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勝楠 劉春雨 劉梅
摘? 要:該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大學生學習行為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為主要依據,首先分析了凸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了思政教育關鍵;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為思政教育提供可能;學習意識淡薄,是思政教育發(fā)展基礎。其次,從整合教育資源,激活興奮點;借助網絡技術,尋找學生生活興趣點;激發(fā)主體能力,尋找學生閃光點;科學理論作為基礎,尋找引領著力點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學習行為,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其在掌握先進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習更多的先進技能。總之,其期望該文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深度發(fā)展,并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 學習行為? 生活興趣點? 科學理論? 整合教育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b)-0162-03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on Students' Ideological Behavior
YU Shengnan1? LIU Chunyu1? LIU Mei2
(1.Heilongjia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25 China;
2.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8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as the main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basis, first analyzes the key to highlight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ents have a sense of innovation to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ak learning consciousn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ly,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ctivate the exciting point;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technology, students' interest in life can be found; Stimulate the main ability, looking for students' shining point; Taking scientific theory as the basi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se aspects, aiming at changing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helping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three outlooks with the help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mastering advanced theoretical basic knowledge, learning more advanced skills,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ing students' in-depth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 Ideology and Politics; Learning behavior; Points of interest in life; Scientific theory;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學生作為一個新群體進入大學后,以個性化追求和自主學習特點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挑戰(zhàn)和機遇,所以高校管理者需要全面把握好學生群體的特征,做好引領工作。新時代針對學生群體特征做好全面梳理和分析工作,結合時代需求以學生內心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合理改進對策,有效改善學生學習行為,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1? 大學生學習行為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1.1 學習意識淡薄,是思政教育發(fā)展基礎
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要有意識和激情,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有價值的人,任何事情的進展都不能沒有意圖和預期目的,也就是說主體意識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基礎和前提,缺少主體意識,則沒有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存在主體意識,但由于學習意識淡薄,學習行為不佳,不愿為學習付出行動和努力,則缺少個性化價值和選擇意識,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不佳。正是因為大學生身上存在的這種不成熟想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2 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為思政教育提供可能
當前大學生積累了眾多基礎知識和先進技能,思維比較活躍,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用于出其不意,學生個性化思維形式將會出現(xiàn)不同分析結果和解決思路。由于傳統(tǒng)思維模式和邏輯思考形式的影響,使學生思維不受局限,加上學生家庭生活環(huán)境開放和自由,成長環(huán)境比較公平,最終使學生思維凸顯出活躍性特征。并且由于網絡媒體的影響,使得學生具備關系、發(fā)散和形象等各種思維,但因果和邏輯思維較少,為更好地挖掘和開發(fā)出學生身上存在的潛質,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學生,改變學生學習行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1.3 凸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思政教育關鍵
大學生存在較強的知識獲取能力,在網絡中,學生可以有效借助各種網絡工具,在海量信息中挑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學習、閱讀書籍以及參觀訪問形式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內容。因此,學習基礎知識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途徑不再局限在傳統(tǒng)課堂上,可以借助網絡進行拓展,確保學生不受時空限制學習,將學生具備的學習行為結合到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確保學生掌握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2? 大學生學習行為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新難題
大學生群體存在過度感性和務實的特征,理性和務實本身不存在任何問題,但進入大學時期的年輕群體理智值過低,存在嚴重的朝氣不足問題,完全不符合新時代需求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年輕大學生的熱切希望,青年一代需要更有朝氣、本領和擔當?shù)娜俗鳛閲业南M?,有理想和有擔當?shù)膶W生才更適合國家發(fā)展。然而現(xiàn)代很多學生不能理性看待問題,不愿站在理性角度分析問題,導致自身價值無法發(fā)揮出來,學習不夠主動,感受不到學習樂趣等學習行為都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深度影響,因此需要結合時代需求做好教學調整和創(chuàng)新工作。否則將會導致思政教學產生影響,帶來嚴重影響,無法塑造學生良好精神品質和能力,削弱學生能力,并且還會對學生三觀產生影響。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變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方法
大學生需求在新時代體現(xiàn)為碎片化和多維度特征,所以需要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發(fā)生轉變,從以往喜愛追求滿足自身需求和小眾內容特征上進行轉變,要懂得自主學習,深度挖掘基礎知識內容,展現(xiàn)出多維度特色的同時,滿足自身需求,呈現(xiàn)出碎片化缺失,并且在教學前注重情感挖掘,保證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有效完成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并在生活中不斷追求和分析,滿足內心序曲的同時,開展特色化教學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和質量。在追求學生內心需求的基礎上,設置符合學生內心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深度挖掘重點知識內容,借此有效轉變學生學習行為,確保學生主動投入課堂上學習基礎知識,課下善于借助各種網絡工具搜集相關資源豐富自身知識面的同時,拓寬視野,該文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體分析,轉變學生學習行為的同時,從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間,需要整合好學生群體特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并且還要結合時代下黨和國家的需求,做好思想引領工作的同時,幫助學生確立正確三觀,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的同時,保證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學習,使其不斷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成為符合新時代的全新人才。
3.1 科學理論作為基礎,尋找引領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基于科學理論基礎,善于借助科學方法引領學生學好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改變不良學習行為,使其更好地投身于學習中,轉變過度感性和務實等問題。在教學期間堅持最新理論內容作為指導,保證學生合理奮斗,與社會共同進步,確保國家更加富強,為個體發(fā)展開拓更加廣泛的空間。還要善于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將個人價值和集體與國家結合起來,精準把握好時代學習內容,主動學習,深入探討和分析,將價值引領和情感疏導結合起來,重視科學理論在思政中的價值。
3.2 激發(fā)主體能力,尋找學生閃光點
大學生主體意識較強,學習能力比較突出,網絡技術水平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學期間,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善于挖掘學生身上存在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從而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善于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保證學生個性化得以發(fā)展,注重借助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并且構建良好的學習平臺凸顯學生學習優(yōu)勢,借助知識競賽、自主開發(fā)課程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到活動中,做好課程制作、設計和應用。還要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網絡技術高,學習能力快特征,在思政教學中通過平臺構建和網絡活動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學習更多基礎知識,思想道德素質得以提升。
3.3 借助網絡技術,尋找學生生活興趣點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生活興趣點,基于網絡技術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社會主流價值合理引領思政教學工作,通過教育幫助學生確立良好的核心價值觀,日后善于借助網絡思維解決存在的問題,并且在教學期間引領學生主動使用網絡傳媒和小站等虛席相關知識,堅持正確價值引導和輿論導向。還要注重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引入學生娛樂生活中,拓大學生學習領域和知識,引領學生借助思政內容主動構建基礎知識和內容,借助先進技術做好更新工作。大學生是一個喜新厭舊的群體,處于網絡時代興趣點經常發(fā)生變化,此時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善于接觸全新技術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生學習行為發(fā)生改變,懂得積極主動融入到學習中學習,強化認知的同時促進自身更好的發(fā)展。
3.4 整合教育資源,激活興奮點
高校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需要結合學生學習全新知識,有效掌握新知識規(guī)律和特點,在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和優(yōu)化,借助系統(tǒng)、合理化知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有效激活學生學習熱情,確保學生主動加入學習中,從根源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首先,需要對校內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結合起來,做好理論、日常生活、校園文化和實踐內容的結合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保證學生思維有效發(fā)展,確立正確價值的同時,將專業(yè)課程和公共課程全部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從而有效實現(xiàn)各種教學資源的全面整合,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其次,還要整合好社會資源,即將傳統(tǒng)教育資源和新時代內容結合起來,可以發(fā)揮出博物館。革命根據地和紅色基地的功能,挖掘出眾多新型教育資源,有效借助人工智能和5G等新型技術和媒體做好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教師資源整合工作,將高校內的各級領導、專業(yè)課教師、管理者和后勤人員等全部納入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中,實現(xiàn)全員育人目標,還要注重做好定期培訓工作,將社會上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yè)家等安如到體系構建中國,真正滿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需求,注重轉變學生學習行為,保證學生全身心融入學習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多先進技能的同時,促進自身更好的發(fā)展。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中,學生學習行為會發(fā)生改變,保證學生全身心融入學習中,實現(xiàn)各方面能力提升和轉變的同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盧建飛.江西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33):39-41.
[2] 趙排風.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及引領路徑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8(6):5-7.
[3] 周一楊,張子奇,韓笑.“雙平臺聯(lián)動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對大學生社會心態(tài)影響的研究[J].理論觀察,2018(6):139-141.
[4] 雷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青年大學生政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知識經濟,2019(34):132,134.
[5] 顏莎莎.現(xiàn)代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20.
[6] 蘇娜.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網絡直播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中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