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志
摘要:我國近年來經(jīng)濟社會產(chǎn)生了飛速的變化,對于教育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隨著“立德樹人”理念的提出,德育逐漸成為各級學校重點的教育目標。在初中校園,由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科特性,自然成為了德育教育的“主戰(zhàn)場”。但正處青春期的初中生個性強烈、性格多變,如何借助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文首先簡要說明了初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接下來結合課堂實踐,討論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德育功能的有效發(fā)揮策略,希望為廣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德育教育;初中德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50
引言
初中階段,學生迎來了青春期,在各項生理機能飛速成熟的同時,價值觀和思想水平也在逐漸走向成熟。近來年,伴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巨大變化,出現(xiàn)了拜金主義、集體觀念缺失等不良價值觀,并漸漸滲入校園,對初中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是進行德育教育,輔助學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觀念的絕佳切入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意識到這一點,不斷探討研究充分發(fā)揮德育功能的教學策略。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提升思想水平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化,一些不良的價值觀逐漸滲入校園,沖擊著初中生的思想觀念。青春期的初中生極易受其影響,現(xiàn)今不少初中生缺乏誠信、道德素養(yǎng)滑坡等與之不無關系。德育作為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教材中豐富的知識和一個個生動的現(xiàn)實案例下,初中生主動認識到了正確的思想觀念,借助德育教育素材不斷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改進自身思想觀念,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加有利于學習的進步,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2、養(yǎng)成健康心理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迎來了青春期,心理狀態(tài)也在發(fā)生著極大的變化。近年來,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與日俱增,為其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如果缺乏正確引導,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會對初中生的學習生活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在這一特殊時期,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極其重要。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德育功能發(fā)揮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改良德育思路
真正有效的教育需要科學合理的教育模式支撐,而其中的靈魂則是教師的教育理念。因此,為確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作為教育模式的設定者,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時代的德育教育思路。
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形成正確的課程觀念。和其他學科相比,道德與法治學科在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等方面均有不同。在新課標中,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由學科邏輯向生活邏輯轉變的教育目標,和舊有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相比,新課標更注重學生全人格與個性的養(yǎng)成,教師應當領會新課改思想,堅守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在實際教學中,徹底轉變教師灌輸、學生接受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著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打造師生間相互分享、交流、互補提升的課堂。
2、注重學生差異,提升管理效果
現(xiàn)今我國初中教育仍以大班教學為主,面對著數(shù)十位學生的班級,很多道德與法治教師往往采用基礎劃一的德育教學模式,但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個性強烈,因為學習基礎、個人性格、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需要的德育教育也各有差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意識到這一點,注重學生的差異,在德育教學中因人而異,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例如,面對著犯錯誤的學生,教師就應當詳盡區(qū)分因為受到他人和外界不良因素影響而犯下錯誤的學生和存在著較高犯錯風險的高危學生。對于受到不良因素影響的學生,教師應當與其一起溝通,共同探討不良因素的接觸原因,發(fā)現(xiàn)避免遠離不良因素侵害的原因;而對于有較高犯錯風險的高危學生,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心理特點,經(jīng)常性發(fā)現(xiàn)其身上的閃光點,用細心和耐心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并借助專業(yè)資料,采取合適的心理疏導方案,從情感和心理兩方面輔助學生成長進步。
3、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德育效果
在初中校園中,很多學生反感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少教師采取大談理論的方法進行德育教育,氣氛單調枯燥。這樣的德育教學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難以意識到德育教育的意義,自然不會主動進步提升,削弱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必須豐富德育教學方式,以生動的情境、真實的案例引發(fā)學生共鳴。
現(xiàn)今社會,伴隨著飛速的變革,大量社會熱點問題層出不窮,其中很多都具備德育教育的價值,教師不妨借助這些熱點話題,引發(fā)學生討論思考,有效開展德育教育。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實踐,加強學生的認知。例如,可以定期組織集體活動,帶領學生到養(yǎng)老院、幼兒園、周圍社區(qū)等地進行義工活動,使學生在勞動和奉獻中感受到優(yōu)秀思想道德品質意義。
三、總結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不僅回應了“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要求,同時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要求,是初中教育不斷革新變化的體現(xiàn)。作為教育第一線的實踐者,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清楚認識到中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僅刷新德育教育理念,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還需要結合學科特色,開展初中生樂于接受的有效德育教育。使得學生通過自己的教育,消除不良情緒,堅定成長信念,改善行為習慣,更好推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來守菊.淺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4}(07):61-62.
[2]陳亞迪.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