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艷
摘要:榜樣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基本方法,在引導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今,在價值多元化和個性化凸顯的時代,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在榜樣的選樹、宣傳和認同方面陷入了困境。破解困境,需堅持科學選樹道德榜樣的原則、創(chuàng)新道德榜樣教育的宣傳形式和引導道德榜樣的價值認同。通過對困境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探索出道德榜樣教育的路徑,以此來提高道德榜樣教育的實效性。
關(guān)鍵詞:新時代;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路徑
一、新時代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的困境
當前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分析得當,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一)選擇的道德榜樣與大學生的實際需要脫節(jié)
道德榜樣的高尚品質(zhì)和行為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因此,高校通常會選取特定的道德榜樣對學生進行教育。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存在道德榜樣的選擇與大學生實際需要脫節(jié)的問題。其一,選擇的道德榜樣過于神圣。時勢造英雄,特定的歷史時期有特定的榜樣人物。在新時代,神圣的道德榜樣使學生覺得榜樣可敬可親不可學,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達不到榜樣教育效果。其二,選擇的道德榜樣缺乏針對性?!霸诖髮W生成長過程中,選擇的道德榜樣很少能從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層次、成長經(jīng)歷等實際情況進行考量,而是不分年級、專業(yè)、性格統(tǒng)一進行教育”。這種缺乏針對性的榜樣教育影響德育的整體實效。
(二)道德榜樣教育的宣傳方式有待創(chuàng)新
道德榜樣宣傳是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宣傳形式,有目的地對受教育者進行榜樣人物品行的宣傳,期望實現(xiàn)對受教育者品行的引導和激勵。因此,多樣化的宣傳方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高校進行道德榜樣教育的宣傳方式比較單一,采用最多的方式包括課堂灌輸、開班會、表彰大會等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而現(xiàn)在已進入全媒體時代,學生的需求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亟需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宣傳方式,促進線上線下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道德榜樣教育,提高榜樣教育的實效性。單一的宣傳方式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和厭倦,所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道德榜樣教育的宣傳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道德榜樣價值的認同度有待提高
部分大學生認為道德榜樣并沒有所看到的那樣高尚,對道德榜樣存在懷疑態(tài)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學生對道德榜樣的認同度不高。對道德榜樣不認同或者認同度不高,容易導致大學生排斥榜樣人物精神的學習,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一是忽視道德榜樣的人性特點。大學生普遍認為,道德榜樣是“高、大、全”且神圣的,是沒有私欲的。因此,道德榜樣是不能索取回報的,否則,不再認同道德榜樣的高尚品質(zhì)和行為。二是對道德榜樣的信任容易發(fā)生變化。部分教育主體在宣傳榜樣的過程中使榜樣理想化、脫離實際,甚至為了教學效果,不惜編造榜樣行為,這樣容易導致榜樣在大學生心中失真,信任度也隨之降低。
二、新時代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的出路
通過從道德榜樣的選樹、宣傳以及認同度方面剖析了當前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點路徑。以此來推動今后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工作更加科學有效的開展,增強道德榜樣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實效性。
(一)堅持科學選樹道德榜樣的原則
新時代,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的順利開展必須遵循科學、有效的原則。道德榜樣的自身的力量是無窮的,既可弘揚社會正氣,又可正人正己。選樹道德榜樣必須堅持生活性和時代性的原則,保證道德榜樣科學、客觀的選樹。一是堅持生活性原則。大學生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所以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比如有人格魅力且優(yōu)秀的教師和同學,這樣更容易在思想和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也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榜樣精神。二是堅持時代性原則。馬克思說:“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自己偉大的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他就要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人物來?!泵總€時代的道德榜樣都有該時代的印記,在新時代,應該選取符合新時代特征和學生需求的道德榜樣,而不是停留在用年代久遠的道德榜樣感化新時代大學生,這樣會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創(chuàng)新道德榜樣教育的宣傳形式
宣傳工作是進行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宣傳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的好與壞。新時代已進入全媒體時代,信息無處不在,無人不用,給道德榜樣教育的宣傳和傳播方式帶來了挑戰(zhàn)。高校和大學生處于時代前沿,更應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因此高校要針對大學生在道德榜樣學習方面的多樣化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宣傳形式,實現(xiàn)對大學生的全員覆蓋和最佳教育效果。高校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班會、表彰大會等形式亟需改變,現(xiàn)在需要以新媒體宣傳形式與傳統(tǒng)形式相融合的方法來宣傳道德榜樣的行為和品質(zhì)。
(三)引導道德榜樣的價值認同
道德榜樣教育就是利用榜樣人物的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受眾,使受眾者能夠?qū)駱尤宋锏木衿焚|(zh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前提則是道德榜樣是受眾者所認同的,否則,只會呈現(xiàn)一種表面學習,背后不作為、不學習的現(xiàn)象。換言之,就是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對道德榜樣的價值認同。一是提升對道德榜樣的信任度,榜樣的選取與宣傳都要堅持真實、可信的原則,切不可編造榜樣人物的事跡。二是明晰道德榜樣的人性特點。道德榜樣是學習的典型和模范,所以在生活中往往把他們神化或者人為拔高,忽視了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人的特性。榜樣也是有私欲的,所以在學習他們身上高尚品行的同時,也要明白他們是會犯錯誤的普通人。高校若做到這兩點,那么榜樣教育效果會更大更優(yōu)。
三、結(jié)語
本文在分析高校道德榜樣教育在當今時代所面臨的問題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解決路徑,探求優(yōu)化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的新思路,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促進大學生道德榜樣教育實效性的增強。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 于淼.道德榜樣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及其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3] 高帆.新時期道德榜樣及其實效性研究[D].西北大學,2016.
西北師范大學 7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