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榮芳
[摘 要]適當?shù)那榫呈菍W生表達的溫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文本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感知情境、想象情境、演練情境、辯論情境、生活情境等,以促進學生的概括表達、自由表達、深刻表達、生動表達和真情表達,使學生在表達中理解感悟文本的思想內容,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學會表達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2-0019-02
教育家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大都比較關注閱讀內容的感知領悟,而相對忽視語言的表達。怎樣才能讓學生由閱讀內容的關注走向語言表達呢?這就需要教師從文本的特點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當?shù)那榫常瑸閷W生的表達提供豐厚的土壤,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一、創(chuàng)設感知情境,促進學生概括表達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不是依靠單純的語言訓練就能達到的,而是應在學習體驗、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才能達到的。理解是表達的基礎,概括是理解與表達之本。教師依據(jù)文本內容特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感知情境,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在問題引領中感知,學習概括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設置統(tǒng)領全文的主問題,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整體感知,使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的《海底世界》一課時,教師以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展開教學,讓學生細讀課文,找出海底的景色是怎樣的奇異以及物產(chǎn)是怎樣的豐富的相關描寫。在這一主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邊閱讀邊歸納各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并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樣教學,讓學生真正經(jīng)歷了由概括到具體再到概括的學習過程,不僅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使學生學會了清晰有序的表達。
(二)在信息提取中感知,學習概括表達
閱讀教學中,教師從提取信息入手引領學生感知文本內容能使學生的表達更為輕松。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的《太陽》一課時,在初讀課文之后,教師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太陽的哪些方面的內容。在問題引領下,學生從文本中提取到相關的信息,也知道了太陽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等特點。這樣教學,讓學生的文本感知與語言表達融為一體,使學生的表達更為清晰具體,提升了學生的概括與表達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促進學生自由表達
教師基于文本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南胂笄榫?,可以讓學生的想象更有張力,語言表達更加靈活自由、內容更加豐富。
(一)在再造情境中自由表達
再造想象情境就是指學生在已有語言文字描述或者圖片展示、表格說明等基礎上,在頭腦中加工形成新形象的過程。這種想象,能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提升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小池》這首古詩的時候,在學生讀完古詩后,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結合文本插圖和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把詩歌所描述的情景說一說嗎?”這樣的表達實踐,不僅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想象力與語言表達力也得到發(fā)展。學生說的過程其實就是依托文本語言和插圖對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進行再造想象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感悟到詩歌所描繪的鮮活畫面,而且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情景的過程中,獲得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在補白情境中自由表達
根據(jù)文本空白為學生創(chuàng)設補白情境,能豐富文本內容,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在評價時教師不宜提出過多的要求,只要學生的補白內容合乎情理即可。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讓補白內容更加精彩。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灰雀》一課,在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中,有這樣的描寫:“‘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唱歌。”在小男孩說完話之后,第二天之前,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為什么第二天那只灰雀又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呢?課文并沒有交代,在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適當進行補白,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創(chuàng)設辯論情境,促進學生深刻表達
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文本會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師可創(chuàng)設辯論情境,使學生在觀點的交鋒、思維的碰撞中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更加全面又深刻,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選擇恰當話題,歷練學生表達
在教學中,辯論話題是激發(fā)學生辯論興趣,促進學生語言表達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從文本的矛盾處出發(fā),提煉適切的話題,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如,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的《橋》這篇小說,主要描寫了老支書不徇私情、沉著指揮村民脫險的故事,小說的結尾點明了小伙子正是老支書的兒子。教學的時候,教師可提出這樣的話題供學生辯論:“你如何看待老支書從隊伍中揪出一個小伙子,讓他排到后面去的做法?”對這個話題,有贊同的,有不贊同的。于是,教師讓學生就老支書的做法這個話題展開辯論。這樣,在辯論中,學生思考的就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深入理解老支書的高風亮節(jié)過程。在有理有據(jù)地闡述自己觀點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發(fā)展。
(二)選準恰當時機,歷練學生表達
在語文教學中,辯論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選準恰當?shù)臅r機,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使學生獲得對文本內容的深刻感受與理解。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的《將相和》一課時,在教學伊始,教師就提出問題:“這里的‘將和‘相分別指的是誰?他們?yōu)槭裁炊缓停慷譃槭裁春湍??”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基本的感知與體會,對藺相如與廉頗和與不和的經(jīng)過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拋出辯論話題:“你喜歡藺相如還是廉頗?理由是什么?”這樣教學,適時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深化了學生的認知與理解,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創(chuàng)設演練情境,促進學生生動表達
演練情境主要是指以表演、復述為主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难菥毲榫?,能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角色,在形象演繹或者有序復述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在復述課文中生動表達
統(tǒng)編語文教材特別注重學生復述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切的復述情境,以降低學生的復述難度,促進學生復述能力的提升。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的《慢性子裁縫與急性子顧客》一課,其課后練習要求學生能借助表格把故事復述出來。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讓學生先根據(jù)課文內容把表格填寫完整,再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故事。在復述過程中,學生還要對一些話語進行適當?shù)霓D述,使其更加符合聽眾的需求。這樣,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在角色表演中生動表達
角色表演是學生特別喜歡的一種語文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文內容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切的表演情境,能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的《寒號鳥》一課的時候,教師可先借助音樂為學生烘托出角色表演的氣氛;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讓學生分別帶上喜鵲和寒號鳥的頭飾,進行分角色表演。角色表演,讓學生真正深入人物的內心,感悟人物的一言一行,對文本產(chǎn)生深刻的閱讀感受。這樣,使文本語言在表演中得以內化,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促進學生真情表達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文本內容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切的生活情境,能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具有真情實感。
(一)關注情感,真情表達
對語文教材中那些充滿感情的文章,教師要善于找準它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結點,創(chuàng)設出適當?shù)恼Z用情境,讓學生進行隨文練筆,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的《慈母情深》一課,有這樣的描寫:“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教學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順勢進行追問:“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有沒有鼻子一酸的時候?是什么事讓你感到鼻子一酸呢?你能夠把它寫下來嗎?”在教師的啟發(fā)與鼓勵下,學生盡情地寫著讓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經(jīng)歷。只有情感的融入,學生的語言表達才會觸及靈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中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都可能成為學生進行情感遷移的聚焦點。這樣教學,促進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鏈接生活,真情表達
教學時,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以促進學生的自由表達。如,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這幾篇課文,都跟秋天有關。在這幾篇課文學完之后,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和父母一起走進公園、走進田間地頭、走進果園等,與秋天進行親密的接觸,真正體驗感受秋天之美。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描繪和贊美秋天。這樣教學,以教材為依托,引領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與思考,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走向課外、從教材走向生活、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封閉走向開放,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適當?shù)那榫硠?chuàng)設可以催生學生的語言表達動機,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以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