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桃
[摘要]? 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中職階段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對中職學生進行語文朗讀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技能,從而幫助學生穩(wěn)定地步入社會。通過教師加強引導、利用范讀培養(yǎng)學生朗讀技巧,根據學生情況分層設計朗讀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構建輕松的朗讀環(huán)境等不同舉措,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關鍵詞]? 中職語文;朗讀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7-0070-02
職業(yè)教育學校的主要教學特點與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中職階段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朗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提升,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及文字感知能力。同時,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也是當前新課標發(fā)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為確保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也應結合多元化朗讀模式引導學生朗讀教材內容,以此在提高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基礎上,也可以為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做好鋪墊,以此確保學生能夠順利、穩(wěn)定進入將來的工作、生活中。
一、教師加強引導,利用范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
根據目前中職學生綜合情況發(fā)現,與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職學校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普遍較低,且缺乏學習積極性是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與語文朗讀能力的首要條件便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鼓勵學生通過科學、合理的學習模式認知語文內容,學習技能。并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豐富自身語文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語文教師要通過自身專業(yè)教學水平,以范讀的形式將朗讀技巧教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朗讀學習中抑揚頓挫的朗讀方式。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分為兩部分對學生展開教學。首先,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范讀要根據文本的中心思想,以準確、自然的形態(tài)為學生展現,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教師在朗讀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朗讀方法,從而促進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融入情感,達到良好的朗讀效果。其次,應在教師對課文進行朗讀后,引導學生認知閱讀技巧,使學生在教師的范讀背景下,以自己的理解能力進行朗讀,同時,教師也應對學生進行體系化的閱讀引導,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鼓勵學生進行閱讀,也可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掌握閱讀技巧[1]。 例如,中職語文《荷塘月色》一文,文章為抒情散文,在朗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利用范讀的形式為學生做示范,并以此為依據,鼓勵學生感受教師在朗讀過程中的節(jié)奏感以及表達的內容,以此對課文中描寫的內容進行深度感知,體會文字的美感及課文的魅力,在教師范讀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朗讀。同時,教師也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朗讀引導,以此對不同學生的朗讀內容進行有效提升,也可以使學生在自主朗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悟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根據朗讀技巧學習本文。因此,教師加強朗讀技巧教學,使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變得更加豐富,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文本中所表達的內涵。
二、根據學生情況分層設計朗讀學習目標
中職階段學生的情況比較復雜,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能力不均的情況十分多見,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水平具有較大的差別,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針對教學計劃以及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實際學習水平,在原有基礎上使學生得到發(fā)展和提升。朗讀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教學的時候,要加強了解學生的背景情況,為學生設計的朗讀方案和朗讀目標需要考慮到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對此,語文教師就可以嘗試將分層教學模式引入課堂中,對班級學生實施教學,使學生在不同學習目標的引導下,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和學習[2]。例如:在中職語文《我的母親》這篇寫人敘事散文的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文本中平實、誠摯、質樸的語言風格,對母親的偉大和光輝形象進行感悟,并通過文字體會親情的可貴。在本文的朗讀教學中,可運用分層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將學生進行分類,并為不同學生設置差異化的朗讀目標,使基礎能力一般的學生以感受文章基本含義、掌握基本閱讀技巧為主,使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朗讀學習進一步體會文本的深層含義。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應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發(fā)自覺地投入朗讀情境中,提升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凸顯出分層朗讀教學的優(yōu)勢,在整體層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朗讀氛圍
朗讀學習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學生在朗讀學習中不僅可以獨立朗讀的形式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朗讀學習。兩人或多人為一組的方式均是十分適合朗讀學習的方法。這種學習形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時對提升學生的配合能力與合作能力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是符合中職教育中發(fā)展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目標的教學方法。同時,朗讀學習需要一定的學習氛圍作為基礎,學生在進行朗讀學習期間,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情境感受文本思想感情,繼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多媒體課件可以音頻、圖像等豐富多元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情境,為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奠定基礎。例如,在開展《中華古詩詞誦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引導朗讀愛國主題的詩歌時,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情懷,應確保學生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能夠對文章表達的愛國內容進行深度體會。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音樂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背景音樂中走進詩歌的意境,充分感受朗讀氛圍,強化學生的朗讀技巧。因此,利用多媒體等多元化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和營造朗讀氛圍,以此確保學生朗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