安全防護、動作要領、健康理論、重難點知識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閱讀素材,讓學生在課前就對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有系統、全面的認知,從而在實踐操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實現基礎理論知識的內化,以及實操動作的標準化,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體育活動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教學足球運動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運動前、運動時、運動后三個階段的防護措施,要在運動前指導學生完成熱身,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踢球時應該注意的尺度、閃避的技巧,在運動后則需要對受損的膝蓋、勞損的部位進行按摩、熱敷等,以此來緩解身體疲勞。此外,教師還需要通過掛圖、多媒體課件、示范等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專業(yè)的踢球技巧,如運球過人的技巧、變速變向的技巧、射門角度的調整技巧等,最終幫助學生領會動作要點,提高體育活動的專業(yè)性。
總之,廣泛的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打牢學生的體育基礎,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教師要認識到廣泛閱讀的重要性,改變過去“單刀直入”,直接開展體育教學的模式,應賦予體育教學更多的人文性、理論性和專業(yè)性。
(二)多向思考,培養(yǎng)體育學習思維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善于思考、敢于發(fā)問,才能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細節(jié)特征,實現知識的內化。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不懂就問,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針對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籃球中的運球不穩(wěn)、跑步時的用口喘氣、跳遠時的助跑太短等,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病癥,思考解決對策。教師要通過正確的示范對比、親身實踐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使其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領。
此外,在傳授體育知識技巧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設置一些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的問題,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聚焦問題來進行探索、求證。
例如,在教學“行進間運球”這一知識點時,很多學生始終無法將前進與運球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協調。不少學生只會原地運球,一旦往前推進,球就會失去控制。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問題:“行進間運球的擊球點與原地運球的擊球點位置有何不同?”“為什么要有所不同?”“用手掌的哪個部位去擊球才能讓球順利前進?”拋出問題后,教師再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嘗試、查閱資料、回顧思考、想象模擬,最后由教師做出典型的錯誤示范與正確示范,通過對比來強化學生的正確認知??偠灾?,教師要遵循“練中思、思中悟、悟中會”的教學原則來開展教學,落實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實操技能的雙向發(fā)展。
(三)全面表達,發(fā)展體育實踐能力
高中體育中的表達應該是多元的、全面的、深入的,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對體育運動的見解、展示動作技能、表達情感體驗。在體育見解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和同伴分享自己對體育活動特點、體育健康意識、體育價值作用等內容的觀點和態(tài)度,通過互相的表達來深入理解體育鍛煉、體育項目的內涵,領會體育的拼搏精神、團結精神與可貴品質;在展示動作技能方面,教師要給予學生彰顯個性的舞臺和機會,鼓勵每位學生勇敢展現自己掌握的經驗和技巧,展示標準的動作與嫻熟的技術,通過動作技能的表達來彰顯體育的魅力,展現出體育的風采,同時要求其他學生對表達的技能動作進行點評、模仿、學習和優(yōu)化,幫助學生掌握標準的、專業(yè)的體育動作,以便讓每位學生都能從體育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在展示情感體驗和體育品格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控制情緒的技巧,訴說自己在體育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出現的失落、悲傷、驕傲、高興等情緒,將從體育活動中獲得的喜怒哀樂呈現出來,然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或安慰,并告訴學生體育競技的意義,以及“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使學生成為具有自律自控能力的人,形成勇敢拼搏、樂觀豁達的優(yōu)良品格。
結? 語
“讀思達”中的閱讀、思考與表達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層層遞進、彼此交融的。課堂因閱讀而睿智,教學因思考而深邃,教育因表達而閃光。高中體育雖然并非一門理論知識繁多的學科,但也絕對不能忽視閱讀與思考教學環(huán)節(jié)。高中體育教師應打破陳規(guī),突破性引入“讀思達”教學模式,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來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程國鋒.“讀思達”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福建體育科技,2021,40(02):75-77.
陳貽堅.“讀思達”教學法在體育選項課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J].體育科技,2020,41(06):158-159,161.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開放課題“以‘讀思達’為支點提升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效應的實踐研究”(課題號:MXZ——20190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林偉(1974.5-),男,福建莆田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