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易君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通過“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并進的結構,統(tǒng)整安排單元語文學習內(nèi)容,從學生語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角度出發(fā),把語文要素細化為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和語文學習習慣,滲透在單元語文學習過程中。與原來各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相比,部編版教材強調語文要素的自然落地。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教材編排特點,依據(jù)單元語文要素,精心選擇言語實踐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過程中自然落實語文要素,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一、錨定語文基礎知識,落實語文要素
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散落在單元選文中的字詞句段篇,蘊含了許多語文基礎知識,這都是語文要素的范疇。所以,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才能進一步開展好言語實踐活動。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從語文基礎知識入手,貼近學生的語文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開展言語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理解、積累和運用語言,不斷建構語文知識體系。
比如,在《青蛙寫詩》一課教學中,有一道課后習題要求學生圈畫出詩中的句號和逗號。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可以圍繞這道課后習題,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把認識句號和逗號納入到語文學習目標中,如此,語文要素才能在言語實踐中無痕落實。圍繞語文要素指導下的語文學習目標,教師進一步優(yōu)化了教學設計:其一,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小蝌蚪、水泡泡等圖片,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并說一說自己的聯(lián)想;其二,指導學生聚焦小蝌蚪、水泡泡等圖片,從文中找到和它們形狀相一致的符號,同時用筆圈畫出句號、逗號以及省略號,想一想小蝌蚪、水泡泡等和這些標點符號有什么聯(lián)系;其三,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句號、逗號以及省略號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比較發(fā)現(xiàn)三種標點符號的特征并能活學活用;其四,引導學生把句號、逗號以及省略號填到相應的句子中,在朗讀感悟中深入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特點,不斷提升活用標點的能力;其五,把教材課后習題變?yōu)閷W生課后練習,促進學生在運用中鞏固新知。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聚焦文本,把語文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靈活滲透到言語實踐過程中,無痕落實了語文要素。
二、開展語文能力訓練,落實語文要素
語文能力可以細化為聽說讀寫,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活動中提升語文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語文學情出發(fā),精準把握學生的語文學習起點,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鳥的天堂》一課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然后指導學生聚焦課文細節(jié)描寫,深入體會榕樹的靜態(tài)美和鳥兒早晨喧鬧的動態(tài)美,在咬文嚼字和感情朗讀中走進文本情境。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練筆,鼓勵他們遷移運用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在實踐中提升表達能力。
閱讀是讀者和文本對話交流的過程,也是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相互作用的過程。幫助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能力,不但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實踐,還能夠促進他們在閱讀實踐中提升思維、形成能力、掌握策略。
三、掌握語文學習策略,落實語文要素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還要指導學生聚焦語言表達,在品讀分析、欣賞評價中發(fā)展高階思維,深入體會文本內(nèi)核,不斷建構語文學習策略。語文學習策略也是語文要素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搭建有效學習支架,促進學生圍繞文本進行深度閱讀,在靈活運用語文學習策略過程中落實語文要素。
比如,在《己亥雜詩》一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五步法”解讀文本。其一,教師引導學生聆聽范讀,再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確保所有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二,教師引導敘述聚焦“恃、喑、不拘一格”等關鍵詞語,釋疑解難,幫助學生疏通詩意,整體感知內(nèi)容并體會詩情。其三,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詩詞的情感內(nèi)涵,圍繞“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感悟作者對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憂患意識。聚焦“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理解作者呼喚變革、渴望人才的思想情感。其四,教師引導學生從詩詞鑒賞的角度,評價賞析詩詞的語言表達、意境營造、節(jié)奏韻律等,并向學生拓展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了解清朝后期的社會現(xiàn)狀,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并在誦讀中深入體會。其五,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詩詞,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談一談自己的觀點,感悟人才在改革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討論交流中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離不開有效的語文學習策略。因此,教師要在讀寫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理解并活用語文學習策略,促進學生在自主閱讀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聚焦語文要素,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有效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夯實基礎知識,提升語文能力,發(fā)展思維品質,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