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檢華
摘要: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而看圖寫話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構成和敲門磚,如何更好地進行看圖寫話教育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當前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中存在著理解能力、識字造句和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問題。而針對看圖寫話開展新教學策略探索也是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和以圖片為主入手的教育策略能夠推動學生能力的增強,并使得看圖寫話教學上的突破和語文知識能力整體發(fā)展。
關鍵詞:看圖寫話;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時期作為學生初始義務教育學習時期,同時也是識字和話語表達能力的重要形成時期,對于學生后續(xù)的成長和學習歷程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對于小學生的識別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就成為低年級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配合適當?shù)慕逃虒W策略才能使教學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從而達到最大化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以及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
一、學生看圖寫話現(xiàn)存的問題
(一)學生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
學生本身處于二年級階段的過渡時期,一些學生在一年級時期學習能力或者理解能力較強的在當時就獲得較好的發(fā)展并且很快地適應了小學學習,其中不乏一些家長在學前將學生送到學前班進行學習;一些家長因學生的年齡問題使得學生比其他學生晚一年進入小學學習等原因,當然也存在一些年齡較小的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導致學習和識圖能力較差。
上述問題都是在全國范圍的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學生間各自不同的差異自然也就導致了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這也是眾多存在問題中較難解決的,由于學生本身家庭條件、年齡等因素難以控制,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棘手問題[1]。
(二)學生的識字造句和語言組織能力有限
二年級學生尚處于識字認字的重要階段,對于一些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字還沒有辦法寫出來,識字能力以及字數(shù)儲備數(shù)量的有限導致學生無法將看到圖片所想到的內容表達出來。不僅是在漢字儲備數(shù)量和識字能力上存在的缺陷,二年級的學生如果在入學之前沒有接收到良好的學前教育,那么這類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識字能力也會有所欠缺。
二、針對學生語文看圖寫話的策略分析
(一)針對性的水平測試與因材施教
學生因為本身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上的差異而導致的看圖寫話能力和情況不一,應該展開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探索。在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時應開展能力測試并將大致水平學生進行分組,將想象力、知識儲備、理解能力、造句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的學生分組教育,隨后針對不同的組別和學生特點展開“因材施教”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任何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培養(yǎng),對于能力差的學生應該施行重點難點突破,另外推動能力較強學生對能力較差學生進行定點幫助和輔導,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能力差的學生學習能力等的上升,另一方面也是推動能力強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促進班級整體看圖寫話能力的進步和發(fā)展。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五“紅馬的故事”中,教師針對學生現(xiàn)場進行畫畫比賽并進行互相看圖造句的教學,就是很好的因材施教。
(二)從圖片入手增強學生的興趣度和能力培養(yǎng)
各類學生自身感興趣的方面以及性格差異等使得學生們對于不同圖片的敏感度以及認知能力不同,因此展開針對性的圖片教學是極其必要的。一方面,激發(fā)二年級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豐富想象力是前提條件,要讓學生們感興趣的圖片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不同學生,開展上文中所提到的因材施教同樣必要,對于不同興趣的學生,用其感興趣話題以及類型的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和積極性最為合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看圖寫話的教育模式下非常適用[2]。
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不能過于夸張和脫離世界,要適度地推動想象力的發(fā)揮而非肆無忌憚的發(fā)展,如果脫離實際將進一步誤導學生的寫話構成,也不利于整體的教學開展并使其難上加難。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學生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這在學生之后的學習和成長歷程中至關重要,所以要在圖片的選題上下功夫,最好的選擇便是既存在好的方面,又存在不好方面的圖片,既要培養(yǎng)學生全面看問題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識別不好的東西的能力,區(qū)分好壞和全面發(fā)展同樣重要。例如教師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小蝌蚪找媽媽》中,讓學生自愿扮演蝌蚪并進行生長,以此供學生們進行想象,從而鍛煉學生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拓展,教育學生保護蝌蚪和青蛙以防止病蟲害擴大,同時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理念,并達到了全面正確教育的目的。
三、結束語
當下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看圖寫話能力仍然是教育教學中的難點,要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必須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情況入手并展開針對性教學策略。而這樣的教學策略所需要付出的精力遠遠大于舊有的教學制度體系,因此要在這一方面獲得進步和發(fā)展還要加強教育理念和科技方面等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張汾染, 趙淑英. 家庭因素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能力傾向的影響[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7(010):851-852.
[2]胡培培.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索與實踐[J]. 新校園:中旬刊(7):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