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
摘要:新時期初中德育課標對學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在任何一門學科及整個教學實踐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語教育是一門以人為本的學科,它蘊涵著各種形式的人文德育教學資源。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精神世界觀。本文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高中英語道德教育的指導原則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班主任;道德教育;滲透原理;途徑
一、初中英語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當前,中學英語作為一門國家重點德育課程,已有很多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時間投入于教育上。因此,應該把它作為一個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學校英語教學中不斷得到滲透。在《英語新課綱》中,明確指出,新教材中教師的培養(yǎng)目標必須充分體現(xiàn)新時代科學發(fā)展的基本要求。要讓廣大學生牢固樹立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體性、法律意識、法律意識,培養(yǎng)廣大學生良好的政治身心健康素質(zhì)、良好的文化審美觀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樹立正確的理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有效地實現(xiàn)這一發(fā)展目標,初中英語專業(yè)課程建設是一門重要基礎課。這起到了重大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德育課程是初中整體教育的重要構成環(huán)節(jié),主要依靠“社會課”、“思想政治課”等德育學科單一學科的德育知識課程。這些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際生活,德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學校道德教育不能單純依靠一個單一的學校德育學科課程,而應該廣泛地滲透到對在校學生的各項基本學科道德教育中,輔助學生德育,使之全面、全面、有機地結合。從教材內(nèi)容來看,初中英語數(shù)學教材主要包括團結、關心、親情、良好社會生活習俗、愛國、學識、環(huán)境保護、社會活動、風俗、進取等,并把它納入學校德育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梢?,初中英語中滲透德育是非常可行的。
二、德育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原理
1、隱蔽原則
普通中學英語學科德育課程的教學還應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深刻滲透,注重營造良好的學風,要因勢利導。不能過度牽強,使德育的內(nèi)容不能滲透到某些德育知識中,影響德育教學質(zhì)量。要以初中英語整體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根據(jù)目前初中英語的具體教學特點,結合各個英語班級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課堂德育,使所有學生都在沒有深刻意識的具體情形下,直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而且能夠使學生德育自然地主動融入整體課堂教學,如:分組問題學習、集體問題討論、探究問題學習等。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積極組織、指導、指導廣大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共同參與、自主思考、自我評價、總結和綜合評價,從而培養(yǎng)了廣大學生的學科綜合理論學習實踐能力和交際團結合作活動能力。
2.循序漸進原則
德育內(nèi)容本身是一個多元、多層次的整體結構系統(tǒng)。初中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也由淺到淺,由弱到強。所以,作為德育載體的初中英語教科書和德育教學,也應該從深層進行。德育的內(nèi)容,按照不同的層次,貫穿于每一學科的各個階段。教學中,雖然有部分內(nèi)容可以重復出現(xiàn),但教學的側重點、深度和廣度卻不盡相同,這就不能簡單的將其視為重復。應緊扣德育目標,把德育的層次和層次盡可能地固定在德育的層次上。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由低級向高級、由易向難、由外向內(nèi),從而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真正得到有序發(fā)展。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
1、為道德教育滲透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把日常生活、社交交際中的綜合語言作為學習教學的載體,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學校德育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初中英語教師把正式英語和初中學生進行簡短的英語交流,使其成為簡樸、文明、文明、禮貌的基本特點。初中學生不僅能夠使用正式英語進行交流,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初中英語生活學習的強烈興趣,從而逐漸形成中學生文明禮貌的英語行為習慣。同時,英語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中主動發(fā)現(xiàn)學生共同的優(yōu)點并不斷進步,及時主動地給予他們鼓勵和贊美,使英語學習者學會了尊重、愛護他人。
2、發(fā)掘利用教材的啟示
新修訂的2016年初中英語教材,教學內(nèi)容和所涉及的歷史文化比較廣泛,具有較強的歷史時代感、思維意識、知識內(nèi)涵及內(nèi)容真實性。思想教育中滲透了歷史名人的人物生平、環(huán)境資源保護、人際關系等,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發(fā)掘、綜合運用英語教材的各種思想屬性,加強德育的感染力,使英語學生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英語知識能力水平、觀點以及對學生情緒的態(tài)度問題進行思考和參與,從而使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得到深化。
3、創(chuàng)意活動寓教于樂
作為集體課堂教學的延伸,課余教學被稱為第二課堂。開展豐富、豐富的課余德育活動,如課前專題講座、專題講座、影視欣賞等,有利于更好地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政治思想品德。比如,使用unit4myday一年級的初中英語教材,讓教師學生自主進行課前探究,教師由旁引導,讓教師和學生就休閑活動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使教師學生深刻認識到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主動開展科學、健康、休閑娛樂活動。在此基礎上,通過這一互動交流,既能提高初級中學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能力,又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結論
總而言之,在實施初中英語德育教學時,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初中德育教學進行滲透,將使其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然而,對學生進行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種逐步、潛移默化的長期累積過程。為此,我們應不斷地努力,探索將政治道德教育完善的理念貫穿于初中英語及其它相關學科的政治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政治文化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徐愛云.(2015).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德育中的滲透原則和途徑探討.《時代教育》,240-241.
[2]劉淵.(2019).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原則和途徑探索.中華少年,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