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宋詞人的都市風情

      2021-08-03 01:52:10賴辰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6期
      關鍵詞:唐宋詞都市

      摘 要:中國傳統(tǒng)都市在唐宋時展示出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政治為主導的中國傳統(tǒng)都市的格局發(fā)生了許多變化。都市的不斷發(fā)展反映了城市生活的概況,更透視著詞人深深的“心理危機”。根據(jù)文人對于不同文體的表達,他們對于城市的焦慮主要分為三種,即文人自我身份認知的沖突、縱情后的焦慮、被隔離的“他者”。

      關鍵詞:唐宋詞 都市 城市焦慮

      中國詩歌的鄉(xiāng)村意象化、抒情含蓄化、情感社會化都與鄉(xiāng)村息息相關,但經(jīng)濟的發(fā)展、紙幣的流通、商業(yè)組織的形成、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繁華的都市生活等滋生了城市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與青樓瓦肆的涌現(xiàn),市民階層逐步興起。種種變化必然會對傳統(tǒng)的詩學思想構成一定的沖擊,進而影響文人思想。文人對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個人的私情被放大。因此,詞這種文學形式應運而生,慢慢開始以“城市”為背景,成為一種反映城市生活的文學風尚。城市的發(fā)展為詞人帶來新的書寫內(nèi)容,同時也讓詞人缺少對城市的歸屬感,產(chǎn)生更多新的焦慮和新的危機。

      一、文人自我身份認知的沖突

      現(xiàn)實的城市空間有多種多樣的面貌和內(nèi)涵,各種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發(fā)生沖突、混合、交流。唐宋時期的城市也如帕克所言,“從來就是各種民族、各種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爐”。身處其中的詞人們就必然面臨一些選擇,比如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城市空間的存在,選擇城市空間的哪一面表現(xiàn)在詞作中,等等。

      城市發(fā)展的重大表現(xiàn)之一就是社會生產(chǎn)力的轉(zhuǎn)移,即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向城市的轉(zhuǎn)移。伴隨著唐代中期均田制的瓦解和兩稅法的實行,農(nóng)村生產(chǎn)關系發(fā)生變化;唐代后期農(nóng)村的混亂,又促使大量的農(nóng)村人口向城市流動。人口的流動和社會的分工促進了城市的發(fā)展,人際關系向利益和金錢轉(zhuǎn)移,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擴大影響。城市文化逐步打破了人們原有的傳統(tǒng)意識,而人們一旦接受城市文化的觀念和影響,其原有的傳統(tǒng)思想就會受到?jīng)_擊,個體內(nèi)部就會產(chǎn)生多重身份的沖突。

      城市發(fā)展為文學帶來了新的可能,也為其提供了新的審美空間,文學特別是詞對城市生活做出了回應。城市的崛起也為詞人提供了一定的人文景觀,它強有力地刺激著個體內(nèi)在的欲望吁求,個人內(nèi)部雙重身份的沖突所帶來的思想困境和精神焦慮也體現(xiàn)在詞人的作品當中。面對同樣的城市景觀,詞人在不同的體裁中有不同的身份認知。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在面對城市活動時,在不同的文體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以上元節(jié)為例,歐陽修關于上元節(jié)的文章有《舒州靈仙觀開啟上元節(jié)道場青詞》《兗州會真宮等處開啟上元節(jié)青詞》《萬壽觀啟建上元祈福道場青詞》等,這些文章無外乎都是萬物復蘇,新春來臨,作者對于家國安寧、百姓和樂的祈禱。如“伏愿穹昊垂休,紫青降鑒。邦家錫慶,永協(xié)于泰寧,民物遂生,并臻于和樂”。但在歐陽修的詩歌中,上元節(jié)之于詩人,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情感。

      游豫恩同萬國懽,新年佳節(jié)候初還。華燈爍爍春風里,黃傘亭亭瑞霧間??蓯矍骞獬我股?,遙知喜氣動天顏。自憐曾預稱觴列,獨宿冰廳夢帝關。(《和梅圣俞元夕登東樓》)

      憑高寓目偶乘閑,袨服游人見往還。明月正臨雙闕上,行歌遙聽九衢間。黃金絡馬追朱幰,紅燭籠紗照玉顏。與世漸疏嗟老矣,佳辰樂事豈相關。(《又和》)

      在這兩首詩歌當中,歐陽修一改散文中那種意氣風發(fā)、為國請命、安民輔政的忠臣節(jié)士形象。面對佳節(jié)良辰,作者深感年老病衰,與世漸疏,表達出欲歸帝京而又不得的傷感與無奈。與文相比,詩歌在傳統(tǒng)儒士汲汲于仕的態(tài)度下,又多了一種迷茫與無奈。文與詩情感雖異,但其抒寫角色還是符合正統(tǒng)儒人的身份,是經(jīng)世致懷的表達,而反觀歐陽修的上元節(jié)詞,卻是截然不然的表達。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青春何處風光好?帝里偏愛元夕。萬重繒彩,構一屏峰嶺,半金空碧。寶檠銀鈺,耀絳幕、龍虎騰擲。沙堤遠,雕輪繡轂。爭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晝,會樂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搖翠,稱執(zhí)手行歌,錦街天陌。月淡寒輕,漸向曉、漏聲寂寂。當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歸得?。ā队鶐Щāで啻汉翁庯L光好》)

      兩首詞的情感雖有所不同,但其表達的程度與定位卻是相同的。在《生查子·元夕》中,由今日元夜想起去年元夜之人,引起相思之苦,表達了詞人愛情遭遇的傷感和痛苦?!队鶐Щāで啻汉翁庯L光好》濃墨重彩地勾勒出上元節(jié)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的景象以及百姓的游樂與狂歡。兩首詞中一個是男女戀情之詞,一個是少年狂歡之詞,雖然情感不同,但情感的表達都是直接的、私人化的。

      總體來看,歐陽修的文、詩、詞似乎有著不同身份的文體表達。在《全宋文》100卷中,歐陽修的散文一半以上都是官場應用文,還有一部分是國計民生、治國理政的議論性文章。散文中的歐陽修是一名心懷天下、治國輔政的朝廷官員,是最正統(tǒng)的致仕儒人。相對而言,歐詩題材廣泛,有詠懷詩、送別詩、贈和詩、寫景詠物詩、哲理詩等,但無論是對友人的寄贈、送別,還是宴席的唱和,都是偏向士大夫階層的喜好,都是經(jīng)過士大夫品味過濾的,立意也相對高雅。在《禮部唱和詩序》中,歐陽修也曾這樣表達:“夫君子之博取于人者,雖滑稽鄙俚猶或不遺,而況于詩乎。古者《詩》三百篇,其言無所不有,惟其肆而不放,樂而不流,以卒歸乎正,此所以為貴也。于是次而錄之,得一百七十三篇,以傳于六家?!睔W詩題材更加廣泛,不避俚俗,但其創(chuàng)作的思想主旨仍是傳統(tǒng)的儒家詩歌觀念,在詩歌的表達中,歐陽修仍是一位平穩(wěn)端正的士大夫。但歐陽修的詞中多是詩文中沒有的主題,如男女戀情、女性生活、情樂享受等。歐陽修的詞只是世俗階層的私人表達,沒有外在的約束,是作者對于城市生活中個人內(nèi)心最直接的表達。他不再是居于廟堂之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在詞中扮演著另外一個角色,在虛擬的情感世界里表現(xiàn)出另一個自我。伴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種思想文化的混合,類似于歐陽修等士人居于城市之中,開始產(chǎn)生了不同身份的認知。柳永、周邦彥都是詞壇名家,他們的詞絕大多數(shù)寫俗情,而試觀他們留存下來的為數(shù)很少的詩,卻都寫的是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凜然有風骨;黃庭堅、陳師道的詩絕對與女色不沾邊,可他們都有艷情詞。

      除了城市生活導致文人身份認知的沖突外,城市與鄉(xiāng)村的文化沖突,也會導致文人身份認知的沖突。歷代文人總是以鄉(xiāng)村為背景進行創(chuàng)作,或以鄉(xiāng)村的現(xiàn)實生活為諷諫,或以理想的田園山水生活為依歸。中國古典詩歌是鄉(xiāng)村生活的主要載體,哪怕是以都市詞為主要成就的宋代詞人,也會在他們的詩歌或散文中留下鄉(xiāng)村的影子,他們在詞與詩文的追求中自我矛盾。致力于書寫都市生活、歌兒舞女的詞人柳永,在詞中極盡情色享樂的追求,但在他留存不多的詩歌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體恤民生疾苦、想要歸隱山林的柳三變,如《贈內(nèi)臣孫可久》中的“厭盡繁華天上樂,始將蹤跡學冥鴻”。“富貴優(yōu)游五十年”的晏殊,雖然很少在詩中寫過民生疾苦,但也有例外,如《建茶》“北苑中春岫幌開,里民清曉駕肩來。豐隆已助新芽出,更作歡聲動地催”,就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茶農(nóng)歡快勞動的場面。同時,他在詩歌的表達上不流于浮淺,體現(xiàn)出人生的思考。其文《中園賦》《雪賦》《奧室銘》等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閑適生活的追求。同樣以婉約情深為代表的秦觀,詩歌中也有很多山水田園之作,其代表作《田居四首》描寫了高郵農(nóng)村的田園風光,也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的苦難生活。還有,在周邦彥“言情體物”的詞作之外,周詩也另有風情,他的詩歌滲透著超脫的道家精神。周邦彥的詩中隨處可見對閑適隱逸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厭倦世俗名利的思想,如“豈饒蒿目憂世事,黃金綰腰埋土囊”(《晚憩杜橋館》)、“與俗同一科,何異犬與羊”(《夙興》)。

      二、縱情后的焦慮

      唐宋時期,城市生活繁榮,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享樂主義也十分盛行?!俺鞘械目諝饽苁谷俗杂?,只要個人從城市生活不自覺的廣泛合作中還能找到機會,從城市生活的多種利益和任務中還能找到機會去從事自己的職業(yè),發(fā)揮自己的特殊才智,這句話至今依然有效?!卑殡S著人口的流動,在轉(zhuǎn)向個體時,道德訓誡原有的抑制作用被削弱了。利益驅(qū)動、享樂主義、世俗價值開始盛行,城市中的人們不自覺地被物質(zhì)世界包圍,市民沉溺于世俗的欲望當中。人們受到了物欲、權欲、情欲的沖擊,縱身扎進了世俗生活,縱情風月,及時行樂,以麻痹自我,逃避現(xiàn)實。當物質(zhì)欲望得到滿足時,人們面臨著“情”與“志”的精神掙扎。“由于物質(zhì)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chǎn)生的焦灼與困惑只是心靈在物化世界里的一種狀態(tài),還有一種狀態(tài)則是當一時的物質(zhì)欲望滿足之后,心靈的空虛與失落。物質(zhì)生活并不是人生活的全部,人的物質(zhì)欲望滿足之后,并不會得到徹底的拯救,有時恰恰相反,滿足物質(zhì)欲望的同時,卻丟掉了更為重要的東西,這種矛盾和悖論,被生活無情地證實?!碧扑卧~對都市生活的描寫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這些詞大都表現(xiàn)出一種狂放的精神狀態(tài)——個性張揚、縱情享受、熱烈謳歌身處的時代,表面上展現(xiàn)著城市的繁華和享樂,實際上恰恰掩飾了其內(nèi)在的矛盾性。城市提供了多樣的物品和享樂方式,卻無法消除空虛,安撫心靈。在物質(zhì)欲望的沖擊下,人們在“情”與“志”之間徘徊不定,靈魂無所棲息,城市人總是在“孤獨地流浪”。

      “詞是都市繁榮的衍生物。都市的歌樓妓院,是催生歌詞的溫床”,唐末五代的《花間集》代表了都市風情詞的初興。晚唐五代,國家分崩離析,政局動蕩不安,再加上傳統(tǒng)的道德觀及價值觀滑坡,人們開始關注歌舞享樂、男女艷情,沉醉于城市生活的感官刺激。沒有了“志”的主控,“情”就會放縱?!痘ㄩg集》中閨情詞和艷情詞就占了一半以上,而詞人在對情的狂放追求中,內(nèi)心也是極度空虛與迷茫。馮延巳總是在“笙歌”中感嘆“離散”,如“昨日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鵲踏枝》)、“洞房深夜笙歌散,簾幕重重”(《采桑子》);溫庭筠則在“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和“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菩薩蠻》)的濃淡之間透露出絲絲傷感。

      及至宋仁宗時期,都市詞迎來了興盛。這一時期,都市不再作為生活的背景,而是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都市之風光、風物、風俗成為重點。第一位大量創(chuàng)作都市風情詞的作家就是柳永,他展開了都市風土人情的畫卷。如果說唐末五代的詞人創(chuàng)作都市詞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那么北宋詞人創(chuàng)作都市詞則是對現(xiàn)實熱情的擁抱。隨著政治局面的安定、城市經(jīng)濟的繁榮發(fā)展,人們熱情地擁抱都市生活,享樂意識和侈靡之風流遍市民階層,都市生活帶來的感官刺激不再局限于男女艷情,城市的人煙繁盛、繁榮氣象、熱鬧節(jié)序等都是詞人們熱情謳歌的地方。柳永仕途坎坷,流落奔波,到過很多大都市,見識了各地的繁華景象。柳永是都市文化孕育出來的浪子,他狂熱地享受著城市的生活,放蕩不羈的個性追求、世俗生活的審美觀照、聲色犬馬的癡迷享受是他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如“昔觀光得意,狂游風景,再睹更精妍”(《透碧霄》)、“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長壽樂》)等。當自我意識和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人就會兼有最豐滿的生存和最高度的獨立和自由,他就不但不致使自己迷失在世界里,而且把世界以及它的全部現(xiàn)象的無限性都納入自身里,使世界服從他的理性的統(tǒng)一”。柳永雖仕途受挫,但他一直積極入世,渴望功名,同樣有著傳統(tǒng)文人的倫理道德觀念。在他的《煮海歌》中,他看到了沿海百姓的苦難:“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驅(qū)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鬻海之民何苦門,安得母富子不貧?!彼虺⒁舶l(fā)出了關注民生、減輕賦稅的諫言:“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甲兵凈洗征輪輟,君有余財罷鹽鐵。太平相業(yè)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jié)。”除了詩歌中對于民生疾苦的關注外,他的《勸學文》更是提出了學習的重要性:“是故養(yǎng)子必教,教則必嚴,嚴則必勤,勤則必成。學則庶人之子為工卿,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痹诹赖脑娢漠斨校覀兛吹搅艘粋€關注民生、極具社會責任感的正統(tǒng)士大夫。他在情色與志趣之間徘徊不定,獲得了自由,卻失去了方向。

      宋徽宗年間,都市風情詞也走向了頂峰,加之徽宗本身也是一反“尚儉之法”,好大喜功,追求聲色享樂,整個社會都彌漫著奢靡的風氣。生于繁華的杭州、家庭優(yōu)渥的周邦彥,年少時天性浪漫、個性不羈,經(jīng)常留戀坊曲,依紅偎翠,詞風香軟媚艷。如《少年游》: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龍榆生在《清真詞敘論》中說:“清真軟媚之作,大抵成于少日居汴京時?!?而他這一時期的詩文創(chuàng)作卻少有脂粉氣,關注時政,如他著名的《汴都賦》。他還關注著國家的安全,《天賜白》《薛侯馬》等都體現(xiàn)了周邦彥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積極入世的思想。實際上,考察周邦彥的一生,他始終是矛盾的,既蔑視世俗觀念,又沉浮于聲色之中。

      三、被隔離的“他者”

      唐宋時期,城市得到發(fā)展,傳統(tǒng)封閉的里坊制逐漸被打破,大量外來人口流入,使得城市人口增多、規(guī)模擴大??傮w來說,城市成為一個文化多元交融、居民結構復雜、人口流動頻繁的空間。以東京開封為例,根據(jù)芝加哥學派城市社會學者帕克等人的觀點,“城市人口和機構的地域分布并不是隨意進行的,而是競爭激烈和適當選擇的結果,共生和競爭決定了城市結構的基本框架。他們還認為由于競爭的結果,相同收入、種族、宗教等因素的人群或相同職能的機構聚集在特定區(qū)域,整個城市由一塊塊各具特色的地區(qū)組成,彼此隔離”。東京城市發(fā)展的同時也存在地理上的隔離,當然這些隔離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以嚴格的城墻或是制度進行區(qū)隔,而是會經(jīng)常變動。東京城有三重城墻,即政治中心的皇城、經(jīng)濟中心的內(nèi)城、軍事防御的外城,使整個東京城形成一個三重環(huán)套的向心結構。內(nèi)城既是商業(yè)的中心,也是政治中心的延伸:城西是以開封府為代表的地方行政區(qū);城東地段則為繁華的商業(yè)中心,城東馬行街之東、西兩巷,皆工作伎巧所居;相國寺附近之繡巷,乃繡戶聚居處;城南??甸T內(nèi)外沿城地帶均為客店,形成一個特別的居住區(qū)。城市的分工帶來了各種職業(yè)以及各種生活方式的發(fā)展,而城市競爭下的城市框架,也在無形之中形成了彼此隔離的區(qū)域帶。

      城市發(fā)展不僅導致了地理上的隔離,更給城市居民帶來了情感上的隔離。傳統(tǒng)城市以家族為紐帶、以地方感情或文化團體為基礎的“鄰里”關系慢慢解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以利益和金錢的交往為轉(zhuǎn)移,人們的心理距離反而可能隨著空間距離的縮小而擴大。人口數(shù)量多、差異大、流動性強,反而使得進入城市的居民感到孤獨感、漂泊感。城市與鄉(xiāng)村的文化沖突導致一部分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仍然以鄉(xiāng)土為心靈依歸,即韋伯所說:“城市對于其大多數(shù)的居民而言,從來就不是‘故鄉(xiāng)(Heimat),而毋寧是個典型的‘異鄉(xiāng)(Fremde)。城市,缺乏見諸村落的組織化自治,而更加強化了它的異鄉(xiāng)性格?!睂τ谠S多遠離家鄉(xiāng)的文人來講,城市就是他鄉(xiāng),他們帶著希望和憧憬來到京都實現(xiàn)政治理想,但身份和黨派的沖突,使他們常有漂泊孤獨之感,產(chǎn)生了流落在外的異鄉(xiāng)心情。在繁華的城市生活之中,我們依稀可見文人的“過客”心理。周邦彥滯留汴京時,除了一些香艷軟媚的狎妓詞之外,也寫了一些久客京華、懷才不遇的羈旅懷鄉(xiāng)之詞。如《蘭陵王·柳》一詞: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這首詞吐露了作者常年寓居京城的苦悶與厭倦。在汴京城中居住多年,他始終無法融入其中,反而把自己當作城市的“過客”。在后來的黨派之爭中,他遭到排擠,仕途沉浮,更加深了他這種“過客”意識。翻閱他的詞作,我們經(jīng)??梢钥吹健熬肟汀薄吧缪唷薄俺惭唷钡仍~語,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城市的“他者”。

      “將身世之感并入艷情”的秦觀一生憂苦蹉跎,屢試不第,仕途沉浮不定。秦觀的詞中除了艷情之外,更有著切實的生命體驗。如他的幾首《望海潮》:

      秦峰蒼翠,耶溪瀟灑,千巖萬壑爭流。鴛瓦雉城,譙門畫戟,蓬萊燕閣三休。天際識歸舟。泛五湖煙月,西子同游。茂草臺荒,苧蘿村冷起閑愁。 何人覽古凝眸。悵朱顏易失,翠被難留。梅市舊書,蘭亭古墨,依稀風韻生秋??窨丸b湖頭。有百年臺沼,終日夷猶。最好金龜換酒,相與醉滄州。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茄。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第一首詞寫到了大量越州的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詞人站在蓬萊閣上極目遠眺,懷古思今,明白了一切功名富貴、形體容貌都是外在的虛無。于是,詞人選擇不為名利所累,逍遙自在,把富貴官爵都換成美酒,在遠離塵世的水邊盡情享樂。第二首詞追憶洛陽的游樂生活,繁華還未結束,游子卻漸生霜發(fā),只剩下那顆傷痕累累、日漸滄桑的心。當黃昏遠眺時,只看到棲樹的孤鴉。人將到天涯,那顆曾經(jīng)滿懷希望的心也居無定所,不知漂泊到了何處。在面對繁華的都市,或追憶過去的游樂時,作者并未一味地享受,而是在繁華過后產(chǎn)生了看破一切的歸隱之心,他始終無法與城市融合。

      與城市隔離之后,詞人就容易產(chǎn)生孤獨?!肮陋殞儆谌祟愄赜械木瘳F(xiàn)象,出于求生、安全、歸屬等動機,人具有合群的本能要求和行為傾向,總是有意或無意、自發(fā)或自覺地生活在一定的群體(正式或非正式)之中。當社會個體成員由于某種外在力量的作用而被迫與自己所屬的群體相隔離,造成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物理或心理距離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孤獨感,品嘗社會歸屬被剝奪的痛苦?!绷赖墓陋毷且环N理想與現(xiàn)實相悖的孤獨,他渴望功名,渴望“仙都”,渴望普通的人間溫暖,渴望知己,當這一切都求而不得時,他轉(zhuǎn)向了歷史的長河,將宋玉當成了異代知己,發(fā)出了“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戚氏》)的感慨。晏殊的孤獨是繁華看盡后的孤獨,“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shù)”(《木蘭花》),他在平靜中感知騷動,在和諧中察覺矛盾,在歡樂中體驗悲傷。眾人皆醉他獨醒,他總是在表面的美好下看到深層的矛盾與沖突。

      這些被隔離的“他者”不僅感受到了城市空間上的地理隔離,更感受到了這個多元、復雜的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隔離。都市的政治生活瞬息萬變、榮辱無常,都市的人際關系也隨地位的變化而變化,都市詞人感覺到無法真正地融入其中,自己只是這個城市的過客。伴隨著這樣的心態(tài),都市詞人在詞作的創(chuàng)作中總是流露出在都市生活中的疲倦與疏離,由此產(chǎn)生遠離都市、回歸山水田園的心理傾向。由此可見,唐宋文學對于城市的書寫不僅僅是繁華盛世,文人的態(tài)度也不只是熱情歌頌,在其美好的表象之下也隱藏著文人們在城市之中不安的心。

      參考文獻:

      [1] R·E·帕克,E·N·伯吉斯,R·D·麥肯齊.城市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玲,吳建華,王登賦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3] 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1.(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4] 唐圭璋編.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65.(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5]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6] 李東雷.物的擠壓與心靈的掙扎——九十年代城市小說的主題研究[J].語文學刊,2004(5).

      [7] 諸葛憶兵.性愛心理與詞體的興起[J].文學評論,2004(3).

      [8] 柳永撰,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5.(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9]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10] 周邦彥撰,羅忼烈校注.清真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清真詞敘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 秦斌祥.芝加哥學派的城市社會學理論與方法[J].美國研究,1991(4).

      [13] 馬克思·韋伯.韋伯作品集5:中國的宗教 宗教與世界[M].康樂,簡惠美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4] 秦觀撰.秦觀詞集[M].張璋,黃畬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5] 劉玉平,周曉琳.中國古代作家的孤獨心態(tài)[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6).

      作 者: 賴辰,長沙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編 輯: 趙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唐宋詞都市
      潛行水下 暢游都市
      車迷(2022年1期)2022-03-29 00:50:28
      都市度假屋
      女報(2021年7期)2021-08-04 12:24:38
      穿越水上都市
      琴童(2017年8期)2017-09-04 20:38:53
      威尼斯:水上都市
      唐宋詞調(diào)名改易方式探賾
      唐宋詞與唐宋歌妓文化
      都市通勤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02:46:13
      一部唐宋詞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論唐宋詞中的鶯聲
      閱江學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5
      論唐宋詞中的傷春主題
      房产| 文水县| 平南县| 阳泉市| 杭锦后旗| 报价| 修水县| 翁牛特旗| 开鲁县| 卢湾区| 龙岩市| 永嘉县| 门头沟区| 宜良县| 沐川县| 锡林浩特市| 宜良县| 郸城县| 双桥区| 秀山| 平顶山市| 南投县| 武乡县| 玉溪市| 泾源县| 彰化市| 巨野县| 秦皇岛市| 福安市| 凤山市| 乌兰浩特市| 浦东新区| 时尚| 勐海县| 安丘市| 肇源县| 望谟县| 湘潭县| 兴业县| 荣昌县|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