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閱讀能力是小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是提高其他各個能力的前提,因此,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小學生正是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各種知識,養(yǎng)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閱讀,并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陶冶情操。并且循序漸進的在閱讀中進行美好的情感體驗,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 研究
引言
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說,閱讀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取知識,感悟內容,同時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由此可見閱讀教學至關重要。不過當前很多教師缺乏閱讀教學研究,沒有靈活掌握閱讀教學方法,所以使教學受到限制、束縛,而學生也逐漸降低閱讀熱情。想要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需要明確閱讀對學生的深遠影響,通過正確方法實現(xiàn)知識積累,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從而引發(fā)閱讀興趣,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
一、優(yōu)化教學方法,激發(fā)閱讀興趣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多,語文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借助新媒體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比方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提前搜集小興安嶺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為學生介紹小興安嶺,展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情境,找出文中景色描寫的語句,讓學生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閱讀教學事半功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采取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形式,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辯論、競賽和游戲等一系列形式活躍語文課堂的氛圍,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閱讀教學課堂的參與度。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內容進行角色扮演,促進小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小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組織實際生活體驗,強化閱讀情感理解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來看,其之所以會出現(xiàn)困境,很大程度是因為教師的教育模式過于單一、死板,學生根本無法體會閱讀素材之美。所以,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擺脫課堂的束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進行閱讀素材的感知和體驗,由此來進一步實現(xiàn)對他們的認知啟發(f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閱讀素材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進行《只有一個地球》的閱讀學習時,為了提升學生的認知體驗,我就專門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公園中去觀察城市環(huán)境,讓他們看到日漸干涸的河水,隨處可見的垃圾等,讓學生明白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正因為人們不科學的生活方式被污染和破壞。我們想要珍惜生活、珍惜地球,就必須要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當學生能夠產生這種觀念時,他們對閱讀素材中的情感理解就更為透徹和全面,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帶來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創(chuàng)新工作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讀寫結合,增強學生深刻理解
讀寫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同時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后往往需要搭配寫作,對教學進行適當延伸,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守株待兔》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完整的讀后感,或進行續(xù)寫、改寫等,在寫作過程中要充分表達情感,并明確寫作中心,同時注意文章中的細節(jié),并展開合理的想象,對原文進行拓展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內涵,包括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從而進一步深化閱讀效果,另外寫作也能增強語用能力,讓學生將閱讀中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
四、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中提高自己語文的綜合能力和個人的思想素質。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好的課外讀物,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資源。由于很多學生讀完以后,并且做好相關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就不會再去翻看了,造成了太多圖書資源的浪費,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去買不一樣的圖書,然后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換閱讀,這樣可以在節(jié)省金錢的同時,發(fā)揮出這本圖書的最大作用。另外,教師在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的原因,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購買,這樣也就不會有同學和其進行互換,而且互換的效率如何教師也難以整體的進行把握。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已有的課外讀物帶到班級,做一個圖書角,選舉兩名學生做圖書角的管理員,負責學生對圖書的借閱情況,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教師還可以通過借閱的情況了解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定期查看學生的閱讀筆記,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有沒有偷懶,筆記寫的是否認真,另一方面還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可以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就是幫助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的關鍵,因此,教師必須注重閱讀,并且確保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要有效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閱讀教學內容與形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愛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01):53-54.
[2]付麗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實踐和創(chuàng)新[J].新課程,2020(44):56.
[3]沈貴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2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