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興華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提出,“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也逐漸成為每一位班主任、教師開展教學時的教育指導思想,要求在教導學生必要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個積極學習情緒的培養(yǎng)。德育教育作為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它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能夠起到極為顯著的作用,特別是對學生的精神力量而言,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身到學習當中,并且還可以塑造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爭取的思維意識。以下,結合具體事例,簡要分析班主任如何將愛融入到班級德育教育當中。
關鍵詞:班主任;學生;班級管理
班主任在學習當中扮演著諸多角色,他不僅是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傳授者,還是初中生精神文明建設的倡導者。在進行班級德育教育時,班主任以愛為媒介進行教導,通過恰當的語言進行疏導與管理,不僅可以使學生收獲良好的情緒,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動力,使其能夠更加積極進取。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立足初中生的立場來制定德育教育策略,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使初中生掌握當前知識點時,還可以進一步體會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與照顧,從而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知識學習。
一、傾聽學生需求,關懷學生成長
素質教育提出要提升學生的整體文化水平,但此目的之前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那便是教導學生學會做人。這一項任務看似簡單,但其真正的內涵卻即為豐富。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看護人,不僅需要使學生掌握未來成長需要的理論知識,更需要教導其為人處世的正確道理。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多數班主任經常采用說教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氛圍枯燥的同時,還易提升學生對于德育知識學習的抵觸心理。這種方式非但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會起到阻礙的作用。為了有效規(guī)避這一問題,班主任更加需要投入精力和愛來對初中生進行關懷。對此,班主任可以采用適當的方式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機會,以傾聽者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語言本身就存在極強的力量,巧妙的語言運用不僅可以渲染人的情感,還能夠有效的鼓舞人心。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是就需要注意自身的語言和語氣,在不傷害初中生敏感自尊心的前提下與其進行溝通交流,既有利于掌握學生現階段的內心真實情況,還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班主任在知曉學生情況后更加需要立足學生的角度,及時為學生送去關懷與安慰,隨后再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解決措施。班主任通過傾聽學生需求的方式開展德育教育,既有利于讓初中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還有利于使學生放下對班主任的戒備心理,進而在傾心的交流中促進初中生精神狀態(tài)的改善,使學生能夠更加快樂的成長。
二、重視教學過程,陪伴學生成長
學生成長是一個極為緩慢的過程,班主任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導學生日后成長所需要的知識,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初中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已有千百年的歷史,應試教育模式更是在這歷史當中占據了極大的篇幅,也正因此使得傳統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教師、學生群體在不同時期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傳統守舊的德育教學手法自然也難以適應當今的學生成長。對此,就要求班主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立足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體驗。班主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陪伴學生成長最久的人,因此班主任帶來的影響也是最為深遠的。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時,班主任可以將學生日常生活的事例作為教學素材,通過對生活進行分析來增強初中生對于德育知識的理解,既有利于降低學生對于德育內容學習的抵觸心理,還可以在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為自己付出的愛,進而在潛移默化的陪伴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塑造。
三、激發(fā)學生潛力,促進全面成長
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更是每個家庭未來的期望。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更加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策略,以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切實掌握當中包含的全部知識點。因為每一位學生所具備的潛力都是無限大的,但由于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于諸多事物尚未形成自己的判斷,所以才需要班主任通過知識教育、德育教育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引導與激發(fā)。在班級中,班主任可以通過精選班干部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班級參與感,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與班主任一同決定班級的各種瑣碎事物,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歸屬感,還有利于使其以身作則,為了更好的發(fā)揮班干部的榜樣作用而不斷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開展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課內知識所學能夠與課外實際相融合。比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前往敬老院、孤兒院等場所進行社會活動,讓學生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年幼的孩子送去關懷與關愛。班主任組織社會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還可以使學生感悟到班主任為了自身的成長與進步所實施的每一項安排,進而在更加豐富的德育實踐當中實現學生自身潛力的不斷激發(fā),推動學生的身心全面成長。
總而言之,雖然班主任的愛與學生家長的愛有所不同,但在本質上卻都是希望自身能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盡一份力,為學生撐起一片天,使學生能夠掌握面對未來各種挑戰(zhàn)的必要能力,從容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王亞慧.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創(chuàng)新之我見[J].家長,2020(23):30-31.
[2]孫雪鴿.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藝術[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Z2):44.
[3]陸思含.小學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31):220.
江蘇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