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林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對中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人格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不能只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高。本文從核心素養(yǎng)與課標要求的角度對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提出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進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反思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讓我們明確了“21世紀應該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品格與能力”,作為一線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終身發(fā)展,切實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通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激勵學生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努力。
回歸人的本真,為了人的發(fā)展,是我們教育應該追求的價值。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審視當前思品課的現狀
在核心素養(yǎng)和新課標的統(tǒng)領下,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得到較好的貫徹,打造民主平等和諧生態(tài)的課堂逐漸成為教師們追求的目標,老師們的教學觀念逐步發(fā)生改變,綜合素質逐漸提高,善于利用情景、案例、活動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體驗感悟,有效實現三維目標。老師們眼中逐漸有學生了,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關注學生的感受,注重學生的成長,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所要求的。
如在《認識自我》一節(jié)課中,其最大的特點是真正的根植于學生的真實生活。整個教學的流程:“我的自畫像-他人評價-比較評價-尋找異同-規(guī)劃自己的新形象”都圍繞現場班級學生展開,不僅著眼于學生現實的自我,還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既有前測,又有深入全面認識自我的效果展示。讓學生在課堂上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對同學展開評價,教學中產生了很多閃光點,老師很好地抓住并恰當生成,如講他人評價時:班級很多同學認為A同學對B同學很粗暴,而B同學卻認為A同學對他“不暴力”,被欺侮的B同學不認可其他同學對A同學的評價。老師能及時請各方發(fā)表看法,特別是得知B同學就是教學的現場時,及時請B同學來談感受,借此引導學生認識到他人的看法不一定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我們對待他人評價要感激,學會正確對待他人評價。教師這個地方的處理這很不錯,很機智,能很好地抓住課堂資源進行合理生成。老師在這堂課中堅守一個理念并能將這個理念貫徹到底,那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生活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發(fā)展。這堂課的課程資源完全是現場來源于師生、生生互動,到底會出現一些什么情況,誰也不知道。課堂教學中,任課老師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師生、生生良好互動,智慧、機智巧妙地抓住關鍵,恰當生成,教學中注重行為引導和價值澄清,很好地完成了這堂課。
這節(jié)課能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很好地提升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但是在道德與法治改革和實施的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三維目標的落實不到位。重知識的傳授,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在目前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還比較多,甚至于在教學設計中仍然將知識目標放在第一位,不能說從目標立意上就出現了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中出現假問題。目前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都能基于情境進行教學。但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出現假的問題情境,如在《從容應對考試》一節(jié)課中,老師告訴學生今天這節(jié)課要考英語,觀察學生的表情,隨機請學生談談得知要進行英語考試的心情。其實同學們都知道,本節(jié)課是道德與法治優(yōu)質課展示的現場,肯定不會考英語,這很明顯是假問題。
問題設置缺乏針對性。問題的設置偏離主題,與情境聯(lián)系不緊密。如講《消除煩惱,體驗美好》一課中,重點是探討青春期的煩惱,而學生在展示自己所寫的煩惱時有很多諸如打架吵架后如何處理,初中學科增多了等問題。
重預設輕生成。課堂上師生互動流于形式,無論怎樣的互動,學生的交流分享的是什么,是否達到效果,在學生象征性的討論交流之后,老師都直接給出預設的答案,根本不在意學生分享交流的內容。
課堂上缺乏對學生應有的尊重和關心。如講挫折時,一位學生懷著悲傷的心情分享一段難以忘懷的痛苦經歷,授課老師沒有對這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撫慰,很快就進入下一個較為歡快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只關心自己的教學進程,忽略學生的感受。對學生造成情感傷害,缺乏對學生應有的尊重和關心。
對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生活邏輯的理解不全面。生活邏輯、生活德育中的“生活”如何理解,這里的生活應該更多的指向誰的生活、什么時間的生活、個性的生活還是共性的生活。很顯然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貼近生活原則主要應該是指貼近眼前學生共性的生活。如《消除煩惱,體驗美好》中講到“去煩惱,有妙招”時以紐約的司機為例說明;唐僧師徒四人你喜歡誰等等,這些材料離學生生活很遠,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眼前生活面臨的具體問題。
不能很好把握課堂資源合理生成。如《悅納自我》一課,一個場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自己最美”這個環(huán)節(jié),講道男女生各自有自己的特點時,同學們說到男生力氣大些,女生力氣小些。一小個子男生站起來說到:我覺得男生不一定力氣都大,雖然有些男生力氣不一定大,但他們可以有思想者一樣的頭腦。說得多好啊。能辯證看問題,可以追求內在之美,這不正是后面心靈之美要講的內容嗎。稍顯可惜的是老師沒有能很好地抓住學生這處精彩的發(fā)言進行點撥升華,有點遺憾。
二、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
針對目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作為一線老師要在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不斷探索,著眼于學生未來終身發(fā)展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效地落實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1.努力實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目標涉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三個維度,使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目標更加全面,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個三維目標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支撐起人的智慧和素養(yǎng)。三者盡管各有側重,但不可或缺。只有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才能構建有生命力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進而喜歡道德與法治課,才能逐步達到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教學效果。作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需要對照核心素養(yǎng)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這樣也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較好地傳承知識、發(fā)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
2.從內涵上追求新課程理念的落實。
克服課堂教學中追求形式上的新穎和熱鬧現象,杜絕表層性的活動,多一些深度的活動,加強學生思維的訓練,認真審視課堂活動的安排是不是合理和必須。
3.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問的價值和效率。
課堂上教師提問需要精心設計,少一些“對不對”“是不是”的判斷問題和“是什么”的陳述性問題;多一些“為什么”的解釋性問題和“你是怎么看”的評價性問題;多一些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問題,如:“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嗎,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嗎”,“如果那樣做,會出現什么情況呢”等。
4.合理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課堂教學資源的選擇要符合“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三貼近”原則?!百N近學生、貼近生活”要求回到學生的真實生活中,真正滿足學生生活、成長和發(fā)展需求;“貼近實際”要求我們的教學理論、品德規(guī)范的養(yǎng)成聯(lián)系實際,不回避社會生活中實際現象和問題,并在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社會生活現象,分析社會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除了選擇教學資源要符合“三貼近”原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探討話題,呈現結論,都要做到“三貼近”。這樣才能增強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5.重預設更重課堂合理生成。
課堂教學,需要課前預設,但不可能完全預設。課堂預設,并不是已經繪制完畢的“地圖”,只是師生彼此行動的目標與走向。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相互對話、啟發(fā),并有著相互發(fā)現的過程。教師要著力構建開放性、生態(tài)性、安全性課堂。
6.合理安排探究和討論。
我們不僅要注意和關注課堂有沒有討論、探究和活動,更要關注這些探究和討論是否合理。我們不應為了形式上的熱鬧和多樣,不管題目有沒有意義和價值,是否適合安排討論和探究,動不動就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在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后,精心設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值得探究和討論,有探究和討論意義的,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一教學效果的題目讓學生探究和討論。
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讓課堂充滿情趣,充滿智慧,讓我們的課堂更安全、更生態(tài)、更加以人為本,讓我們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成長,共度課堂歡樂時光。
參考文獻:
[1]《如何實現初中思品課堂的有效教學》(趙淑杰,《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年1月)
[2]《對思品課堂教學的分析與探討》(羅小明,《亞太教育》2015年4月)
[3]《提高初中思品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吳祝華《新課程(教師)》2010年4月)
[4]《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課堂探索》(張岳《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7)
(綿竹市教師培訓中心 四川綿竹 61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