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很多初中的學生來說,數學這一門學科一直都是一個難點。究其原因,一直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無法上升的因素有很多,學生計算水平無法精進就是其中之一。學生遇到一道題,無法運用自己的計算能力進行解答,就會失去耐心,甚至失去信心。大多數學生總是認為一些定理比計算能力重要的多,又沒有教師的細心教導,自然就很難有所提升。他們對一些法則定理學習的較為扎實,結果在計算的時候漏洞百出,導致成績下降。
關鍵詞:初中數學;計算水平;分析原因;因材施教;增強信心
對于數學來說,考試的時候,試卷中設計的計算內容大約占一半左右。就此看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從另一方面來說,數學的計算能力是每一個中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的注意。今天筆者就根據自己的了解,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希望有所幫助。
一、分析根本原因
遇到問題,我們不能直接去解決,魯莽的尋求辦法。我們應該首先去追根溯源,找到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到問題的所在,我們才可以對癥下藥。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導致學生計算水平無法提高的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學生越來越依賴于計算器。這從某方面削弱了他們的自主運算能力。雖然計算機能夠讓計算變得更加簡便快捷,對人類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科技是把雙刃劍,有好處就會有壞處。它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感,對于簡單的東西不再愿意花心思去解決。
例如,我在講授“正數與負數”的時候,我會讓學生自己進行課前預習,了解一下什么是整數,什么是負數。只有知道了最基礎的,才能在課堂上更加輕松。我知道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數學的認識比較淺薄。到了初中以后,我們引進了負數的概念。這一巨大的轉變讓學生認為計算更為枯燥,所以從初一開始就對數學學習有了壓力。大多數學生又不注重知識的解析與儲備,缺乏一定的歸納總結方法,這樣就會導致對于公式記憶不夠準確等問題,于是經常在計算中出現重復的錯誤。在課堂上,我會再次給學生講解基礎的內容。隨后我會給他們出一些題,如何正確地運用正數和負數,同時有效的進行計算。幫助學生找到計算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隨后帶領學生一同學習,解決困難。
二、因材施教制定計劃
找到學生的原因之后,我們就應該根據原因解決問題。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以及學習習慣的不同,制定個人的提升計劃。這種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夠更快的幫助學生進行提升。但是想要穩(wěn)扎穩(wěn)打,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首先,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給學生設計題目,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找到他們的根本。然后對存在的錯誤進行匯總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如果有的學生連乘法口訣都不熟練,就不要再進行深入的教學了。爭取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計算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加強重點輔導,做到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我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分式的加減”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會先了解一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的問題。知道他們存在的問題之后,開始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我發(fā)現,學生在計算的時候缺乏足夠的耐心,他們總是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計算的時候存在粗心大意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就會多出一些容易出錯的題,讓他們不斷的去做,做錯了就要找到錯誤的原因,然后去解決,量變產生質變。還有一些學生,他們就根本對數學不感興趣,就更不要說去計算了。這時候我就需要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他們在課堂中體會到樂趣,同時增加成就感。我也不會像過去的教師那樣重復的教學生解題技巧。我會更重視學生的運算能力,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解題思路,讓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我。
三、增強運算信心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發(fā)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對自己的計算結果很不自信,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同樣的計算過程。這樣的方式很浪費時間,同時也在做無用功。這也體現了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十分不自信,自信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應該增強學生的運算信心,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到計算當中。學生的不自信是日常計算過程中潛移默化形成的。計算完一道題目之后,他們會小心翼翼的進行驗算。很多學生在計算的時候發(fā)現教師一講就懂,但是自己去做的時怎么算都會算錯。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解“分式的乘除”一節(jié)時,我會注重去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對自己的計算能力都不自信。教師在問的時候學生也都懂,但是怎么算都算不對。長此以往,教師對學生也失去了耐心,學生錯的多了,也逐漸對自己沒有了自信心。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很容易,需要教師循循善誘。首先,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犯錯不可怕。我們應該在計算錯誤之后找到錯誤的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這一方面。想要優(yōu)化以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教學過程。教師應該有耐心,因為這會關系到學生未來的數學發(fā)展。對于中學學習來說,計算也是重中之重。首先,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興趣,有了興趣之后再進行不斷的練習。遇到困難之后,我們要找到根本原因,之后在一起進行解決。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態(tài)度,持之以恒地進行訓練,學生的成績就會逐漸提升。
參考文獻:
[1]曾期嫣.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17)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澄學校 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