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英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知識。英語閱讀是語言技能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與語言輸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在整個初中英語學習中都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正因如此,如何幫助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理清文章架構與思路,從根本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是目前初中教學中備受關注的要點之一。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從專業(yè)角度來說,學生閱讀文章的過程就是用已有認知圖式與文本信息進行相互交換、建構意義的一個過程,當學生將已知的圖式與文本中的信息建立起聯(lián)系并達到彼此匹配之后,學生就可以正確地理解文本中的內(nèi)容。與處于其他階段的學生群體相比,初中生正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發(fā)展階段,而思維導圖所具有的圖形、符號以及關鍵詞等元素都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與思維模式,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更好的理解與記憶,是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能的重要法寶。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英文名稱為The Mind Map,從英語的字面意思也可將其表達為心智導圖。思維導圖是幫助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雖然簡單卻高效,實用性較強。
思維導圖的特點在于圖文并茂,將某一個事件的各級主題用互相隸屬以及相互關聯(lián)的層級圖來進行表達,同時以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幫助繪圖者對事物進行更好的理解與記憶。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思維導圖能夠充分運用人體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以及思維等規(guī)律,幫助人們實現(xiàn)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的平衡發(fā)展,因此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利大于弊的。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價值
由于中國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時間很難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所遺留下的枷鎖,這也導致目前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為了提升學生群體的考試成績,很多教師都只注重對詞匯的講解、語法的訓練,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能力。有些教師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目標,甚至并不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理解,反而“越俎代庖”式地代替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與理解,最后只是將自己的理解內(nèi)容強行灌輸給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又沿用了過去老舊、不科學的“填鴨式”教學法。長此以往,學生將只會機械地在文章中尋找所謂的“標準答案”或者“關鍵詞”,并沒有真正理解教材中的含義,未能與材料進行互動與思想交流,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群體的閱讀能力,還會導致學生陷入被動、痛苦背誦課文的惡性循環(huán)中。
閱讀是復雜的思維心理加工與思考過程,想要完成閱讀工作,讀者自身就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與知識背景,因為閱讀是讀者獨立對文本信息進行加工、預測與體驗的操作,而閱讀外文作品,其難度將變得更大。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將幫助學生對煩瑣的知識點進行梳理與重塑,好比在迷霧中指路的明燈,若是科學運用了思維導圖法,將會讓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學習成績。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勢
(一)文章難度適合
與高中英語課程相比,初中的英語課文其實比較簡單,學生如果擁有一定的詞匯量,那么閱讀與理解都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在這個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對學生而言顯然具有很多優(yōu)勢,面對短小精干的英語文章,思維導圖將充分發(fā)揮作用,一些邏輯思維強的孩子甚至可以在幾分鐘之內(nèi)就將一篇短文的思維導圖繪制出來,因此思維導圖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中是具有文章難度適宜的優(yōu)勢的,并不會讓學生感到過于困難。
(二)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存在只背誦短文生詞、句型,卻不重視文章結構的問題,長此以往,即便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詞匯與句型,也無法理解一篇文章的語法結構與文章結構,這種學習方法無疑是錯誤的,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之相反的是,有些學生則過于重視結構,忽視了英語短語的背誦與記憶,導致自己不能完全掌握詞匯的用法,出現(xiàn)“變性”的單詞,就兩眼一抹黑,不知如何是好,如此下去,必將導致學生出現(xiàn)嚴重的厭學心理,抗拒學習英語。
而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正好打破了這兩種學習方法所帶來的僵局,思維導圖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好文章的框架,還要求學生能夠從文章中快速找出對應的主題句與單詞來,推動學生重視對句型、詞匯的學習,避免學生出現(xiàn)頭尾只顧一邊的情況,而且,合理的應用思維導圖將幫助學生提高邏輯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
四、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不受教材的限制,能夠被充分應用在閱讀前、閱讀中以及閱讀后,教師可以采取對應的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受文章篇幅限制,本文將以閱讀前與閱讀中為例:
a.閱讀前應用。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前粗略了解文本信息,教師可以在閱讀開始前應用上思維導圖,比如先繪制出思維導圖的框架,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來回答問題,并與教師一起補充、完善思維導圖。
b.閱讀中應用。先引領學生閱讀所學的教材,根據(jù)思維導圖形式幫助學生對文章的結構與含義進行初步的理解,然后鼓勵學生找出文中各個部分的聯(lián)系,有了大體的框架之后,再反過來去閱讀更多的文章細節(jié),讓學生對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內(nèi)容進行填充。與閱讀前、閱讀后的思維導圖應用相比,在閱讀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是最為常用的教學手段,這是需要學生分析、結合文章的特點完成對思維導圖的輸入。為了能夠更好地區(qū)別閱讀中思維導圖應用與閱讀前后應用的效果,本文將簡要舉例說明: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過去老舊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jīng)不能被應用在當代的教學課堂上了,教師必須運用科學、高效的學習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了英語文章的重點,將文章要點進行了提煉,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燕華.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7):30.
[2]劉麗娟.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當代人,2018(10):157.
[3]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