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蘭
【摘 要】 在如今多元化教學的背景下,信息技術是多元化教學最成功的方式;信息技術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積極的作用。高中化學是理科中比較困難的一門課程,由于化學元素很多都具有危險性,所以學習高中化學的方式除去簡單的實驗就是從課本了,是比較枯燥的。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高中化學雖然不能親身體驗到各種化學元素之間相互作用的樂趣,也是可以直觀看到了,比較枯燥的課本只是來說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并且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得出更準確的實驗結果。研究性學習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實踐的能力,在學習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時,信息技術的加入使學習更加簡單。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高中化學? 研究性學習
前言:
高中化學的研究性學習更多的是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給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課題,可以給學生更好的實踐性學習。尤其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化學的研究性學習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所以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可以促進課程教學的發(fā)展。
一、信息技術
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應用于計算機科學,是為我們生活中收集的信息進行處理的技術??梢苑奖憧旖莸刂老胍赖男畔?可以讓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朋友看到對方;甚至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購物和賺錢。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廣泛的,已經逐漸應用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了。
二、高中化學的研究性學習
在高中化學的學科中包含了許多可以研究的課題,主要都是通過對生活中可進行實驗的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對實驗結果的思考來學習化學知識,對學習高中化學來說是一種有趣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方式??梢允箤W生更好地掌握難以理解的化學概念,可以對化學概念有更深刻的記憶。例如:學生在學習中會用到的涂改液問題,我們化學可以通過對涂改液成分的了解來知道涂改液對人體的傷害。通過實驗對象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來對涂改液的危害進行實驗,例如:實驗對象有:種子、草皮、螞蟻。就拿資料研究法來說,可以根據涂改液背后的標注來了解涂改液的成分有鋇、鉛等重金屬的鈦白粉與苯、氯乙烷、甲基環(huán)乙烷、環(huán)乙烷等有機化學液體根據成分兌成的稀溶液。查到重金屬被人體吸收或長時間粘在皮膚上會引起慢性中毒。同時三氯乙烷對眼睛會有輕微的傷害,甲基環(huán)乙烷會中度的刺激皮膚,環(huán)乙烷會中度的刺激呼吸道和粘膜系統(tǒng)。然后利用種子這種有生命力的事物,將種子分成兩組,一組正常澆水觀察多久可以發(fā)芽,另一組種子涂上涂改液觀察種子的變化;以及將同樣多的水和涂改液涂到草皮上觀察草皮的變化,在螞蟻的周圍涂上涂改液觀察螞蟻的行動軌跡。大量的實驗對象需要大量的人力對實驗對象進行時刻的觀察,也會需要大量的實驗資料供學生參考得出實驗結論。從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涂改液對人體的危害,再經過觀察涂改液的成分表可以了解到化學成分,再與資料研究法對比得出對人體有危害的幾種化學成分。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的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實驗的結論,但是需要的人力和時間太多會影響課程的進程。
三、高中化學學習
在進行化學研究性學習時主要的方式就是做實驗,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只靠自己研究和老師的輔助是費事費力的,對于很多時候的記錄數據計算和多組實驗數據的記錄是不方便的,并且很多的實驗數據都是不準確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與實驗的數據記錄有實質性的幫助,對化學的研究性學習更是飛躍的進步。在傳統(tǒng)的實驗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和實驗所需用品來完成實驗,對實驗結果有精準的分析。
如:食用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利用酸堿滴定法進行,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做實驗的同時呈現(xiàn)出滴定曲線等,以及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等等。計算機信息技術不僅是方便查詢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實驗輸入的數據可以產生具體的圖表,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實驗中發(fā)生的變化。學生可以圍繞著實驗數據和結果進行討論并且給出最終的實驗結論。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實驗的變化數據,得到更為準確的實驗數據。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輔導性的,從動手到記錄再到得出結論教師只能提供技術性的幫助,學生是學習中的主角,在實驗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回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問題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自己通過動手可以對學習到的知識印象深刻,鍛煉學生思考和動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中化學的學習是枯燥的,更多的是背出化學公式的轉化,有很多化學元素在學習中學生是見不到的,不能對化學公式進行很好的理解。學習化學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實驗,化學實驗可以直觀地看到化學公式的反應過程,增加學生的記憶。對于有危險性的化學實驗學習,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給出實驗過程,讓學生看到實驗的過程來增強學習的記憶。很多見不到的化學元素也可以在信息技術下讓學生有客觀的認識。
結語:
通過實驗增加學生對化學的認識,使學生在自己動手中增加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分析實驗結果使學習更加容易。當然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次兩次,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大地節(jié)約教學的時間和提高教學的質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能力,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 周樂.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的課題設計[J]湖南師范大學技術學院,2015,11,02.
[2] 馬運朋.信息技術支持的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周口師范學院,2014,07,11.
[3] 王加獎.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整合案列[J]《苯芳香烴》網絡教學設計蒼南中學,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