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艷
摘要:心理教育是當下必不可少的教育內(nèi)容,其能夠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解決學生的心理焦慮,促使學生擁有較好的思想,讓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并促使學生更好地應對知識的學習。因此,小學教師在展開教育時,應當強化心理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
關鍵詞:小學;心理教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當下,素質(zhì)教育盛行,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的多樣性和全面性,以促使學生擁有綜合性的素養(yǎng),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小學教師在當下的教育趨勢下,自然需要關注對學生的多方面素養(yǎng)的教育,把心理教育納入教學任務中,著重強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以促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心理教育的指引下,擁有較好的心理,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展開對小學生的心理教育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
一、優(yōu)化溝通渠道,使小學生敞開心扉
在比較優(yōu)化性的溝通渠道的引領下,學生往往會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會敞開自己的心扉。因此,小學教師在展開知識教育的時候,應當盡量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做好優(yōu)化。
如,在展開對小學生的心理教育時,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比較內(nèi)向,不愿意主動且積極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中的想法,且抵觸與筆者的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使得筆者的心理教學展開的十分的艱難。為此,筆者便轉(zhuǎn)化了教學手段,決定將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方式進行轉(zhuǎn)化,轉(zhuǎn)化為寫信的溝通方式。筆者會在教室內(nèi)放置信箱,促使學生以化名的方式寫信,說出自己當下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將其投放在信箱內(nèi)。每周周一,筆者都會打開信箱,觀看學生的信件,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向?qū)W生寫回信,標注上學生為自己所起的化名,將信件放會信箱,促使學生依據(jù)自身給自己所起的化名,選擇合理的時間取信。這種溝通方式,促使學生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說出自己的心理問題,筆者也能夠更好的了解和關注學生,并更好的展開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此外,在展開知識教育的時候,筆者還會盡量將信息技術(shù)應用起來,借助信息技術(shù)加上學生在社交網(wǎng)絡上的賬號。在平時的時候,筆者會鼓勵學生借助社交網(wǎng)絡與筆者進行溝通。這種溝通方式使得學生能夠避免與筆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學生更愿意吐露自己的心聲,筆者也會在這種溝通方式的引導下,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更好的解決當下學生的心理問題,促使學生獲得較好的教育和指引。
二、關注和了解學生,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在展開對學生的教育的時候,小學教師應當給與學生比較充足的關心和了解,強化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及時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促使學生接收到較好的教育,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在平時教育的時候,筆者會充分地關注和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言行舉止,明晰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以此分析學生,及時地了解那些能夠呈現(xiàn)出比較明顯性的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當然,在展開對學生的比較針對性的心理輔導的過程中,筆者會盡量尊重學生,秉承著交朋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會認真傾聽學生,并在傾聽學生所說內(nèi)容的時候,配合著學生的內(nèi)容表達點點頭以給與肯定,促使學生愿意主動且積極地進行心理表達。在學生表達完畢后,筆者則會以提建議的方式,解決學生當下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這樣,學生便能夠認真傾聽筆者給與學生的建議,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學習和了解相關的知識,以比較積極且主動的姿態(tài)展開知識的學習,從而使得筆者的教育變得十分的順利,學生也因此能夠逐漸地消除自身的心理問題,更好地生活和學習。
三、開展主題式活動,有效強化心理教育
在展開心理教育的時候,小學教師還可以著重關注主題式活動的開展,助力學生在良好的活動驅(qū)動下,接收到較好的心理教育,讓自身能夠獲得較為豐富的思想,促使自身的心理更為健康。
為了避免學生產(chǎn)生不好的心理問題,使得學生能夠擁有積極健康的思想,在展開教育時,筆者會專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促使學生接收到比較針對性的思想的教育,獲得良好的思想,健康成長。如,很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會偶爾出現(xiàn)消極、負面的情緒,這種情緒如何不好好處理,往往會越來越凸顯,造成學生形成不好的心理。為此,筆者會開展名為“如何應對負面情緒”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筆者會向?qū)W生講解負面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讓學生能夠認可自己的負面情緒,了解到負面情緒存在的必然性。接著,筆者會促使學生多多討論和交流,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自己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當然,筆者也會逐漸地向?qū)W生講授一些比較科學的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使得學生進行一定的記憶,讓學生能夠在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嘗試用筆者所實施的教學方式,以促使學生更好地與自己的負面情緒相處,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綜上,小學教師應當深入分析心理教育,明晰心理教育內(nèi)容,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從優(yōu)化溝通渠道、關注和了解學生以及開展主題式活動這三個方面展開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以促使學生接收到較好的心理輔導,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肖海波.探究小學心理課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88.
[2]鐘志農(nóng) . 如何上好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鐘志農(nóng)答疑 50 問[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