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精準化量刑建議問題研究

      2021-08-06 09:08:11韓浩
      西部學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認罪認罰

      摘要:量刑建議權屬于檢察機關公訴權的下位權能,與普通的量刑建議不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包含了被追訴人的個人意志,屬于控辯雙方達成的合意。精準化量刑建議是認罪認罰制度的必由之路,但精準化量刑建議存在缺乏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求刑權和量刑權關系緊張、檢察機關對量刑建議把握不當、溝通渠道不通等阻礙因素,建議采取出臺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明確求刑權與量刑權的邊界、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主導作用、構(gòu)建完善的良性渠道等措施,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精準化量刑建議,提升精準化量刑建議的采納率。

      關鍵詞:認罪認罰;檢察機關主導;精準化量刑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9-0040-03

      一、認罪認罰制度中量刑建議精準化概述

      (一)量刑建議概念、本質(zhì)及其發(fā)展歷程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jié)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201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簡稱“兩高三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共同發(fā)布《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原則、當事人權益保障等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

      量刑建議是檢察機關請求法院判處被追訴人刑罰的意見載體,即檢察機關就被起訴人應當判處的主刑種類及刑罰幅度、附加刑(包括建議判處的附加刑及幅度)、是否適用緩刑等向?qū)徟袡C關提出的建議。完整的公訴權包括定罪建議權和量刑建議權,和定罪請求權一樣,都屬于公訴權的下位權能。既然是建議權,那量刑建議應當是取效行為,屬于一種程序性權力,不會直接造成實體后果,也不會直接干涉被追訴人的基本權利。因為在我國,根據(jù)憲法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審判機關是決定犯罪是否成立的唯一機關,審判機關判決是定罪量刑的唯一載體。因此,量刑權是審判權的內(nèi)在組成部分,而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對審判機關無拘束力,僅具有參考價值。

      法學界對量刑建議制度的大規(guī)模討論出現(xiàn)在2000年前后,200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一系列量刑建議方面的文件,旨在規(guī)范量刑建議。2010年,“兩高三部”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規(guī)范量刑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明確賦予檢察機關對公訴案件的量刑建議權[1]。其中圍繞量刑建議的形式——確定刑與幅度刑之爭至今仍是關注重點,但也沒有得出確定的結(jié)論。正因為此,2012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并沒有規(guī)定量刑建議相關條款,司法實踐中量刑建議的具體運行一直有賴于“兩高”發(fā)布的司法解釋。

      2019年,“兩高三部”出臺了《指導意見》,圍繞《刑事訴訟法》和該《指導意見》關于認罪認罰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法學界對于量刑建議的討論再次熱鬧起來?!缎淌略V訟法》規(guī)定,若被追訴人符合適用認罪認罰從寬條件,則檢察機關必須在聽取被追訴人、被害人等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提出量刑建議。量刑建議的形式,可以是確定刑即精準化量刑,也可以是幅度刑[2]。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規(guī)定:除五種排除情形和量刑建議明顯不當、被告方或辯護方提出異議的情形外,法院一般應當采納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立法為什么賦予認罪認罰量刑建議特別的法律效力?因為與不認罪案件相比,認罪認罰制度中量刑建議是控辯雙方協(xié)商后的結(jié)果,代表檢察機關和辯護方雙方的一種合意關系,也意味著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的某種承諾,具有一定的司法公信力。法院是否采納量刑建議,關系到檢察機關承諾有沒有兌現(xiàn),以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能否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二)精準化量刑建議概念及爭議

      認罪認罰從寬視角下的精準化量刑建議,就是強調(diào)檢察機關對刑種、刑期、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精準的、確定的、明確的建議[3]。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的具體形式,一直是法學界爭論的一個中心問題,即量刑建議是否應精確化,量刑建議是否應以確定刑為原則。

      一種觀點認為,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此時若仍強調(diào)檢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議精準化,就會背離其原有的“求刑權”性質(zhì),形成事實上的公訴權侵犯審判權。不難看出,此觀點有一定偏頗,無論是確定刑還是幅度刑量刑建議,都屬于檢察機關作為公訴機關所享有的公訴權,檢察機關的公訴權只是法院作出終局裁判的重要依據(jù)之一,而不是全部依據(jù)。換言之,法官在居中裁判時應當做到“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因此量刑建議并不是對法官審判權的侵犯或剝奪。認罪認罰從寬中的量刑建議,包含了控方與辯方協(xié)商基礎上達成的“合意”,在任何協(xié)商性刑事司法制度中,從寬都是該制度的生命線,被追訴人之所以簽署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就是基于信賴原則所產(chǎn)生的某種內(nèi)心期許。很明顯,精準化量刑建議相較于幅度刑量刑建議而言,更能增加量刑建議的確定刑。這也更加符合被追訴人對“刑罰”的期待,有助于減少庭審中的潛在風險[4]。

      二、阻礙認罪認罰制度中量刑建議精準化因素

      (一)缺乏全面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

      缺乏全面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是影響檢察機關提出精準化量刑建議的制約性因素。相關法律將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從寬量刑情節(jié),在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后,檢察機關面臨一個難題,即如何確定其從寬的幅度問題,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的規(guī)定過于寬泛。在司法實踐中,因為缺少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的支撐,檢察機關往往會根據(jù)個案的不同情況提出量刑建議,因為檢察官業(yè)務能力良莠不齊,導致不同判斷主體在針對同一案件作出量刑建議時經(jīng)常存在差別,導致“同案不同罰”。由于缺乏細致的量刑規(guī)范,檢察機關在作出量刑建議時更多依賴于檢察官等司法人員的主觀判斷,這就賦予檢察官等司法人員過于寬泛的司法裁量權,容易導致司法人員貪污受賄后,故意給予被追訴人較輕的量刑建議,從而淪為司法腐敗的溫床。

      (二)求刑權與量刑權的邊界沖突化

      以審判為中心和認罪認罰從寬共同形塑了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新格局,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持續(xù)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具有深遠意義。隨著這兩項制度的深入推進,在理論和實踐中都形成了一種檢察權與審判權劍拔弩張的角力現(xiàn)象。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入法之后,這一角力現(xiàn)象更為明顯。

      在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在職責范圍內(nèi)充分發(fā)揮公訴機關追訴犯罪、保障權利等職能,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權的壟斷機關,負責居中公正裁判。隨著2018年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正式寫入刑事訴訟法,我國目前形成了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的新局面。在認罪認罰中,檢察機關起主導作用,審判仍處于中心地位,但兩者之間并不是完美契合的。以審判為中心主要以公正為最高價值追求目標,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更關注效率價值,兩者存在一定的顯性沖突。在認罪認罰案件中,檢察機關掌握著指控的罪名與主動量刑權,使得檢察機關權力得到進一步加大,也會發(fā)生訴訟中心前移的現(xiàn)實困境,使庭審淪為“走過場”的形式[5]。

      (三)檢察機關工作重心未調(diào)整

      根據(jù)公檢法三方定位,檢察機關享有量刑建議權,審判機關享有量刑決定權。在認罪認罰案件中,檢察機關為了提高量刑建議的采納率,盡量減少與法院的沖突,往往傾向于提出幅度刑量刑建議。因為檢察官認為,量刑建議是在審前階段提出的,這其中包含了協(xié)商性因素,但根據(jù)以審判為中心的要求,“庭審實質(zhì)化”仍然應當堅持的原則和訴訟精神。檢察官在作量刑建議時所接觸、掌握的案件信息沒有法官所掌握的信息全面,而且檢察官作為公訴方,在審查起訴時往往有意無意地忽略對嫌疑人有利的證據(jù)和因素。因此,檢察官作出的量刑建議往往有畸重化趨勢,提出精準化的量刑建議時,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權利。

      (四)相關主體溝通渠道不通暢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本質(zhì)是屬于我國的協(xié)商性司法制度,作為刑事訴訟的“第三范式”,本質(zhì)仍屬于協(xié)商性司法,檢察機關有量刑建議權,當檢察機關提出量刑建議時,可以是確定刑量刑建議抑或是幅度刑量刑建議,審判機關應當采納。因此,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和德國的量刑協(xié)商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放棄審判”的做法。但與法治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們國家的協(xié)商性司法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學者仍然持這樣一種看法:以審判為中心是我國新一輪司法制度改革的總目標和基本原則,不單單是一項基本原則,也是一種應當貫穿于刑事訴訟制度和刑事訴訟活動的訴訟理念。即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已經(jīng)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治效果,但相比于以審判為中心這一基本原則,無論是在基本原則的意義上,或者是訴訟理念的意義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以審判為中心也都不在一個位階上,以審判為中心處于更具有統(tǒng)領性的地位。但是,法治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如果不調(diào)整既有的刑事訴訟的權力架構(gòu),不適當縮小基本原則的范圍,認罪認罰制度很難實現(xiàn)它的提升司法效率價值。

      檢察機關所掌握的無論是定罪建議權還是量刑建議權,究其本質(zhì)都屬于取效權,而審判機關掌握了定罪量刑的審判權。在此種情況下,無論在制度設計的細節(jié)上作何種努力,都只能是形式上的小敲小打和程序上的有限簡化,始終無法觸及到協(xié)商性司法的核心——以控辯雙方的合意代替審判機關所代表的的國家單方意志。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已經(jīng)形成的控審分離原則,將認罪認罰案件中部分審判權實質(zhì)性地讓渡給檢察機關,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深層次價值。

      三、優(yōu)化認罪認罰制度中量刑建議精準化途徑

      (一)制定全面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

      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從寬是制度的生命,也是能夠吸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動承認罪行、接受處罰的關鍵。出臺全面且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可以為檢察機關在提出量刑建議時提供統(tǒng)一且量化的法律依據(jù),提高量刑建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可以讓犯罪嫌疑人了解相關量刑情節(jié)和量刑幅度,有效限制檢察機關過于寬泛的裁量權,提高犯罪嫌疑人的認同感,避免出現(xiàn)認罪后因量刑問題提起上訴,也可以有效防范司法腐敗問題。

      (二)明晰求刑權和量刑權的邊界界限

      求刑權與量刑權的沖突,實則反映出法檢雙方在認罪認罰案件中的緊張關系,亦反映出以審判為中心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沖突?;氐叫淌略V訟當中,以審判為中心更多地著眼于保證審判的公正性,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則對于提高司法效率有重要意義,我們?nèi)詰攬猿帧肮齼?yōu)先,兼顧效率”的原則。因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服務于以審判為中心,不能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架空審判的中心地位。換言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性質(zhì)都屬于求刑權,無論作出怎樣的量刑建議,都不會影響審判機關在定罪量刑上的決定性地位。

      (三)檢察機關創(chuàng)新司法理念,轉(zhuǎn)變工作思路

      在以往的刑事案件中,檢察機關受“重定罪、輕量刑”觀念影響,將大量精力花費在對犯罪嫌疑人定罪問題上,認為只要對案件的定罪準確,量刑問題就是“法院的事”,交給法院審理就可,在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不少檢察官為了保障量刑建議能夠被法官接受,傾向于提出幅度刑量刑建議。檢察機關應當轉(zhuǎn)變思想觀念,明確提出量刑建議的責任在檢察機關,將精確化量刑建議納入檢察機關的考核范圍,改變以往“重定罪、輕量刑”的觀念,提高量刑建議的確定性和準確性。提高檢察官的量刑水平,熟練掌握經(jīng)驗量刑法、數(shù)學模型法等當代量刑方法,積極利用大數(shù)據(jù)智能輔助系統(tǒng),在認罪認罰案件當中引入大數(shù)據(jù)技術,對有效防止因檢察官個人主觀因素影響導致的量刑畸輕畸重問題,保證同案同判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建構(gòu)完善的量刑溝通對話渠道

      量刑協(xié)商是協(xié)商性司法制度的本質(zhì),只有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案件中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與被告人、被害人就量刑充分溝通,與法院就量刑建議充分溝通,量刑建議才能更加精確。

      首先,在認罪認罰制度中,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權得到加強,檢察機關作出量刑建議時,必須遵循法院的量刑規(guī)范,法院和檢察院雙方應當就以審判為中心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出理性的價值選擇和必要的妥協(xié),檢查機關應當充分尊重審判機關的中心地位,理解和支持法院對于證據(jù)采信、量刑裁判上的審慎態(tài)度。

      其次,檢察官要充分尊重被告人的真實意愿,強化值班律師制度,避免值班律師見證人化,因為在檢察機關面前,被告方始終處于弱勢地位,有必要構(gòu)建平等的溝通渠道,保障雙方平等協(xié)商對話。

      四、結(jié)語

      精準化量刑建議是有效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必由之路,因為精準化量刑建議不僅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在更深層次上促進司法公正,而且對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同樣具有重要作用。針對目前影響精準化量刑建議的現(xiàn)實困境,建議出臺細化的量刑規(guī)范,明晰求刑權和量刑全的權利邊界,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主導作用,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完善精準化量刑建議的制度設計和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 付磊.量刑建議改革的回顧及展望[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5).

      [2] 聶友倫.檢察機關批捕權配置的三種模式[J].法學家,2019(3).

      [3] 陳國慶.量刑建議的若干問題[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9(5).

      [4] 苗生明,周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基本問題——《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的理解和適用[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9(6).

      [5] 李奮飛.打造中國特色的刑事訴訟模式[N].人民法院報,2016-10-11(2).

      [6] 李建明,許克軍.“以審判為中心”與“認罪認罰從寬”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J].江蘇社會科學,2021(1).

      [7] 熊秋紅.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量刑建議[J].中外法學,2020(5).

      [8] 拜榮靜.被害人參與認罪認罰從寬案件量刑程序的制度完善[J].社科縱橫,2020(5).作者簡介:韓浩(1992—),男,漢族,山西長治人,長治學院法律與經(jīng)濟學系助教,研究方向為訴訟法及司法制度。

      (責任編輯:朱希良)

      猜你喜歡
      認罪認罰
      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能動作用
      芻議檢察工作中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認罪認罰是否為“翻版”的辯訴交易
      認罪認罰自愿性保障機制研究
      認罪認罰的法律保障問題
      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法理學思考
      淺談刑事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從寬標準
      法制博覽(2017年5期)2017-06-06 00:32:53
      以法經(jīng)濟學為視角的輕傷害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研究
      青年時代(2017年14期)2017-06-02 21:03:08
      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探討
      芻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目的考量
      高安市| 莲花县| 巴林右旗| 寻乌县| 容城县| 巨鹿县| 宜良县| 新民市| 丰镇市| 中超| 舞阳县| 扎赉特旗| 攀枝花市| 常州市| 平武县| 宁化县| 将乐县| 夏津县| 香港 | 灵丘县| 库车县| 鄂托克旗| 磐安县| 安化县| 女性| 梨树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张北县| 象山县| 福贡县| 仁怀市| 修武县| 钟山县| 类乌齐县| 噶尔县| 花莲县| 桑植县| 江达县| 武功县| 丰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