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培 楊景瑤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推動了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革新,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的網絡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以信息技術為媒介,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一、“慧動”課堂內涵
龍泉中學在信息技術普及、網絡觸手可及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了課堂教學改革的三個基本原則:嚴禁教師一講到底,課堂要以信息技術為媒介,要讓學生動起來?;诖?,學校探索出與信息化時代接軌、具有學校特色的“慧動”課堂。
所謂“慧動”課堂,就是以信息技術為媒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發(fā)揮小組合作積極性、發(fā)揮教師點評激勵和引導作用的課堂模式。該模式通過前置學習、以問導學、互動生慧、生成問題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帶著問題進教室,讓教師帶著想法上講臺,讓學生在釋疑解惑中有收獲。
二、“慧動”課堂模式
“慧動”課堂包含以下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1.前置學習——帶著問題進教室
前置學習是指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讓學生進行的嘗試性學習,是教師按照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指導學生進行的課前學習。它需要學生通過書面作業(yè)、實踐探究、歸納總結、合作交流、自我檢測等多種方式來解決學習問題。
龍泉中學將前置學習作為“慧動”課堂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即課前學生“先學”,課堂上教師“后教”?!跋葘W”就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能保障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將時間浪費在已掌握的知識點上,從而學到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所以前置學習是學生“帶著問題進教室”的必要準備。
2.以問導學——帶著想法上講臺
“以問導學”在“慧動”課堂中體現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各個階段,即從課前的“設問—導學”,到課中的“提問、引問和釋問—導學”,再到課后的“生問—導學”,在教學活動中形成一個具有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的以問導學步驟。
這樣,教師在課前就能夠了解到學生已有的發(fā)展水平,依據學情擬訂教學任務,在課中提問時就能夠明確方向,在解決問題時就能夠結合學生的困惑有的放矢?!盎蹌印闭n堂的以問導學凸顯了教學活動的整體性,讓課前影響課中,讓課中影響課后,讓課后反作用于下一節(jié)課前,真正讓教師在上每一節(jié)課時都“帶著想法上講臺”。
3.互動生慧——釋疑問題有收獲
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慧動”課堂采取了小組合作的形式?!盎蹌印闭n堂的互動之“慧”體現在注重小組的深度互動:首先,依據小組學生的認知水平分配能力相匹配的小組;其次,倡導學生全員、主動參與,為了提高學生在交流討論時的積極性,學校采取“以展促論”的反向調動方式,即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不提前指定某一名學生發(fā)言,而是由教師依據學生近期學習狀況和課堂討論情況隨機提問,這就使每名學生在討論時都要積極參與并做好展示發(fā)言的準備。為了避免其他小組的學生在該小組學生展示時不認真聽講,學校設置了“組內補充、組外點評、教師點評”環(huán)節(jié),其他小組的學生為了展示自己小組更精準的討論成果,就會全神貫注地聽。
“慧動”課堂的互動之“慧”還體現在“環(huán)境”的變化上,即由信息技術介入而帶動的教學數據化、智能化、形象化。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慧動”課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學生在互動中借助新技術、新“環(huán)境”大大提高了互動的效率。
4.生成問題——螺旋反復再提升
在“慧動”課堂的小測小結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當堂完成小測,做到及時鞏固訓練、一堂一清,教師在當堂鞏固時要及時發(fā)現問題,當面解決。在解決完當堂小測的問題之后,教師要進一步拋出針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提問,學生能夠當堂回答,或者產生新的問題,這樣才算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在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教師還需布置分層作業(yè),保證各層學生均有所得。
“慧動”課堂上,教師所提問題應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原則,學生在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上完成鞏固性訓練,就會有一定的成就感。“慧動”課堂一改以往“滿堂問”的方式,雖然問題少了,但是這種精簡問題、有效提問的方式完全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上,讓學生感覺到學習不再那么困難,就無形中提升了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讓學生持續(xù)進步,螺旋式上升。
三、“慧動”課堂教學策略
1.前置學習引導“慧動”課堂合作、探究
除了課前預習課本、完成導學案等傳統(tǒng)任務型前置學習方式以外,“慧動”課堂還采取了借助網絡平臺向學生提供學習專題的合作型模式。
通過任務型模式的導學案和合作型的網絡討論、留言、交流等前置學習,學生在課前就對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這為“慧動”課堂的合作、探討起到了鋪墊、引導的作用。
2.信息手段助力“慧動”課堂展示、交流
信息手段對“慧動”課堂教學的助力,除了教師在備課時查找資料和學生前置學習時進行網絡討論外,還體現在學生可以通過客戶端學習微課視頻?!盎蹌印闭n堂為學生打造了專門的電子書包,書包中有豐富的數字教育資源,在網絡覆蓋的基礎上支持學校、家庭、學生、網絡等要素之間的互動。電子書包的使用可以貫穿在課前、課中、作業(yè)、輔導、測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支持師生、生生同步或異步交流。
在大數據時代,“慧動”課堂還積極搭建本校的智慧學習平臺。智慧學習平臺是一種著眼于解決校本學習資源開發(fā)、教學交互、適應性學習和學習測評等問題而開發(fā)的集教學資源開發(fā)、數據挖掘、智能推送和學習評價反饋于一體的平臺。智慧學習平臺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提供智能化的技術支持,學生可以不用依賴教師的講授,而是利用數字化平臺和資源進行合作、討論和自主學習。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不受時空限制,學習變得更自由、主動了。
3.精簡點評完善“慧動”課堂評價機制
教師的課堂指導站位高,才能實現學生深層次的學習認知。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中,教師有效、精簡的指導和點評顯得更加重要,這要求教師從學科思維、方法層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教師要想做到精簡點評,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全面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讓課堂評價更科學,更有針對性。
(作者單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龍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