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芳
【摘要】由于我縣地處偏遠落后地區(qū),教育基礎薄弱,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較低,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資源較少,學生獲得數學文化的途徑極為單一,加之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低,教學時過于關注知識,只注重結論,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播,輕數學文化內涵的教學方式還時有存在,阻礙了文化傳播的縱深發(fā)展,整體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進程。
【關鍵詞】數學文化? ? 教育資源? ? 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策略? ?產生的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數學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精髓,雖然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數學文化所表達出的思想與精神,不僅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還能全面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分析能力。本課題將研究的范圍限定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并以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數學文化素養(yǎng)提升的有關方法和措施實施,得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具體策略,豐富了研究成果,也產生了極其有效的價值與社會影響,具體總結如下。
1.探索總結出了有效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滲透數學文化的有效教學策略。
在具體策略實施中實現了以構建和悅課堂教學氛圍、滲透數學文化、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的研究目標,課題組參與人員按照既定的策略,打磨出了許多節(jié)精品課堂教學案例,撰寫出了很多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如課題組一名老師的《一位數除三位數(2)教學案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注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選取學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進行加工,讓學生體會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文化,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突進數學學科的文化素養(yǎng),在全校推廣交流中,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課題組另一名老師撰寫的教學論文《淺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以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引導學生在計算當中恰當融入數學文化,通過讓學生掌握具體的計算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價值。
2.通過挖掘數學文化素材,啟迪了學生智慧。
數學知識有無窮的魅力和特點,課題研究中也特別注意到了這一點,教師的教學由以往簡單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層面開始向培養(yǎng)學生會欣賞數學知識的美感、品味知識所帶來的收獲轉變,同時利用數學知識點,讓學生對日常中的一些事情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如在學習關于元角分的知識時,教師充分利用數學文化素材,在班級中開展一個小活動,看一看誰是班里的理財專家,通過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各種錢幣,在使用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啟發(fā),同時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偉人,向學生講述這些偉人在數學界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逐步實現數學文化的滲透,發(fā)揮出優(yōu)質的效率和作用,達到啟迪學生智慧的效益。
3.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和興趣。
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直接目標,但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調動其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數學文化綜合能力,更是我們研究的終極目標。解決問題中通過研究讓教師巧妙地引入數學文化,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數學游戲的制勝策略”這節(jié)活動課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故事《田忌賽馬》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有效的策略能夠改變事物發(fā)展的結果,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營造出活躍又緊張的課堂氛圍。這樣一來,學生不但感悟到了數學文化的魅力,體驗到了數學的思想與方法,也有效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綜合文化素養(yǎng)在課堂實踐中得到了有效提升。
4.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增強了數學學科的審美價值。
培養(yǎng)學生使其獲得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美的主觀感受能力,是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促進個體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更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在研究中我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新穎的形式融入了許多關于數學文化美的資料,并要求教師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深度挖掘體現數學美的材料,營造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美學教學情境,將美學教學融匯于數學知識的教學中,使學生通過發(fā)現數學的美,感受數學的美,深化審美體驗,豐富數學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審美價值觀。
5.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品質實現了全面升華。
通過構建滲透數學文化知識的活動模式,開發(fā)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數學文化資源,多渠道、多方法提高學生數學文化素養(yǎng),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掌握,都有了系統(tǒng)性的認識,在數學的學科價值、人文價值、應用價值上,學生普遍都具備了辨別和接受的思維能力和品質,真正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學科的學習,達到數學文化素養(yǎng)鞏固提高的目的。
總之,通過課題研究,師生對這種全新的教學策略深受歡迎,在整校推進過程中,社會反響也較好。但是由于我縣地處偏遠落后地區(qū),教師教學水平較低,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資源較少,學生獲得數學文化的途徑極為單一,加之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低,教學時過于關注知識,只注重結論,注重基礎知識,輕數學文化內涵的教學方式還時有存在,整體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進程。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完善措施,在進一步優(yōu)化策略的基礎上面向整體扎實推進。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數學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文化素養(yǎng)提升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交流材料,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561)
參考文獻:
1.楊虹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及對策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06
2.邵大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調查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