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yī)院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河南心血管病醫(yī)院心內科 450016
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采取一種有效的心理干預模式,減輕心肌梗死患者知覺壓力、緩解其負性情緒,對保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效果與功能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近年,音樂療法對心理的干預作用逐漸得到臨床廣泛關注,且國內臨床尤其重視中醫(yī)五行音樂對患者情志調節(jié)的影響[1]。此外,不同患者具有個體差異,心境障礙嚴重程度不同,而常規(guī)心理干預缺乏針對性,較難取得理想效果,且會導致護理資源浪費,隨之,臨床越來越重視分級心理干預的作用與優(yōu)勢[2]?;诖耍狙芯吭嚪治鰝€體化五行音樂配合分級心理干預在心肌梗死PCI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2例心肌梗死PC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1例。對照組男23例,女28例;年齡范圍為32~68歲,年齡(49.58±7.02)歲。觀察組男25例,女26例;年齡范圍為34~69歲,年齡(50.12±6.87)歲。納入標準:符合PCI適應證;無肝、腎功能障礙;無意識或認知障礙;患者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疾??;合并腦卒中等腦血管疾病;合并惡性腫瘤;意識不清、精神疾病或視聽障礙;近期家庭有重大事故發(fā)生。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1031901)。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告知PCI注意事項、協(xié)助患者完善術前檢查、并發(fā)癥防治、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個體化五行音樂療法聯(lián)合分級心理干預。(1)建組:組建護理小組,組內成員學習中醫(yī)五行音樂養(yǎng)生知識及分級心理干預內涵,掌握應用技巧。(2)心理評估與分級:采用知覺壓力量表(CPSS)評估,量表分值范圍為0~56分[3],另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心境狀態(tài),分值范圍為0~100分[4],根據(jù)評估結果分級:其中CPSS評分0~28分、SAS評分50~59分、SDS評分53~62分者為輕度壓力與心境障礙,實施一級心理干預;CPSS評分29~42分、SAS評分60~69分、SDS評分63~72分者為中度壓力與心境障礙,實施二級心理干預;CPSS評分43~56分、SAS評分>69分、SDS評分≥73分者為重度壓力與心境障礙,實施三級心理干預。(3)實施。①一級心理干預:心理狀態(tài)較穩(wěn)定,實施共性心理干預,PCI圍術期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引導其主訴,認真傾聽,準確判斷后根據(jù)患者實際需求實施適當心理干預;②二級心理干預:存在偏重心境障礙,實施個性化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一對一、面對面交流,重視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屬正確對待心肌梗死與PCI,糾正錯誤認知,增強PCI成功及術后康復信心;③三級心理干預:存在嚴重心境障礙,根據(jù)患者性格特征等選擇適當溝通方式,建立信任關系,分析誘發(fā)心境障礙的根源,為其尋求社會支持與幫助,緩解心境障礙,必要時由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進行疏導。(4)個體化五行音樂療法。應用中醫(yī)以情勝情理論,根據(jù)患者情志分類,PCI圍術期為其播放中醫(yī)五行音樂代表曲目,例如對存在緊張、恐懼者,選擇宮調式曲樂,播放《月兒高》《春江花月夜》等,緩解緊張、恐懼,安神定志;針對悲觀、消極者,選擇徽調式曲樂,播放《喜洋洋》《花好月圓》等,解除悲傷抑郁情緒;針對思慮極度者,選擇角調式曲樂,播放《江南好》《姑蘇行》等,消除憂慮、煩惱。
1.3 觀察指標 (1)知覺壓力。對比兩組干預前后CPSS評分;(2)心境狀態(tài)。對比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 22.0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知覺壓力 干預前,兩組患者CP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CPSS評分低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CPS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肌梗死PCI患者干預前后CPS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心肌梗死PCI患者干預前后CPSS評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體化五行音樂療法配合分級心理干預;CPSS為知覺壓力量表,PCI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 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51 51干預前40.28±4.71 41.03±5.12 0.770 0.443干預后20.36±4.52a 24.85±5.29a 4.608<0.001
2.2 心境狀態(tài)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肌梗死PCI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心肌梗死PCI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體化五行音樂療法配合分級心理干預;SAS為焦慮自評量表,SDS為抑郁自評量表,PCI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51 51 SAS干預前65.17±6.02 64.95±5.84 0.187 0.852干預后38.52±3.59a 45.39±5.01a 7.960<0.001 SDS干預前69.25±7.12 68.49±7.36 0.530 0.597干預后36.74±4.11a 45.17±5.32a 8.955<0.001
PCI是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疾病發(fā)生較急、病情進展快,多數(shù)患者知覺壓力較大,常伴有焦慮、緊張等心境障礙,進而影響PCI順利開展與術后康復[5]。因此,重視PCI圍術期心理干預,以減輕患者壓力、改善心境狀態(tài),對保證PCI順利進行,促進患者術后早期康復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本研究給予心肌梗死PCI患者個性化五行音樂療法配合分級心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CPSS評分及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這提示上述心理干預方案可有效減輕心肌梗死PCI患者知覺壓力,緩解焦慮、抑郁等心境障礙。音樂療法是心理干預的一種重要方法,早在兩千多年前,祖國中醫(yī)學根據(jù)五行理論,已將音樂應用于修身養(yǎng)性之中,隨其不斷發(fā)展、完善,逐漸形成系統(tǒng)的中醫(yī)五行音樂,近年越來越受臨床重視[6]。采用中醫(yī)五行音樂對心肌梗死PCI患者進行干預,可通過不同曲調促進氣血調和、情志舒暢,進而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境狀態(tài),促進身心健康。此外,近年隨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建立,臨床逐漸重視心理干預對疾病轉歸的影響,但由于國內臨床對此起步晚,臨床尚缺乏一種科學、有效的理論指導心理干預有序開展[7]。受個體差異影響,如病情嚴重程度、性格特征、家庭經濟水平等,不同心肌梗死PCI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層次知覺壓力與心境障礙,而傳統(tǒng)心理干預缺乏針對性,較難取得理想干預效果[8]?;诖?,實施分級心理干預,通過評估患者知覺壓力與心境障礙,并對此進行分級,根據(jù)分級結果配置護理人力資源,為心肌梗死PCI患者提供針對性心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護理盲目性,提高心理干預效益,使患者切實獲益,同時可優(yōu)化護理資源配置,避免護理人力資源浪費而增加護理工作人員工作負擔。因此,個性化五行音樂療法配合分級心理干預應用于心肌梗死PCI圍術期,可取得理想的心理干預效果。
綜上,個體化五行音樂療法配合分級心理干預可有效減輕心肌梗死PCI患者知覺壓力,緩解焦慮、抑郁等心境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