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思
摘要:學生合作意識的提高,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通過加強與同學的合作,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也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水平。教師在進行合作意識培養(yǎng)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科學地制定更加完善的合作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體育;小組合作;教學策略
引言
初中體育教學更多的是看重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大多為學生單人上課,教師往往不會采取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且限制了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一、科學合理地分配小組
合理分配小組的前提是,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班里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在性格、愛好、身體素質各方面都有著差異,如果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會出現小組分配不合理,導致課堂效率不高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了解每個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分配,從而實現小組之間優(yōu)勢互補。平時在課上測驗的結果,都可以作為分配小組的依據。
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首先我會讓學生展示運球和投籃等基本技能,在遵循小組分配的公平性和互補性兩個原則的前提下,將基礎好和基礎差的兩個層次的學生組合起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我會定期舉行小組籃球比賽,讓他們在競爭心的驅使下互相幫助,主動學習,共同進步,提高籃球水平。但是在“耐久跑”這一項目中,我會根據學生的體能來分組,體能好的學生為一組,體能相對差的學生為一組。對每組之間有不同的要求,體能差的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可以不追求速度。但是在接力賽中,小組之間就要合理分配,體能好的學生和體能差的學生互相彌補,分成實力相當的小組,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傊?,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分配小組,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享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設立合作目標,引導學生參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掌握各項運動技能,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夠感受到體育學科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設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分成不同等級,低等級為每一個學生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中等級為小組內部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最后的高等級為整體班級可以達到此次教學活動所發(fā)布的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層層遞進,讓學生能夠根據確定的目標,主動參與學習。
以體育舞蹈為例,在這類項目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先教導學生能夠完成每一個細節(jié)的動作,并能夠將整套表演串起來。接著鼓勵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讓每一個小組自行進行表演順序、組員表演站位的編排,并在最后進行匯報表演。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小組成員間會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分析小組內不同成員的動作表現,制定出最佳的表演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組員都主動參與其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進行合理設計,希望自己的小組能夠順利完成表演。通過大家的精心設計以及教師的適當指導,一場完美的小組體育舞蹈表演就能夠呈現出來??粗约旱母冻鲎罱K獲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小組內的成員都能感到欣喜和愉悅,這對于提升小組內部的凝聚力與團結合作都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模式體育教學活動時,可以設立合理的小組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活動,順利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三、建立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評價并不是十分重視,更關注合作的過程。因此,在合作結束后,很少進行評價和反饋。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不足。為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的重要意義,即通過此種評價將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狀態(tài),使教師意識到所組織的教學活動存在哪些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以往的教學評價模式僅僅關注學生的最終成績,無法體現學生在體育知識學習過程當中的表現,也忽略了學生的體育基礎學情,因此難以達到有效教學評價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數體育教師對于課堂當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往往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而對于體育學困生的表現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這對于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增強是極其不利的。有鑒于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采取團隊評價和個體評價并行的方式,實現對學生體育學情的客觀評價。具體而言,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對小組的集體表現先行給出評價,在這一基礎之上,再對小組之中每個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加以評價,如此一來,將會使學生對于小組這個集體產生更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舉例來說,在組織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短跑形式鍛煉心肺功能的競技活動當中,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完成了短跑任務之后,將每個小組所有成員的短跑成績進行累計統(tǒng)計,最終總時長最少的小組為優(yōu)勝組。采取這一教學評價機制,可以使學生參與體育競技活動的斗志更加昂揚,并且會為了提高小組成績而互相激勵,由此也會讓學生深深認識到集體的榮譽有賴于每個人的傾情付出。
結束語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小組合作模式,有助于緩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效果差異,通過成績優(yōu)異學生與較為落后的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交流溝通,能夠順利實現每一位學生掌握相應體育技能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建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20(51):87-88.
[2]鄭有生.小組合作在中學體育課堂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211+214.
[3]楊聰.淺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A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