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瑜琴,莫蘭英
(重慶市大足區(qū)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402360)
肺炎是臨床常見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癥狀多不典型,病情進展較快[1];以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常見病因主要包括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綠膿桿菌、流感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感染[2],以及細菌、病毒、真菌、需氧菌、厭氧菌感染等,有研究表明,患者肺泡表面物質(zhì)主要由90%的磷脂和10%的蛋白質(zhì)組成,具有較高的表面活性[3],對患者肺泡張力的維持具有積極作用。腺苷酸脫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促使患者腺嘌呤核苷酸代謝具有催化作用,引起中心粒細胞的浸潤,進而造成其抗炎反應[4]。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B)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免疫狀態(tài),血清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對患者的炎性反應水平具有一定的指示意義[5]。本研究探討了不同病原體感染致肺炎患者血清ADA、PAB、LTB4水平變化情況及與患者肺泡上皮損傷程度的關(guān)系,旨在為了解患者肺泡上皮損傷程度奠定血清學基礎(chǔ)。
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2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9例,女66例;平均年齡(45.94±5.09)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23.17±1.84)kg/m2;病毒感染39例(病毒感染組),細菌感染37例(細菌感染組),支原體感染49例(支原體感染組)。另按照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進行匹配,選取體檢健康者125例作為對照組。4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4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符合肺炎診斷標準[6];(2)入院前未進行抗生素治療;(3)無免疫缺陷性疾??;(4)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2)入院前3個月內(nèi)服用過糖皮質(zhì)激素藥物。
1.4.1肺泡上皮損傷程度評定
采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相關(guān)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SP-A)表達水平作為肺泡上皮損傷程度評定標準。采集4組研究對象靜脈血4 mL,3 500 r/min離心15 min,采用總蛋白提取試劑提取蛋白,采用蛋白定量法測定總蛋白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SP-A表達水平,試驗試劑由上海星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流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SP-A 1.4~1.6 ng/mL評定為肺泡上皮高損傷,1.2~<1.4 ng/mL評定為肺泡上皮低損傷[7]。
1.4.2血清ADA、PAB、LTB4水平檢測
采集4組研究對象靜脈血4 mL,3 500 r/min離心15 min,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ADA、PAB、LTB4水平,操作流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比較4組患者血清ADA、PAB、LTB4、SP-A水平;(2)比較肺泡上皮高損傷與低損傷組患者血清ADA、PAB、LTB4水平。
4組患者血清ADA、PAB、LTB4、SP-A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支原體感染組、病毒感染組患者血清ADA、LTB4、SP-A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清PAB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1。
A:支原體感染組;B:病毒感染組;C:細菌感染組;D:對照組。
肺泡上皮高損傷患者(高損傷組)中病毒感染21例,細菌感染13例,支原體感染15例;肺泡上皮低損傷患者(低損傷組)中病毒感染18例,細菌感染24例,支原體感染34例。高損傷組患者血清ADA、LTB4水平明顯高于低損傷組,血清PA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血清ADA、PAB、LTB4水平均為患者肺泡上皮損傷的危險因素,見表4。
表2 4組患者血清ADA、PAB、LTB4、SP-A水平比較
表3 不同肺泡上皮損傷程度患者血清ADA、PAB、LTB4水平比較
表4 多因素分析
肺炎是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肺炎主要是由于細菌、病毒或支原體感染所致[8];在肺炎患者中細菌感染占50%,病毒感染占25%~48%[9]。隨著細菌、病毒或支原體對患者肺泡上皮的損傷,造成患者肺泡表面滲透壓發(fā)生改變,肺泡表面蛋白水平發(fā)生改變,張力發(fā)生改變,造成呼吸困難及咳喘等臨床癥狀[10]。在臨床治療中及時對患者肺泡上皮損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掌握患者肺損傷情況,采取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預后。目前,對肺炎患者肺泡上皮損傷情況的分析主要通過肺泡細胞線粒體乙醛脫氫酶水平進行評價,有研究表明,隨著患者乙醛脫氫酶水平的升高,患者線粒體的呼吸鏈各種酶水平明顯降低,局部新陳代謝功能降低,患者肺泡上皮損傷情況加重,對患者預后具有消極意義[11]。但對患者乙醛脫氫酶水平的檢測較為困難,費用較高,不宜在臨床推廣使用,所以,及時對患者進行新的血清學指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2]。
在正常人體中,T淋巴細胞由誘導性T淋巴細胞及毒性T淋巴細胞群組成,而誘導性T淋巴細胞主要由CD4細胞組成,而毒性T淋巴細胞主要由CD8細胞組成,在正常情況下,患者CD8細胞及CD4細胞數(shù)量處于動態(tài)平衡,進而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網(wǎng)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致病微生物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中,由于細菌感染過程中大量分泌細菌毒素,同時其顯著的致病原型造成患者局部免疫細胞繁殖能力下降,最終造成T淋巴細胞亞群紊亂,而相對于病毒及支原體,由于其顯著的細菌細胞壁的抗原性,造成患者免疫失衡作用較強,所以,其治療難度及對其他周圍組織的損傷程度較高。同時隨著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大量細胞聚集于肺泡上皮,造成上皮功能失調(diào)。所以,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對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細菌感染患者肺泡上皮損傷較為嚴重。在病毒及支原體的繁殖過程中,脂膜蛋白對肺泡上皮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同時對細胞壁具有顯著的侵襲作用,造成肺泡上皮損傷。
ADA屬核苷酸代謝酶,主要存在于機體的淋巴細胞中,有研究表明,通過對CD4細胞的促增值作用,誘導患者巨噬細胞分化,參與機體的細胞免疫過程[13]。血液ADA水平變化對機體遭受感染后的細胞免疫反應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作用。另外在對不同病原體感染患者的研究中,病毒具有一定的胞內(nèi)寄生性,機體抗病毒過程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免疫作用,而在對患者的細菌感染中,主要通過細菌的侵襲力及分泌毒素而發(fā)揮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對于細菌感染組,病毒感染組、支原體感染組患者ADA水平明顯升高,符合病毒及支原體感染的疾病進展免疫過程。PAB是由肝臟合成的載體蛋白,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在正常情況下,患者的載體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對細菌分泌的毒素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逐漸消耗,而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比于支原體感染,細菌感染患者PAB水平明顯下降,進一步證實了患者PAB水平在機體的免疫過程發(fā)揮重要作用。邵志莉等[14]的研究表明,細菌感染患者PAB水平明顯下降,而其ADA水平下降程度低于病毒感染患者,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互印證。而LTB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炎性反應水平。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細菌感染組患者LTB4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組,分析認為在細菌對機體感染過程中,其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由細菌釋放并分泌的細菌毒素造成肺泡上皮損傷及內(nèi)皮細胞破壞,造成局部炎性反應水平升高,而隨著患者炎性反應水平升高,炎性反應呈現(xiàn)級聯(lián)式反應[15]。本研究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患者肺泡上皮損傷程度與血清ADA、LTB4水平呈正相關(guān),與血清PAB水平呈負相關(guān),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上病原微生物在肺炎患者發(fā)病中的免疫應答機制。
綜上所述,細菌感染患者肺泡上皮損傷程度較高,檢測血清ADA、PAB、LTB4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肺泡上皮損傷情況。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所選病例數(shù)較少,尚需長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