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高血壓病,其特征為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屬于一種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時常還會發(fā)生其他危險因素、臨床疾患。所以,應當進行綜合干預。目前,高血壓患病率已經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但很多人卻常常忽視了高血壓病,并沒有意識到高血壓已經作為一個“無聲殺手”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高血壓病有哪些危害,中西醫(yī)結合視角下又該如何防治呢?
一、高血壓病為何成為“無聲殺手”
很多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并沒有具體癥狀表現,但又確實存在該病,無聲地損害人體健康。高血壓主要是因為人體血壓升高,造成腦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腎臟疾病等疾病患病率增加。根據有關研究表明,人體的收縮壓每增加10mmHg,會導致腦卒中、致死性心肌梗死死亡的風險增加24%、21%。如果是高血壓病受到高齡、高血脂、吸煙、糖尿病、腹型肥胖等危險因素影響時,則會明顯提升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
二、警惕“無聲殺手”的危害
(一)引起心力衰竭
高血壓病會影響到患者心臟的結構,進而直接影響到患者心臟功能正常發(fā)揮。當患者長期處于血壓升高的情況,會嚴重增加患者心臟負擔,導致心臟承受不住長期的壓力,進而增加患者左心室代謝,導致患者身體肥厚、擴張等情況,出現心力衰竭病癥。
(二)引發(fā)冠心病
高血壓病可能會對冠狀動脈血管造成傷害,導致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的情況,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心肌血液,引發(fā)冠心病。如果一直處于高血壓狀態(tài),容易增加冠心病患病率,加速患者死亡,危害生命。
(三)引發(fā)腦血管疾病
如果長期高血壓,患者的腦血管會發(fā)生缺血甚至變性等情況,嚴重增加了腦動脈瘤發(fā)病率,導致腦出血死亡。在臨床上,大部分高血壓病晚期患者出現腦出血并發(fā)癥屬于常見現象,所以對于腦出血的防治最為關鍵的方式就是有效地控制血壓。
(四)引發(fā)腎臟病
腎臟參與高血壓形成。所以,當人體血壓升高時也會危害腎臟。當患者高血壓病程較長時,腎小動脈硬化,其尿濃縮功能弱化,主要癥狀為夜尿多。如果一直處于這種狀態(tài),人體會受到尿中大量蛋白的影響,導致體內代謝廢物排泄困難,加劇腎的壞死,導致出現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腎臟疾病。
三、中西醫(yī)結合下對高血壓病的治療與預防
(一)治療
在西醫(yī)藥物治療中,噻嗪類利尿劑、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I)抑制劑、中樞性α激動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斷劑是目前治療高血壓病的常用藥物?;颊咝枳裾蔗t(yī)囑使用以上藥物。
此外,也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因為中成藥的副作用較小,效果上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可以使用天麻、梔子、決明等藥物起到治療肝的效果,當肝火降低后,患者血壓自然會下降,同時,還可以緩解患者的失眠、頭暈等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中成藥還是醫(yī)生開的其他藥物,患者都應當嚴格按照醫(yī)囑服用,因為高血壓需要慢慢治療,只有持續(xù)治療才可以起到降壓作用。
(二)預防保健方法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盡量讓精神狀態(tài)保持良好,切忌大喜大悲,多做一些可以愉悅身心的事情,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2.對于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生活規(guī)律非常重要,良好的作息時間對緩解病情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做到科學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低鹽、低熱量、低膽固醇”。此外,還需要禁煙限酒。
3.高血壓病患者不要過度勞累,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熬夜,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起床前千萬不要過猛以免引發(fā)腦供血不足,而應緩慢起身。
4.適當進行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可以提升高血壓患者身體素質,提升抵抗力。
5.為合理把控高血壓,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定期測量血壓,注意監(jiān)控自身的血壓情況,合理用藥、合理控制。
6.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病的風險。因此,需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控制體重,進而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
(三)中醫(yī)按摩方法
1.按摩腹部:患者可以躺著,也可以站立,重疊放置雙手在肚臍位置,按壓腹部,慢慢摩動腹部每次30分鐘,直到腹內感覺熱,再繼續(xù)緊壓3分鐘時間。
2.按摩頭部:患者最好坐著,將雙手食指彎曲,利用食指的側面,從印堂穴開始沿著眉外到達太陽穴,每次2分鐘。然后再用手指按壓前額,手掌部位按壓兩側太陽穴,同時將手指當做梳子,從前額向枕后進行梳理頭發(fā),每次2分鐘。
3.按摩腰背部:將兩手握拳,從上到下方,反復循環(huán)按摩腰背部位,此動作每次堅持2分鐘。
4.按摩涌泉穴:患者最好端坐著,使用兩手的拇指按壓兩個腳心底的涌泉穴。此外,也可以讓右腳的跟部搓左腳的涌泉穴,同樣,使用左腳根部搓右腳的涌泉穴,每次每只腳按摩100次。
編輯: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