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摘? 要】新課程改革進程中,深度學習一詞被廣泛應用,主要是由于其與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相符,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同時,重視學生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化學科目中很多內容都涉及了人們日常生活,為此教學中生活化深度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加準確的掌握重難點,而且對于思維深層次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非常有利。所以本次研究將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深度學習探究和思考作為了重點,并且給予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深度學習;探究和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052-02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Lifestyle" Deep Lear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Changzhou Zhengheng Middle School,China) ZHOU Ji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rm deep lear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mainly becaus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hile impa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it also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peration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A lot of cont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subjects involves people's daily life. For this reason, life-oriented deep learning in teaching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more accurately, but also for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life-oriented" deep learning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gives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life; Deep learning; Exploring and thinking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各個學科也開始調整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以達到教學目標實現。本身初中化學對于實用性要求較高,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將重難點灌輸給學生,教學目的也更傾向于學生成績的提高,不管是在教學中,還是在學生學習中都未能實現化學與生活、社會的深層次結合,為此造成學生深度學習不足,只是對化學理論等一些表面性的內容了解與掌握,無法將其準確的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化學教學最終的目標未能實現。所以,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深度學習就成了當前教師應該考慮的重點話題。
一、以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深度學習熱情
初中化學知識點本身就來源于生活,所以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教師為了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以及掌握化學重難點,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深層次地去挖掘優(yōu)秀的素材。在新課程開展過程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所常見的現象、案例進行展示,引導學生由生活中化學現象想到課本知識,再由課本知識聯想到生活現象,實現二者的融合。比如在“常見的金屬性質”這一課程的教學中,為了能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鐵、鋁、銅等人們非常常見的金屬在與氧氣接觸時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鐵刀以及蘋果、梨等水果,組織學生來觀察在用鐵刀切開這些水果時表面的顏色有什么變化,針對于此現象發(fā)生的原因教師進行講解,主要是由于蘋果、梨等水果中含有大量鞣酸,而與鐵接觸以后會產生黑色的鞣酸鐵,此現象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所以極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熱情,使他們在此活動中主動去思考,去分析問題,并且找到答案。
二、以生活化教學內容,降低學生深度學習理解難度
雖然初中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二者也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化學學科是將生活現象以一種專業(yè)的符號體現出來,涉及了很多抽象的化學公式,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果單憑死記硬背容易使很多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恐懼。所以,化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心理問題,盡可能地去將化學教學簡單化,而將生活現象融入教學內容中。例如在“酸和堿的化學反應”這一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日常生活中蒸饅頭現象融入其中,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導入:“同學們經常會在家里看到爺爺奶奶蒸饅頭,為什么將面粉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以后,饅頭就變得特別蓬松,而且吃起來口感較好?在買洗發(fā)水的時候銷售員會告訴我們弱酸性對于頭發(fā)具有保護的作用,大家能不能解釋一下用過洗發(fā)水以后為什么還要使用護發(fā)素呢?”這些問題都是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雖然酸與堿產生的化學反應學生很難理解,但是通過將這些現象結合在一起,可以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化,學生便會極易理解與掌握,而且印象也會加深,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中體會到生活中化學知識隨處可見,只要用心觀察就能發(fā)現,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將現實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
三、以生活化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深度學習中的科學素養(yǎng)
對于初中生來說,剛剛接觸到化學這一學科,也正是培養(yǎng)其化學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與化學學科相關的現象,并且能與化學理論知識結合,而這就需要化學教師充分利用生活現象的優(yōu)勢,將其融入化學實驗探究中,進而培養(yǎng)學生深度學習中的科學素養(yǎng)。例如在“常見的酸和堿”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局限在教材中所涉及的酸堿性的物質,而是要以課本為依據,將范圍擴大,要求學生在課前自己去搜集一些大家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葉、花以及根、莖等,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自己所采集到的植物、蔬菜動手操作制作指示劑,在制作過程中認真地去觀察顏色的變化情況。教師采用與生活最為貼切的實驗探究活動,極易吸引學生的目光,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將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直觀的展示,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實現了實驗過程簡單化,知識掌握深層化。
四、以生活化教學在課外的拓展延伸,鞏固學生深度學習中的重難點
對于初中生來說,化學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運用所學知識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解決。所以,化學教師為了能使學生深度學習目的達到,在作業(yè)布置方面不能僅僅依賴于單純的筆試,而是要將現實生活實踐作業(yè)適當地增加進去。例如在學習了“什么是有機化合物”課程以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放學以后通過自家廚房尋找含有有機化合物成分的物質,并且做好記錄,在課堂中進行展示,看誰找到的多,正確的多。學生找到的含有有機物的食物有大米、面粉、油、魚、肉、蛋、奶、青菜、水果等等,這時教師還要為學生布置其他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去了解在他們所找到的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有機物,比如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用油等物質含有油脂,魚、肉、奶中含有蛋白質,青菜、水果中含有纖維素等等,最后教師設計問題“如何搭配這些食物才能使攝入的營養(yǎng)更加均衡?”學生根據問題自己進行食物的搭配,在下一節(jié)課中將自己的作業(yè)進行展示,這樣既使學生主動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又將課堂中所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了生活中,實現了深度學習中重難點的有效鞏固。
五、結語
總而言之,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生活中處處存在化學現象,二者具有密切的關聯性。為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想使學生實現深度學習,就應該將化學教學“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化學知識,才能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化學知識掌握的重要性,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化學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自然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杰峰.初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06).
[2]李曉燕.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22).
[3]朱慕萌,衷明華.中學化學生活化教學現狀及策略[J].教育觀察,2019(02).
[4]吳晗清,肖美超.聯系生活的化學教學研究[J].化學教學,2016(04).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