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娟 陳日新 黃仙保 黃婉林(.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南昌 330004;.江西省中醫(yī)院 南昌 330006)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人常見病,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夜間尿次增加和排尿費力,并能導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膀胱結石和血尿等并發(fā)癥,對老年男性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目前,BPH的治療方法有手術、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其中非藥物治療中針灸治療較常見[2-3]。根據陳日新教授創(chuàng)立的熱敏灸療法理論,當人體處于疾病狀態(tài)下時,體表相應的部分會出現(xiàn)反應點,當懸灸這些反應點時產生不同的灸感,此點即為熱敏腧穴,臨床上施灸這類腧穴往往效果會更佳[4]。因此,本研究觀察熱敏態(tài)關元穴治療BPH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針灸科2018年9月—2019年9月間收治的BPH患者60例,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根據首次探查關元穴有無熱敏灸感分為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和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5],其中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36例,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24例,兩組均無脫落患者,且兩組患者年齡及病程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情況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6]制定:(1)排尿困難、尿細無力、尿流中斷、費時費力;(2)尿頻、夜尿頻數,甚者有尿潴留或尿失禁;(3)肛門指診:兩側葉增大、光滑、有彈性,中央溝變淺或消失;(4)B超檢查提示前列腺腺體增生;(5)尿流率測定:尿量>150 mL時,最大尿流率<15 mL/s;(6)殘余尿量:經腹部B超檢查或導尿法,測定膀胱有無殘余尿。凡具備(1)(2)(3)(4)或兼(5)(6)項者,即可診斷為BPH。
1.2.2 腎氣虧虛診斷標準[7]以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后余瀝不盡,或遺尿,或夜尿頻多,舌淡,苔白,脈弱等為主要癥狀。具備主證和2個以上次證,結合舌脈即可診斷。
1.3 納入標準(1)符合腎氣虧虛型BPH診斷的患者;(2)年齡大于50歲,并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書;(3)依從性較好,能夠配合治療;(4)本病治療及觀察期間不得服用治療本病的相關藥物和其他措施。
1.4 排除標準(1)合并有難以控制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神經病變及有神經系統(tǒng)病變的患者;(2)合并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臟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前列腺癌、膀胱經硬化、尿道狹窄、神經源性膀胱等患者;(4)因尿路結石、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引起的無尿或少尿;(5)有盆腔外科手術或外傷史的患者;(6)患有感覺障礙、不能正確描述灸感者。
1.5 治療方法
1.5.1 關元穴熱敏灸感檢測(1)檢測室內保持安靜舒適,室溫在20~30 ℃,患者選擇仰臥位,充分暴露下腹部;(2)探查工具:采用江西省中醫(yī)院特制的二級精艾絨艾條,其規(guī)格為22 mm×120 mm;(3)關元穴定位:按照全國統(tǒng)編教材第9版《經絡腧穴學》定位;(4)熱敏灸感檢測:將熱敏灸艾條點燃,于關元穴周圍進行如下操作:先回旋灸2 min溫通氣血,雀啄灸1 min加強敏化,2 min的循經往返灸激發(fā)經氣,最后在關元穴區(qū)距離皮膚約3 cm處施于溫和灸5 min,當患者出現(xiàn)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及非熱覺(酸、麻、脹、痛等)6類灸感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時,即可判定為熱敏態(tài)關元穴,否則為非熱敏態(tài)關元穴。
1.5.2 治療方法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和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均采用熱敏灸艾條懸灸關元穴,每天治療1次,45 min/次,1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治療前后及2個月后進行療效評價。
1.6 療效評價(1)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0~35分)及生活質量指數(QOL)(0~6分):①顯效:IPSS≤7分、QOL≤1分或病情總積分降低70 %以上;②有效:IPSS≤13分,治療后QOL由4~6分降至2~3分或病情總積分降至30 %以上;③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2)《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癃閉”章節(jié)中“腎氣虧虛型”中醫(yī)癥狀積分[8]觀察:排尿無力、失禁或遺尿、排尿點滴不盡、腰膝酸軟無力、神倦、夜尿頻數6個癥狀積分,每個癥狀無為0分,輕為1分,中為2分,重為3分。
1.7 統(tǒng)計分析數據統(tǒng)計采用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處理組內比較采用治療前后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治療后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總有效率為88.9 %,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總有效率為66.7 %,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敏化態(tài)的關元穴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效果更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隨訪時療效比較治療2個月后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總有效率為91.7 %,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總有效率為70.8 %,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敏化態(tài)關元穴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遠期效果優(yōu)于非敏化態(tài)關元穴。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隨訪時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比較治療前兩組IPS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及2個月后隨訪時IPSS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0.05);兩組組間比較,差異亦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敏化態(tài)關元穴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比較() 分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2個月后隨訪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 36 18.08±5.23 8.33±5.93#* 8.00±5.26#*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 24 17.50±4.3615.00±7.99#14.50±7.45#
2.4 生活質量指數(QOL)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及2個月后隨訪時QOL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0.05);兩組組間比較,差異亦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敏化態(tài)關元穴治療BPH效果優(yōu)于非熱敏態(tài)。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生活質量指數(QOL)評分比較() 分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生活質量指數(QOL)評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2個月后隨訪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 36 3.97±0.84 1.75±1.46#* 1.67±1.41#*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 24 3.92±0.833.00±1.72# 2.29±1.40#
2.5 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治療前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及2個月后隨訪時中醫(yī)癥候積分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0.05);但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分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治療后2個月隨訪時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2個月后隨訪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 36 13.61±2.564.97±2.38#* 4.56±2.51#*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 24 13.58±2.366.17±3.16# 6.00±3.19#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是成年男性中較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患病率達到15.62 %~72.25 %,其中61~71歲的人群高達80 %[9]。根據BPH的癥狀可知,應屬于中醫(yī)學之“癃閉”病范疇,中醫(yī)證型有腎氣虧虛型、脾氣不升型、濕熱下注型、瘀濁阻滯型及肝郁氣滯型等,其中腎氣虧虛型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主因老年人腎氣虧虛,使得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利,以致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至閉塞不通,故本病多屬虛型[10]。
本研究以腎氣虧虛型BPH為研究對象,干預方法為熱敏懸灸,該療法[4,11-12]是陳日新教授歷經30多年的臨床實踐探索出的新型腧穴熱敏化療法。熱敏灸之所以能治療BPH,原因之一在于艾葉為純陽之品,具有溫補陽氣、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等作用,加之艾條燃燒時產生的紅外效應,共同達到補腎氣,調下焦,改善腎氣虧虛型BPH臨床癥狀的作用[13]。再者,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前正中線上,小腸之募穴,為任脈、腎經、脾經、肝經等交會穴,能夠治療婦科、男科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疾?。?4]。研究結果顯示: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和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均能很好的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腎氣虧虛型)臨床癥狀,且關元穴熱敏態(tài)組優(yōu)于關元穴非熱敏態(tài)組(P<0.05)。
該療法提出:人體腧穴具有兩種不同的功能態(tài),分靜息態(tài)和敏化態(tài),而當人體處于疾病或亞健康狀態(tài)時,體表腧穴會由“靜息態(tài)”轉變?yōu)椤懊艋瘧B(tài)”,亦稱為“開放態(tài)”。故本研究通過比較兩種狀態(tài)下的關元穴發(fā)現(xiàn),懸灸敏化態(tài)關元穴會出現(xiàn)透熱、擴傳熱、喜熱、肢端熱、胃腸蠕動反應、局部皮膚潮紅及非熱感等灸感,呈現(xiàn)“小刺激大反應”的特點,達到“灸之要,氣至而有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臨床療效。研究結果也表明:懸灸敏化態(tài)的關元穴對于改善BPH的臨床癥狀優(yōu)于非敏化態(tài)關元穴,且遠期療效更佳,有效緩解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癥狀,為中老年人解決痛苦、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