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香
摘要 :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作用下,衍生出越來越多促進教育發(fā)展的新理念、新技術與新方法,構成了具有創(chuàng)新性質的教學策略。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構建高質量課堂成了每個教師所面臨的一項教育工作目標。數學在初中階段教育領域中處于核心地位,有效的數學教育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本文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作為切入點,對打造高質量初中數學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 :初中數學;創(chuàng)新策略;高質量課堂
中圖分類號:G4;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6-057
對于很多初中生而言,數學屬于抽象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如果教師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使學生真正感受數學課程魅力,甚至會使其對于數學形成枯燥的刻板影響,不利于學生形成優(yōu)質的學習體驗。以打造高質量課堂作為目標,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將更多創(chuàng)新理念融入具體的教學策略當中,充分考慮初中生的學習特點與抽象化思維水平,合理運用豐富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以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在我國教育行業(yè)得以多年推行,但是從初中數學實際教學工作效果的角度來看,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存在于教學現狀當中的問題對構建高質量課堂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首先,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過度照本宣科,一味運用獨立講解的方式進行授課。這就使得學生難以真正掌握抽象化的數學知識,無法調動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主動性。
其次,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且落后,隨著教育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也在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初中生的學習需求,難以契合新課改的要求。如果學生無法融入教師所組織的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則無法形成數學學習興趣,影響其學習數學課程的效果。
最后,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與方式和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在實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數學知識,小到購物、大到社會經濟發(fā)展,都需要以數學知識作為支撐。但是,從初中數學教學的角度來看,很多教師僅僅將數學作為一門課程,忽略其在生活中的運用,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也難以形成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
二、打造高質量初中數學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1.以學生特點為依據實施競爭性教學
從初中生的學習特點來看,要想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應該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興趣能夠形成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很多因素都能夠對初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形成影響,尤其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選擇的方法與內容。因此,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營造輕松且充滿競爭氣息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好勝心的作用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深入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例如,教師講解到“認識一元二次方程”這個部分時,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進度作為依據,確定開展小組競賽或者個人競賽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投入到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從“一元二次方程”這個部分的特點來看,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由教師設計學生探究問題:小明有一家飯店,在上個月盈利2500元,小明希望在下個月的盈利能夠到達3600元,那么這兩個月的利潤平均增長百分率為多少?學生需要在小組中自由討論,并在教師所限定的時間內給出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解題方式更加簡單?方法更多?用時更短?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2.依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盡管相比于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初中數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其本質仍然與實際生活之間聯系密切。結合這樣的課程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尋找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1]。一旦學生能夠融入生活化的數學知識世界當中,就能夠逐漸形成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意識。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驗過渡到數學知識,使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升。例如,教師講解到“對概率的進一步研究”這個部分時,可以結合學生比較熟悉的“商場抽獎活動”作為主題,為其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抽獎活動的策劃人,由教師設定不同獎項以及中獎概率,讓學生根據教師所限定的條件設計具體的抽獎方式和中獎規(guī)則,并闡述自己的想法。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能夠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
3.落實“開放式”理念開展學生合作學習活動
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局限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與拓展其想象空間。以新課改作為導向,以打造高質量初中數學課堂作為目標,教師可以將“開放式”理念融入于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將更多課堂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組織其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以放松的狀態(tài)參與到與他人的討論當中,互相之間形成思維的碰撞。長此以往,在“開放式”課堂中,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強化其合作意識[2]。例如,教師講解到“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個部分時,可以先在班級中對學生實施組別劃分,并由教師根據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為學生布置自主合作學習的任務,即以小組為單位探究直線與圓存在哪幾種位置關系?應該如何描述?每個學生思考數學問題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互相在組內發(fā)言與參與討論的過程是其分析數學問題以及形成思維互相啟發(fā)的過程,能夠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每個小組合作學習完畢,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撥與詳細講解。
4.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數學翻轉課堂
近幾年,越來越多初中數學教師已經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所發(fā)揮的作用,并紛紛將其作為一項教學工具用于開展教學活動。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之間相互結合所形成的教育產物,其使得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得以翻轉,更加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關系當中的主體地位[3]。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例如,教師講解到“二次函數”這個部分時,在課前,教師可以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將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點總結下來,比如,二次函數的定義、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二次函數的表達式等,分別將其介紹的過程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保證每節(jié)微課中僅僅講解一個知識點,或者布置一項學習任務,供學生進行自主觀看與預習。學生需要將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反饋給教師,作為教師在課上重點解析的內容。在課堂環(huán)節(jié),教師側重于學生所反饋的問題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從而對于數學知識形成扎實的印象。另外,教師也可以督促學生在課后,反復觀看微課,并進行復習。
5.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
初中數學課程內容在體現抽象性特點的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以打造高質量課堂作為目標,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數學知識點,組織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從更加直觀的角度對數學知識形成深入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4]。例如,教師講解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這個部分時,可以為學生開展“測量校園中國旗桿高度”的實踐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去到操場上,并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根小木棒、一個卷尺、一根細線等的用具,將國旗桿作為三角形的一條邊,并運用所準備的用具構建相似三角形,利用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點,嘗試通過測量、對比以及計算得到國旗桿的高度。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探討或者分享經驗,共同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實踐活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對學生形成更強的吸引力,從而達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三、結論
綜上所述,創(chuàng)新是教育向前發(fā)展的原動力,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創(chuàng)新對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并將其融入于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可以以學生特點為依據實施競爭性教學;依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落實“開放式”理念開展學生合作學習活動;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數學翻轉課堂;組織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本文對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打造高質量的初中數學課堂所展開的一系列淺談,希望能為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陳結洪.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學運用微課開展解題教學的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92.
[2]寇宗強.新時期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27):96-97+100.
[3]郭栓福.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構建高效課堂——淺議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225.
[4]胡海霞.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8):285.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qū)第二實驗中學,山東 濟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