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利
摘要:目的 研究股骨頭壞死患者行CT(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MRI)診斷的效果。方法:數(shù)據(jù)遴選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所有對象均行CT診斷、MRI診斷,2種診斷結果比較分析。結果:與CT診斷比較,MRI診斷確診率更高,P<0.05。結論:與CT診斷比較,MRI診斷股骨頭壞死可盡早確診疾病,避免誤診或漏診,提高診斷效果,值得推崇。
關鍵詞:CT;磁共振;股骨頭壞死;診斷價值
臨床較常見骨科病癥為股骨頭壞死,分析病理機制為:外力損傷于股骨頭、引起局部血流減少或血供中斷,導致股骨頭塌陷、結構出現(xiàn)改變,患者多因骨組織自身病變而患病[1],如酗酒、創(chuàng)傷及長期服用激素藥等,患病后呈局部疼痛、活動受限及骨骼畸形等表現(xiàn),若病情加重則引起血管壞死、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盡早如何提供對癥診斷、成為臨床關注焦點。薛向東[2]證實,螺旋CT是診斷此病的常見影像學方式,其可實現(xiàn)多層面連續(xù)掃描,可對是否有脫位情況綜合判斷,雖能盡早明確疾病,但仍易發(fā)生誤診或漏診,影響診斷結果,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未獲得患者青睞認可,鑒于此,本文分析股骨頭壞死患者行對癥診斷的價值,匯總: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前瞻性研究,樣本采集本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男女比例24:16,年齡18-75歲,均值(35.41±5.19)歲;BMI值19-26kg/m2,均值(23.29±5.47)kg/m2;病程1-6個月,平均(3.14±1.26)個月;致病因素:髖關節(jié)外傷史11例,酗酒10例,長期使用激素9例,其他10例?;颊咧椤⒉Α爸橥鈺焙炞执_認,經(jīng)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①與“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指南(2016年版)”相符[3];②經(jīng)手術病理檢查確診;③呈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表現(xiàn);④年齡范圍18-75歲;⑤有完整資料。
【排除標準】①伴骨腫瘤、髖關節(jié)畸形;②重要臟器功能異常;③正處懷孕或哺乳期;④檢查禁忌癥;⑤精神障礙;⑥缺失影像學資料。
1.2 方法
對照組(CT診斷):涉及儀器為螺旋CT機(飛利浦MX4000Dual),常規(guī)平掃股骨頭,設定管電流80mAs、管電壓120kV,設定層間距、層厚為5mm,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從髖臼上緣-股骨頭下緣為掃描范圍,借助處理工作站對CT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多平面重組對股骨頭形態(tài)、密度觀察,也密切觀察髖關節(jié)間隙情況;
觀察組(MRI診斷):涉及儀器為磁共振掃描機,T1WI、PDWI為橫斷面,T1WI、T2WI為冠狀面,患者冠狀位、雙側髖關節(jié)橫斷面為掃描范圍。
1.3 觀察指標
診斷結果:記錄確診、誤診及漏診的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 ±s),t檢驗。計數(shù)資料構成比[n(%)],x2檢驗。檢驗水準P=0.05。
2 結果
與CT診斷比較,MRI診斷確診率更高,漏診率、誤診率更低,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表明,目前診斷股骨頭壞死以CT為主,其可多層面連續(xù)掃描病變部位,對股骨頭是否壞死、增生等情況加以明確,利于綜合判斷病情嚴重程度,但該方式存有不足,若患者血供中斷6h后,骨細胞或骨髓細胞壞死等因素,引起機體有相關癥狀出現(xiàn),但不會引起骨小梁塌陷異常,故導致誤診或漏診,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有文獻報道[4],MRI用于股骨頭壞死診斷中具有可行性,分析發(fā)現(xiàn):其具有一定效能,可達到多方位成像目的,對軟組織成像具有較高的對比度、分辨率,可對病變組織解剖形態(tài)、病理改變切實觀察,提高診斷效能,且此項診斷有無輻射、無損傷等優(yōu)勢,不會對受檢者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可獲得多項參數(shù)信息,利于對病變部位及性質準確判斷,且MRI診斷可根據(jù)患者疾病嚴重程度,提供相關病理、生化信息,可準確反映不同層面病變組織代謝程度、利于盡早明確疾病。但MRI診斷也存有不足,如操作難度高、費用昂貴及對醫(yī)師要求高等,該技術無法推廣于基層醫(yī)院,無法完全替代CT,臨床需引起重視。
本研究示:與CT診斷比較,MRI診斷確診率更高,P<0.05,說明本文與敬丹濤[5]文獻相似,因此MRI診斷有較高的分辨率,可對病變位置、大小等情況全面觀察,明確疾病分級情況、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具實踐價值。
綜上所述:股骨頭壞死患者行MRI診斷可盡早明確疾病、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可達到改善預后作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胡善文,王磊,侯小麗等.CT、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效果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9,23(07):46-49.
[2]薛向東,李波,張燚等.螺旋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9,30(02):93-95.
[3]侯晗,衛(wèi)方方.SPECT與MRI對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9,17(01):127-129.
[4]楊鯤,譚松.臨床采用CT與MRI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價值比較[J].貴州醫(yī)藥, 2019,43(08):131-132.
[5]敬丹濤,李丹.CT和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的臨床價值對比[J].中國醫(yī)療設備, 2018,3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