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留學生形式動詞習得的偏誤分析

      2021-09-15 06:47:24姜黎黎程俏
      現(xiàn)代語文 2021年5期
      關鍵詞:教學建議

      姜黎黎 程俏

      摘? 要:現(xiàn)代漢語中,形式動詞主要有“進行”“給予”“加以”“給以”“予以”等。從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共收集到相關語料1063條,其中,偏誤用例有165條。留學生習得形式動詞的偏誤類型主要有誤加、遺漏、錯序和誤代四類。形式動詞偏誤的成因主要是母語負遷移、目的語知識泛化和回避策略的使用等。針對這些偏誤,提出相應的建議。教材編撰時,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形式動詞,并符合難易度原則;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區(qū)分形式動詞和一般動詞,可以從共現(xiàn)率高的搭配入手,并將其作為教學重點;還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強化學習者對語言知識的掌握。

      關鍵詞:形式動詞;偏誤類型;偏誤成因;教學建議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動詞有很多次類,其中有一類為形式動詞。形式動詞這一名稱最早是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中提出的,這類動詞與一般動詞有很大差異,其特點是不表示實在的意思、只起某種韻律作用或語用作用[1](P258)。就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對形式動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動詞前后句法成分的位置關系、平衡句法結構方面的作用、內(nèi)部語義和句法表現(xiàn)等方面,如胡裕樹[2](P264)、周剛[3]、宋玉珂[4]、刁晏斌[5]、楊虹[6](P36-43)、李桂梅 [7]、沈家煊、張姜知[8]

      等人的研究,關于形式動詞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則相對較少。雖然形式動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數(shù)量不多,主要有“進行”“給予”“加以”“給以”“予以”等,但不可忽視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到了中高級階段,隨著形式動詞出現(xiàn)頻率的增加,加之形式動詞又是動詞中比較特殊的一類,留學生在習得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不同類型的偏誤。針對這些偏誤,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可以幫助留學生更好地習得形式動詞。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例句均來自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網(wǎng)絡版,http://hsk.blcu.edu.cn/),不再出注。

      一、形式動詞偏誤統(tǒng)計

      在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我們分別對五個形式動詞“進行”“加以”“予以”“給予”“給以”按照“按詞搜索”的條件進行檢索,再對所搜集到的語料進行人工核查,去掉重復項,總共得到1063條語料,其中,正確用例有898條,偏誤用例有165條。在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留學生形式動詞的總體使用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1063條語料中,偏誤用例有165條,偏誤率較高,達到了15.52%。我們又對每個形式動詞的偏誤用例進行了統(tǒng)計,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5個形式動詞的偏誤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進行(78.18%)>給予(11.51%)>加以(7.78%)>給以(1.81%)>予以(0.60%)。需要說明的是,在整理語料時,我們本著形式動詞只是起某種韻律作用或語用作用、事實上不表示實在意思的原則,對語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刪減。

      二、形式動詞偏誤類型

      根據(jù)語料庫中的用例情況,我們將留學生習得形式動詞的偏誤用例歸納為四種類型:遺漏(缺少成分)、誤加(多加成分,亦稱“冗余”)、誤代(所用不當,應用正確的用法加以替換,亦稱“誤用”)、錯序(詞序有誤)[9](P49)。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一)誤加

      這里的誤加是指句子中本不應該出現(xiàn)形式動詞的地方出現(xiàn)了形式動詞。

      1.“進行”的誤加用例共有32個,偏誤率為24.80%。例如:

      (1)*這篇文章里的丈夫在妻子的要求下進行幫助妻子自殺。

      (2)*我們通過不斷地研究和進行開發(fā)新的農(nóng)產(chǎn)品種類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3)*那么,我們應該盡量進行保護自然環(huán)境,這樣我們能收到真正的“綠色食品”。

      在例(1)~例(3)中,“進行”的賓語都由謂詞性短語充當,皆屬于形式動詞誤加。朱德熙指出,及物的名動詞做虛化動詞的賓語時,本身不能再帶賓語[10]。因此,可以說“進行幫助”“進行開發(fā)”“進行保護”,但不能說“進行幫助妻子”“進行開發(fā)新的產(chǎn)品”“進行保護環(huán)境”。這是因為“幫助”“開發(fā)”“保護”原本就是可以作謂語的及物動詞,所以不需要再在它們前面加上“進行”。

      2.“給予”的誤加用例共有2個,偏誤率為10.52%。例如:

      (4)*就我本人來說,因為我目前是一位教師,所以,我每閱讀到一些有關的詞語、成語等我都一一地給予抄下來,有時在報章上閱讀到好的文章也把它剪下來,當讀到一些生詞生字就查字典,以便加深了解。

      (5)*首先,我們看一下抽煙對個人健康給予的影響。

      例(4)、例(5)中,形式動詞“給予”都是多余的成分,應當刪除,只有這樣,句子的表達才是合乎語法的。

      3.“加以”的誤加用例共有6個,偏誤率為46.15%。例如:

      (6)*做婆婆的應該改變封建陳舊的思想,不可故步自封,倚老賣老,對現(xiàn)代年青人的作風,也應該加以適應。

      (7)*面對這樣的事情,有時候我會想應該加以努力,也有的時候我想放棄。

      (8)*代溝問題其實不是不能避免的,只要兩代人能從彼此溝通的方面加以著手,問題必能迎刃而解。

      例(6)~例(8),分別是在“適應”“努力”“著手”前面誤加了形式動詞“加以”。從語義性質的角度來看,“V以”類形式動詞在行為上具有處置義,“處置義”類的形式動詞具有非持續(xù)性的語義特點[11]、[12]。而“適應”“努力”“著手”均是具有持續(xù)義的動詞,因此,不能在它們前面加上表示非持續(xù)義的形式動詞。

      (二)遺漏

      這里的遺漏是指句子中本應該有形式動詞的地方?jīng)]有出現(xiàn)形式動詞。

      1.“進行”的遺漏用例共有28個,偏誤率為21.70%。例如:

      (9)*我跟她每天對人生、世界問題談一談,而且我們隨時隨地對電影、話劇和小說討論。

      (10)*還有父母決定孩子的性格,父母怎么重視孩子,怎么對孩子教育。

      (11)*以后要規(guī)定:“在家也好,在學校也好,在社會上也好,對吸煙者嚴厲的懲罰?!?/p>

      上述用例都是遺漏了形式動詞“進行”。在例(9)~例(11)中,“討論”“教育”“懲罰”的賓語被前置,使得動詞落單。宋玉珂認為,漢語的動詞謂語句,只有一個動詞往往是站不住的,它需要一個賓語或補語做尾巴才行[4]。同時,形式動詞還具有協(xié)調(diào)句法結構的作用,因此,3個例句加上形式動詞“進行”后,在結構上才會更加完整。

      2.“給予”的遺漏用例共有5個,偏誤率為26.32%。例如:

      (12)*聯(lián)合國等尤其是比較富裕的國家必須要很大的幫助,要不然沒有什么特別的辦法,因為其它發(fā)展中的國家沒有能力。

      (13)*現(xiàn)在有些國家實行在路上不能吸煙的規(guī)定,吸煙的發(fā)現(xiàn)時嚴厲的懲罰措施。

      (14)*除了這些規(guī)定,還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里吸煙就嚴厲的懲罰。

      上述用例都是遺漏了形式動詞“給予”。正確的表達應是在例(12)中的“必須要”的后面,例(13)中的“發(fā)現(xiàn)時”的后面,例(14)中的“就”的后面,分別加上“給予”。如果遺漏了“給予”,那么句子就會缺少述語;加上了“給予”后,則彌補了謂語成分的缺失。由此可見,形式動詞是具有完句的功能的。

      (三)錯序

      這里的錯序是指句子中的形式動詞與其他成分在結構位置、順序方面出現(xiàn)了偏誤。在形式動詞偏誤中,錯序主要出現(xiàn)在含有“進行”的句式中。這類偏誤用例共有7個,偏誤率為5.42%。例如:

      (15)*某市政府注意到這一點,開始進行對吸煙者嚴厲的懲罰。

      (16)*現(xiàn)在在日本,好像同意了在患者和家里人的要求下醫(yī)生可以進行對患者“安樂死”。

      在上述用例中,形式動詞“進行”的位置均不正確。例(15)中,應將“進行”放在“吸煙者”的后面;例(16)中,應將“進行”放在“患者”的后面。

      之所以會產(chǎn)生以上偏誤,主要是由于留學生對形式動詞句子中,由介詞結構作狀語來引出句子的受事賓語這一用法掌握度不高;同時,也是由于留學生對形式動詞后的動詞不能帶賓語這一規(guī)則不了解。一般情況下,形式動詞賓語的語義賓語不能直接放在形式動詞賓語的后面,因為這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通常是將介詞結構提到形式動詞前,作形式動詞賓語的語義賓語,即形式動詞的狀語。

      (四)誤代

      這里的誤代是指句子中該用形式動詞的位置用了別的詞語。

      1.“進行”的誤代用例共有62個,偏誤率為48.06%。例如:

      (17)*國家進行了這樣的一條法律,但是每當罰款的時候,由于公共場所概念的模糊,就無法讓人家交錢。

      (18)*現(xiàn)在我進行我的人生中又重要又吃力的階段。

      (19)*在日本進行老齡化階段,聽說百分之二十的人已經(jīng)六十歲以上了。

      例(17)中,用“進行”代替了“實行”;例(18)中,用“進行”代替了“處在”;例(19)中,用“進行”代替了“進入”。

      2.“給予”的誤代用例共有12個,偏誤率為63.16%。例如:

      (20)*這措施肯定為市民給予好的環(huán)境。

      (21)*到了這些地方給予我了對許多國家民俗的認識。

      (22)*所以人有義務對社會給予自己所有的力量和能力。

      例(20)中,用“給予”代替了“提供”;例(21)中,用“給予”代替了“增加”;例(22)中,用“給予”代替了“貢獻”。

      以上形式動詞“進行”和“給予”之所以會產(chǎn)生偏誤,均是由于留學生不了解形式動詞賓語的特點而造成的。首先,形式動詞的賓語一般為雙音節(jié)動詞,而例(17)~例(22)中的賓語“法律”“階段”“老齡化階段”“環(huán)境”“認識”“力量和能力”,都是名詞。其次,形式動詞是不表示實在意思、只起某種韻律作用或語用作用的動詞,它無法代替一般動詞。

      3.“加以”的誤代用例共有7個,偏誤率為53.85%。例如:

      (23)*望貴公司加于考慮。

      (24)*如果家長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加于教育,那么他們也就不會做不應該做的事。

      例(23)、例(24)都是用“加于”代替了“加以”?!凹佑凇倍喑霈F(xiàn)在古代漢語中,如西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慈仁殷勤,誠加于心,不可以虛辭借也。”《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其一:“功加于民,實千萬世。”可以看出,“加于”后面多為名詞作賓語。例(23)、例(24)中的“考慮”“教育”,都是動詞,因此,不能和“加于”搭配;而“加以”作為形式動詞,則可以帶動詞作賓語。

      4.“給以”的誤代用例共有3個,偏誤率為100%。例如:

      (25)*其次,安樂死不是因為我們輕視生命而提出來的,而是為了解脫死者和家人的痛苦而在法律制度上給承認的問題。

      (26)*我在上星期六的日報上看到了貴公司的招聘啟事,我對導游這一工作深感興趣,故而寫申請,希望您能給以我一個機會。

      例(25)中,用“給”代替了“給以”;例(26)中,用“給以”代替了“給”。張旋、周露認為,形式動詞后的賓語成分可以是雙音節(jié)動詞、三音節(jié)“化”尾動詞和四音節(jié)動詞性固定詞組,但一定不能是單音節(jié)動詞[13]。例(25)中,“承認”是雙音節(jié)動詞,所以應把“給”改為“給以”;(26)中,“我”是單音節(jié)人稱代詞,所以應把“給以”改為“給”。這樣不僅符合形式動詞后賓語的要求,也符合漢語的韻律要求。

      三、形式動詞偏誤成因

      (一)母語負遷移

      遷移這一概念最早是由Lado提出的,他指出,遷移是指個體將本族語言文化中的功能、分布、形式、意義滲透到外國語言文化中去的二語習得現(xiàn)象。Odlin也指出,遷移是指目的語和其他任何已經(jīng)習得的(或者沒有完全習得的)語言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所造成的影響。遷移可以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即先前的學習經(jīng)驗在新的學習情景中出現(xiàn),對新知識技能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反之,則是負遷移[14](P61-65)。

      大多數(shù)留學生在學習目的語語言知識時,往往會把目的語與其母語進行對照,依賴母語知識來學習目的語。漢語和印歐語系不同,漢語主要通過語序和虛詞來表達語法手段,缺乏形態(tài)變化;而印歐語系則具有豐富的詞形變化[15](P11)。在現(xiàn)代漢語中,形式動詞“進行”可以表示持續(xù)義;而在印歐語系中,大都是通過時態(tài)變化來體現(xiàn)持續(xù)義。這就造成歐美學生在使用形式動詞時,易于發(fā)生遺漏的偏誤。在韓語中,“進行”沒有完全與之對應的詞語,與之相似的詞語有兩個,即“??”“??”,但它們均不表示持續(xù)義,而是僅表示動作的重復[16]。這也會導致偏誤的產(chǎn)生。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動詞“給予”“給以”“予以”等,在印歐語系中的解釋大都為同一個詞,并且與“給”的釋義相同,這就造成了歐美學生用“給”誤代“給予”“給以”“予以”。

      (二)目的語規(guī)則泛化

      所謂“目的語規(guī)則泛化”,是指在學習者在沒有完全掌握目的語知識的情況下,把學過的但掌握得不充分的知識,不恰當?shù)仡愅频叫碌恼Z言現(xiàn)象中,從而造成偏誤[17](P195-196)。就留學生形式動詞的習得而言,它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者在不該使用形式動詞的情況下使用形式動詞。如例(1)~例(8)都屬于誤加類型的偏誤。學習者雖然知道形式動詞的位置應是位于動詞前面,但不了解形式動詞后面跟著的動詞是用來作賓語而不是作謂語的這一規(guī)則,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誤加現(xiàn)象。

      再如,誤代也是由于學習者對目的語知識掌握不全面造成的。學習者將形式動詞與一般動詞相混淆,認為形式動詞既然是屬于動詞中的小類,那么形式動詞的用法和一般動詞的用法是沒有區(qū)別的,這就造成了學習者形式動詞與一般動詞之間的混用現(xiàn)象。如例(17)~例(26)都屬于誤代類型的偏誤。學習者只知道形式動詞是動詞中的小類,卻不了解形式動詞是只起某種韻律作用或語用作用的、事實上不表示實在意思的動詞。正是因為形式動詞是不表示實在意義的一類動詞,所以既不能用形式動詞來代替一般動詞,也不能用一般動詞來代替形式動詞。

      (三)回避策略

      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者有時會選擇回避某一話題或放棄表達某一信息,這就是學習者使用回避策略的一種表現(xiàn)[17](P214)。如前所述,形式動詞是較為特殊的一類詞,語義虛化程度較高,同時,與它們搭配的賓語往往也比較抽象,且多為書面用語,如“進行討論”“進行教育”“給予關懷”“給予幫助”“加以分析”“加以研究”等。由于留學生常常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用形式動詞,形式動詞應該放在什么位置,所以就會選擇不用形式動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形式動詞的遺漏偏誤。如例(9)~例(14),本該用形式動詞而未用。

      四、形式動詞教學建議

      (一)教材編撰

      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而言,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材編排得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得心應手;教材選擇合適,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在形式動詞的編排方面,筆者認為,不僅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而且還應做到字斟句酌。由于形式動詞非常特殊,語義虛化程度較高,因此,很難在其他語言中找到相對應的詞語。針對這一實際狀況,我們認為,可以通過對比、舉例等方式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形式動詞的特點。如在《HSK標準教程(4下)》中,“進行”的注釋是“V.to conduct,to carry out。”[18](P35)這里的釋義雖然大致準確,但因為沒有舉例說明,所以留學生仍然不知道“進行”后面可以帶什么樣的賓語。筆者認為,不妨將“進行”的注釋修訂為:“V.to conduct,to carry out(an experiment/an inquiry/a survey……)?!边@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偏誤的產(chǎn)生。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的等級劃分,形式動詞“進行”屬于甲級詞匯[19](P40),“加以”屬于乙級詞匯[19](P64),“給以”“給予”屬于丙級詞匯[19](P96)、(P101),“予以”則屬于丁級詞匯[19](P180)。就此而言,教材的編排還要符合難易度原則。

      (二)教師教學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則是課堂的主導者。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主導作用。首先,在講授形式動詞時,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特別是要做好對教材的處理,應注意預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區(qū)分形式動詞和一般動詞,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形式動詞。再次,教師可以從共現(xiàn)率較高的搭配入手,并以此作為教學的重點。以“進行”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與“進行”搭配度高的一些賓語,如“討論”“研究”“調(diào)查”“談判”等,讓學生了解形式動詞后面的賓語是什么類型的詞語,再逐漸引入其他的搭配情況。

      (三)練習設置

      在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練習可以強化學習者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梢哉f,科學合理地設置練習非常有利于減少學習者偏誤的發(fā)生。對于形式動詞而言,可以多設置一些搭配練習,讓學生掌握不同形式動詞應該搭配什么樣的賓語。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句子,把句中的形式動詞刪去,讓學生給每個句子選擇合適的形式動詞,經(jīng)過反復練習,學生基本能夠掌握常見的固定搭配,并形成語塊。在后期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這些語塊,就會很少出現(xiàn)偏誤。此外,教師在設置練習時,要注重復現(xiàn),做好新、舊形式動詞之間的銜接。在學習新的形式動詞時,要注意對已經(jīng)學過的形式動詞的復現(xiàn),幫助學生加深印象,以此來保障學生掌握形式動詞的用法。

      綜上所述,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統(tǒng)計、分析留學生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語料中形式動詞的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留學生形式動詞的習得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5個形式動詞的偏誤率從高到低依次為:進行(78.18%)>給予(11.51%)>加以(7.78%)>給以(1.81%)>予以(0.60%);第二,四種偏誤類型的偏誤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誤代(51.52%)>誤加(24.24%)>遺漏(20.00%)>錯序(4.24%)。形式動詞偏誤的成因主要是母語負遷移、目的語知識泛化和回避策略的使用等。針對這些偏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教材編撰時,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形式動詞,并符合難易度原則;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區(qū)分形式動詞和一般動詞,可以從共現(xiàn)率高的搭配入手,并將其作為教學重點;還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強化學習者對語言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胡裕樹,范曉.動詞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5.

      [3]周剛.形式動詞的次分類[J].漢語學習,1987,(1).

      [4]宋玉珂.“進行”的語法作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2,(1).

      [5]刁晏斌.試論現(xiàn)代漢語形式動詞的功能[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3).

      [6]楊虹.現(xiàn)代漢語形式動詞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7]李桂梅.形式動詞句式的表達功效[J].語言教學與研 究,2012,(4).

      [8]沈家煊,張姜知.也談形式動詞的功能[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3,(2).

      [9]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1).

      [10]朱德熙.現(xiàn)代書面漢語里的虛化動詞和名動詞 為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而作[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5).

      [11]王偉.“V以”類形式動詞的多角度考察[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12]唐善生.“進行、加以”帶賓的句法語義考察[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報,2005,(2).

      [13]張旋,周露.現(xiàn)代漢語形式動詞的語法特征[J].語文學刊,2012,(20).

      [14]趙楊.第二語言習得[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 2015.

      [15]齊滬揚.現(xiàn)代漢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16]黃自然.基于分級中介語語料庫的韓國學生形式動詞習得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2).

      [17]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

      [18]姜麗萍.HSK標準教程(4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

      [19]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考試中心.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1.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rror in Acquiring Dummy Verb

      Jiang Lili,Cheng Qiao

      (School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00, 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dummy verbs include “jingxing(進行)”,“jiyu(給予)”, “jiayi(加以)”,“geiyi(給以)”and “yuyi(予以)”etc. The 1063 items collected from the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show that the four main types of errors in the acquisition of dummy verbs b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false add,omission, false order and false replace, and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are mainly negative transfer of native language,over-generalization of knowledg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use of avoidance strategy.Therefore, the textbook should explain dummy verbs in the most understandable language and also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difficulty, i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dummy verbs from general verbs, besides, can start from collocations with high co-occurrence rate as the focus of teaching, and also strengthen learners mastery of language knowledge through a lot of exercises.

      Key words:dummy verb;types of error;causes of error;teaching suggestion

      猜你喜歡
      教學建議
      淺談交際法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未來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23:24:03
      基于思維導圖的數(shù)學教學研究
      柱面坐標計算三重積分的教學建議
      科技視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9:53:57
      高職院校食品專業(yè)五年專學生的教學思考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1:39:00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yè)器樂選修課的課程設置與教學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41:03
      關于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0:12:06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理論研究
      基于高中數(shù)學問題解題中圓錐曲線定義的應用分析
      淺析泛義動詞“打”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沉淀溶解平衡”認知結構測查及其學習困難分析
      花莲市| 沅陵县| 页游| 双辽市| 成武县| 舞阳县| 濮阳市| 马龙县| 忻州市| 临猗县| 珲春市| 米泉市| 钦州市| 广南县| 长泰县| 疏勒县| 大连市| 遵化市| 肇庆市| 抚宁县| 金寨县| 札达县| 鹤壁市| 周宁县| 佛坪县| 确山县| 泰安市| 五寨县| 克拉玛依市| 闽侯县| 清徐县| 正安县| 红原县| 保亭| 烟台市| 永新县| 龙岩市| 新泰市| 哈尔滨市| 大竹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