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WebQuest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021-09-13 04:51:20孔祥雅
    無線互聯(lián)科技 2021年11期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設計高職

    孔祥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諸多挑戰(zhàn)。以建構主義為指導的WebQuest教學模式對于高職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文章將WebQuest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以課程思政融入、學習體系建立、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軸線,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并通過一個案例探究該模式下各教學模塊的實施方案,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WebQuest;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設計

    1?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計算機基礎”是高職院校面向全校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上課方式主要采用教師講解與學生練習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傳統(tǒng)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問題:(1)不同基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面對相同的課程內容、相同的考試要求,既不符合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又不符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需求。(2)以教材和題庫為依托開展課程教學,內容單一且滯后,不能緊跟新知識新技術的發(fā)展,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造成知識和技能僵化。(3)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依賴于教師講課內容,在技能上只限于重復教師的操作,既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又不利于學習和工作習慣的養(yǎng)成。

    2 ? WebQuest教學模式特點

    WebQuest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伯尼·道奇和湯姆·馬奇博士于1995年提出,經過長期發(fā)展逐漸形成完善的基于網絡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主要特點包括:

    (1)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以建構主義為指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完成學習;通過真實、具體的情境引出學習目標,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基于資源針對任務完成協(xié)作探究,將傳統(tǒng)的接收知識-實踐練習的學習過程轉變?yōu)榘l(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2)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主題設置、任務分層、資源分塊等方式,將知識及技能分類、分層,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學習方案和知識技能獲得途徑,滿足各專業(yè)、各基礎、各特點的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同時,這種分層方式利于后期資源更新及拓展,對“計算機基礎”這種內容更新快的課程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3)注重新技術新資源的應用。基于網絡資源又不局限于網絡資源,充分利用最新的多樣化各類教育教學資源,如在線精品課程、企業(yè)網站、論壇、VR等,體現(xiàn)新時代新技術新需求,將課程內容與高速發(fā)展的技術變化相結合,避免學完即落后的缺點,彌補了依托統(tǒng)一的教材教學帶來的不足。

    (4)致力于學習者能力培養(yǎng)。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培養(yǎng)獨立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職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至關重要。WebQuest模式利用網絡資源的多樣性和網絡協(xié)作的便捷性,將獨立學習和協(xié)作探究相結合,完成學習者綜合能力提升。

    WebQuest教學模式的這些特點能夠較好的改善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對于學習者的學習體驗、學習效果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3?設計思路

    基于高職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基于以下3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1)課程思政融入:將育人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將國家發(fā)展與學生自身成長相結合,在課程學習中融入愛國精神和家國意識、工匠精神、團結協(xié)作精神等的培養(yǎng)。

    (2)學習體系的建立:從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專業(yè)課程體系出發(fā),從全局角度明確“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交叉或應用關系,依托課程體系突出本課程知識和技能點。

    (3)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從專業(yè)和崗位要求出發(fā),根據專業(yè)、班級、擬就業(yè)情況、同專業(yè)已就業(yè)學生情況,確定“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和重難點,關注課程與工作實際的相關性和接續(xù)性,將課程與工作技能接軌。

    4?教學內容設計

    基于前述設計思路,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為例,進行教學內容設計,主要分為6個模塊,如表1所示。由于當代學生接觸最多的是網絡部分知識,且WebQuest教學模式采用網絡探究的方式,因而這里將網絡及郵件放到第一部分,其余模塊按照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技能水平的層次遞進展開,從基礎到進階、從簡單案例到復雜應用;同時,對于每一個模塊,采用多樣且可用資源豐富的主題供學生選擇,每個主題關注熱點話題、學生所學所思,從實際場景和問題需求提取課程內容;各主題難易程度、專業(yè)性依次遞增,課程內容整體層次清晰。

    5?應用探究

    WebQuest教學模式下的教學主要分為6個模塊,即緒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總結。這6個模塊既各自獨立、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1]。這里以模塊二計算機硬件基礎—計算機安裝與調試為例進行教學模塊設計及應用探究。

    5.1? 模塊一:緒言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完成教學引入?;趯W習目標和學生已有知識體系,創(chuàng)設貼近實際且符合育人需求的問題情境,解決學什么的問題。

    示例:展示國家電網運行中心調度室計算機控制視頻,當我們入職電網公司的第一天,拿到了一臺嶄新的計算機,拆開包裝后,見到了計算機的各個組成部分,如何連接和調試能夠使其正常工作呢?

    5.2? 模塊二:任務

    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學生將要完成事情的描述;根據學生學情、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設計學生探究任務,并給出可選探究結果呈現(xiàn)方式[2]。

    示例:任務內容包括認識計算機的組成、功能、各類接口;計算機模塊連接和調試運行方法;常用的計算機基本設置。展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工位陳列展、展板介紹展示。

    5.3? 模塊三:過程

    過程是對任務的拆分和細化,是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搭建腳手架的過程;教師協(xié)助學生拆分任務、預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可行建議;學生完成分析任務、方案設計、步驟分解、實踐探究、反思及調整、成果匯總等過程。

    示例:首先,整體過程是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完成分組;成員角色分配;小組探究;成果匯總。其次,小組探究過程:(1)任務主要分為認識-連接-調試三大塊;(2)可以計算機說明書為起點,結合資源,整理各硬件部分的名稱、功能、接口;(3)從資源中查閱連接步驟及注意事項,嘗試連接;(4)遇到問題后共同探討解決;(5)連接完成后完成規(guī)范擺放和電線整理;(6)通電后,開機,探究計算機系統(tǒng)功能及工作中常用的設置;(7)完成常用設置,如日期、網絡設置等;(8)檢查成果和探究記錄表,完成思考及拓展。最后,成果匯總過程:工位規(guī)范化、展板制作、展示演講稿書寫及成果展示。

    5.4? 模塊四:資源

    資源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個可站立的臺階,基于已完成的任務,提供資源,為新任務提供臺階[3]。資源選擇方面,既包括各類學習網站、文庫、在線課程等網絡資源和實體資源,也包括學生在學習中已完成的作品和探索的方案、實踐中已獲得的圖片、經驗等。資源選擇具有層次性、綜合性、針對性等特點,為學生探究學習提供支撐。

    示例:待安裝的計算機的官方網站;計算機安裝視頻;新計算機常用設置;工作環(huán)境及工作內容等企業(yè)導師提供的資源;新手使用計算機常見問題;上一級學生提供的參考資料;學生在探究中自主查找的資源。

    5.5? 模塊五:評價

    傳統(tǒng)教學采用百分制成績進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而WebQuest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習慣規(guī)范、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技能水平等,故評價多采用成果導向的多元評價方式。

    示例:方案設計評價、過程規(guī)范評價、思維及能力評價、展示評價、創(chuàng)新及特色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企業(yè)導師評價等。

    5.6? 模塊六:總結

    總結是對探究的全過程思考,總結思維方式、所用知識和技能、規(guī)范步驟、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創(chuàng)新點等,思考并總結知識拓展和推廣的可行性及方法。

    示例:采用思維導圖完成知識點和技能點總結;以工作清單方式匯總計算機安裝規(guī)范化步驟;以用戶手冊形式匯總常見問題及資源查找、問題解決方法;如何在其他類型計算機上實現(xiàn)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拓展。

    6 結語

    在“互聯(lián)網+”的環(huán)境下,探究互聯(lián)網與教育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WebQuest教學模式自身的特點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同時,豐富的案例、多樣的形式、種類繁多的資源能夠為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何艷秋,曾秋霞.WebQuest 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教法展臺,2017(35):67-70.

    [2]蘇青.網絡探究(WebQuest)與中學歷史教學[D].開封:河南大學,2017.

    [3]吳玉紅.WebQuest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5.

    (編輯 姚 鑫)

    猜你喜歡
    計算機基礎教學設計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云計算環(huán)境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研究的思索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公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15:46
    基于QQ群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應用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禄丰县| 仙桃市| 四平市| 象山县| 富裕县| 灵丘县| 曲沃县| 涿州市| 翼城县| 陕西省| 平乡县| 墨竹工卡县| 烟台市| 博白县| 绥江县| 庆阳市| 息烽县| 岳阳县| 卫辉市| 永春县| 饶阳县| 三原县| 马尔康县| 惠来县| 新安县| 交口县| 宝丰县| 会宁县| 独山县| 红桥区| 雷波县| 建平县| 喜德县| 环江| 天门市| 丽江市| 西平县| 乌兰察布市| 昆明市| 霍城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