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釵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提出,教育的重心逐步從讓學生學知識、會做題轉變?yōu)閷W生綜合素質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和培養(yǎng)。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不僅包含了抽象的計算、公式的理解運用,還蘊含著數學邏輯。教師應當挖掘教材,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育,讓學生學會以數學思維進行思考,形成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為其將來學習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數學;教學實踐
前言: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快速學習、汲取大量知識的關鍵階段。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對數學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水平具有重大的意義。教師應當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為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全面思考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教師應當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呢?本文提出一些具體措施,希望能夠給廣大教師提供幫助。
一、靈活思考,培養(yǎng)轉換思想
轉換思想是數學學習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化思想不僅能夠用于數學學科的學習,也能夠作為一項核心素養(yǎng),在日后為學生學習其他科目以及在工作生活當中解決問題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適當滲透轉化思想,通過對數形結合思想進行講解和介紹,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通過不同形式尋求最簡便、最有效率的解決方法。
例如,學習集合相關知識時,出現“一個班有56名學生,每人至少參加一個興趣課程,參加舞蹈、唱歌、跳繩課程的人數分別為12、24、18,同時參加舞蹈和唱歌課程的9人,同時參加舞蹈和跳繩課程的6人,同時參加唱歌和跳繩課程的5人,問同時參加三個課程的有多少人?”題目。如果教師一味通過語言分析、學生單純在腦海中思考,很難得到正確答案。如果利用數形結合方法,畫出韋恩圖,以兩圓相重疊表示兩個集合元素的重合,就能夠直觀地得到答案,也能夠保證答案的正確性。在畫圖過程中,學生能對集合的本質以及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日后,學生也能夠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把晦澀抽象的東西具體轉化為圖像或其他直觀的展現形式。在解決其他問題時也能夠靈活變通運用轉化思想順利解決,這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注重邏輯,培養(yǎng)學生條理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語言及符號,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邏輯思維進行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統(tǒng)計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切入知識點:“你最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讓全班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準確、清晰地統(tǒng)計并展示全班學生的答案呢?此時,教師就需要讓學生用數學邏輯思考,收集每個學生的答案并利用統(tǒng)計圖表的形式進行歸納整理,挖掘統(tǒng)計信息。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統(tǒng)計調研結果進行分析,討論以哪一種統(tǒng)計圖最直觀、清晰明了地展示出結果的特點。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各種統(tǒng)計圖表有更深的思考和挖掘,運用數學思維思考這些問題,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
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教師應當重視所學知識的實踐以及應用。教師不應當局限于課后作業(yè),以書面形式讓學生答題,這種枯燥的練習會讓學生對于數學練習鞏固產生厭倦心理。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利用新興平臺與科技,以多種形式完成作業(yè)、鞏固知識。例如,在學習美妙的鑲嵌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鑲嵌圖形的例子,并且記錄下來。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出現事物的觀察,在生活當中發(fā)掘知識的存在,從而能更好地將知識進行應用,也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鼓勵提問,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學生的提問、質疑能力。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害怕教師、不敢及時提出自己的疑問,也不敢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提出質疑。教師應當備課階段中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設置可以提問的節(jié)點;在課堂中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積極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教師還可以出現一些錯誤,讓學生敢于質疑。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敢于提問,也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提問的能力。初中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在課堂中,如果沒有提問規(guī)范和正確提問方式的演示教學,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擾亂課堂秩序、打亂正常的教學進度。
以學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課為例,在學生學習“邊邊邊”能夠判斷兩三角形全等后,教師隨即提出 “角角角”也能夠作為判斷依據,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和驗證此說法是否正確。學生應當敢于糾正教師的錯誤,教師也應當順水推舟讓學生展示無法以“角角角”證明的例子,從而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
四、多元測評,反饋學習效果
教學離不開評價與測評環(huán)節(jié)。合理精準的測評不僅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準確的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漏洞和缺點,及時查漏補缺;還能讓教師根據學生的測量結果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的反饋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找尋最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在新的教育模式下,評價體系不應當再單純以成績高低作為學生學習效果以及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判標準,更不應該以偏概全,用成績作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評判標準。教師需要結合新形勢,創(chuàng)建一個與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相匹配的評價體系,通過合理制定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夠進行評價。
例如,前文提到的對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置每一周的“提問之星”,或者由小組成員輪流做組長,輔以組內互評、學生自評等形式,推選出“最有領導力”、“最溫柔”、“最創(chuàng)新”的小組長,以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不再一味追求成績高分,而是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個性以及特長,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力,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數學的重要階段。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渠道。教師應當把握初中數學的特點以及初中學生的性格特征,結合上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合理運用、及時調整優(yōu)化,打造有效課堂,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鍛煉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促進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參考文獻:
[1]孫野.關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數學教學優(yōu)化探究[J].考試周刊,2019,(67):91.
[2]鄭洪壽.探究初中數學教育中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讀與寫,2020,17(14):213.
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崇仁鎮(zhèn)廣利學校 ?3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