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桔 張立紅 王成鋼
[摘? ? ? ? ? ?要]? 詳細描述了開設高等數(shù)學線上課程的優(yōu)劣勢,并選取某專科學校2019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選取超星學習通平臺(慕課、學習資料下載、先進經(jīng)驗學習等)、騰訊課堂(教學直播、點名、師生互動、答疑等)、QQ群(作業(yè)布置、課件發(fā)布、交流研討等)和微講師(錄課、課程編輯等)四個教學平臺或軟件來完成高等數(shù)學課程的線上授課任務。通過期中檢測,將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量化,與2018級學生同期數(shù)學測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學生線上教學學習效果,為下一步更好地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 ? 鍵? ?詞]? 高等數(shù)學;線上教學;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7-0164-02
線上教學是一種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授課和雙向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采取“錄播+線上答疑”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直播+線上答疑”的形式,課后輔導可以采用點播或線上答疑形式進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空中課堂”“網(wǎng)絡課程”等全新的線上教學活動應運而生。我們可以選擇在線教育作為教育的創(chuàng)新嘗試,嘗試在傳統(tǒng)的高等數(shù)學這門課程中適當?shù)卦鲈O線上教學模式,作為線下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勢必有它的利與弊。
一、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
(一)打破了線下教學的場地限制和生源限制,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
以某專科學校為例,目前在校生8000余人,自從高等數(shù)學這門課程被列入“專升本”考試必考科目以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選修它。但是受學校師資和場地的限制,每年大概只能滿足1500多名學生參與學習,僅占所有學生的七分之一左右,即便如此也需要外聘部分教師,大班(每班200人以上)授課,授課時間也得安排在晚上6點半以后,教學效果一般。而如果采取線上授課的方式,就可以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線上教學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約束
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需要有固定的時間和空間。一個班級,如果總是有一兩個人臨時有事請假不來上課,那么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都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下課堂也需要實體空間,需要固定的教室或實驗室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而線上教學打破了空間的局限,這能讓許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可以更加自由地進行。
(三)線上教學可以讓更多的思維得到碰撞,促進知識的新陳代謝
線上教學使得線下課堂的物理邊界消失,因此,師資得到更多的共享,學生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老師也會存在優(yōu)勝劣汰,老師會在眾多的學生面前展示自己,學生也會提出各種問題,教學內容也將加速更新進化。而不會像過去,一份教案可以講很多年,一本教材可以很多年不變。所以,這也逼得老師們改進自己的陳舊、過時的教學方法和內容。
二、線上教學的劣勢
(一)線上教學錄播形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師生缺少互動
雖然大家近在眼前,卻又似遠在天邊,因為不是真實的面對面上課,所以學生和老師很難實時互動反饋。如果不借助攝像頭,對于上課的老師而言,只是單方面地講授的過程,看不到真實的學生,老師沒辦法和學生實時互動,也不知道學生是否聽懂了,缺乏眼神的交流。線上教學的錄播形式也會讓老師難以把握上課內容的深淺快慢,容易變成單方面的教,而學生的學會打很大的折扣。
(二)互動性不夠,導致學生的自律性堪憂
許多學生在線上學習很容易會走神,加上自律性較差,本身就沒有很強的學習目的,他們更多覺得學習是一種家長和老師強行給予的任務,所以,自覺性很差,管不住自己,可能會存在電腦、手機在上課,人卻不在的現(xiàn)象。
(三)老師對學生的監(jiān)管不到位,導致教學效果不好
因為學生比較分散,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各異,老師對學生也不容易監(jiān)管,和學生的互動不能很好地進行,所以學生在干什么,是不是真正地聽課,還是干其他的,老師并不清楚,這樣就很難把握教學的效果。
(四)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chǎn)品過長時間的接觸,不但有害身體健康,還增強了學生對這些東西的興趣,助長了他們對網(wǎng)絡游戲的沉迷。
長時間運用這些電子產(chǎn)品,美其名曰是在學習,其實不然。有的學生不自覺,表面在上課,實際上是在玩網(wǎng)絡游戲。同時長時間地堅守在屏幕前,對他們的眼睛以及正在發(fā)育的身體也存在很大的隱患。這些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三、教師的角色轉化
綜上所述,如何正確地對待線上教育的利與弊,如何發(fā)揮“利”的最大化,保證“弊”的最小化,是我們當前每一位授課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研討合理、合適的線上教學方式和方法,尋找最適合所教課程、所教學生的授課方式,圍繞教學目標和任務,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爭取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如何圓滿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如何利用多種直播、錄播平臺和方式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如何細致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進入學習平臺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暫時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孩子的學習問題;如何進行“線上學習”“線上交流”“線上批改”“線上反饋”等日常教學效果考核評價工作,成了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急待攻克的“難題”。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教師該做什么呢?教師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我們認為老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應至少扮演以下三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