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曉珍,方俊梅,韋騰生
(浙江省東陽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病區(qū),浙江 東陽 322100)
哮喘作為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但是由于家長對哮喘認識不足,認為喘息發(fā)展成為哮喘是小概率事件,對肺功能損傷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導致治療依從性差[1]。諸多研究證實,應用潮氣呼吸相關(guān)指標進行肺功能檢測,可較好地反映呼吸功能狀況[2],但是對于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是否能夠反映哮喘所導致的氣道阻塞情況,能否為嬰幼兒哮喘診斷提供理論依據(jù)目前尚無定論。哮喘預測指數(shù)(API)能夠有效預測3歲內(nèi)哮喘患兒的哮喘發(fā)生風險,API陽性嬰幼兒具有較陰性患兒更高的哮喘發(fā)生風險[3]。潮氣呼吸肺功能主要參數(shù)中,TPTEF/TE能夠較好地反映患兒的氣道阻塞情況,正常情況下其比值越高,說明氣道阻塞越嚴重。達峰容量比TPEF/VE的變化特征與TPTEF/TE是基本同步的,這些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嬰幼兒的呼吸系統(tǒng)狀況,尤其是在氣道阻塞性病變患兒中,應用該方法重復性好,且不需要患兒進行配合,能夠確保檢查的順利實施?;诖?,本研究選取了180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的反復喘息嬰幼兒,對其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結(jié)果進行了分析,以便為臨床診治嬰幼兒支氣管哮喘提供重要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小兒咳喘中心收治的反復喘息嬰幼兒18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個月至3歲;②具有咳嗽、氣喘、胸悶等癥狀,肺部可聞及哮鳴音;③過去1年內(nèi)反復喘息≥4次;④均處于急性發(fā)作期;⑤自愿配合檢查。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臟疾病;②支氣管異物、胃食管反流、先天性肺發(fā)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氣胸、胸廓畸形等所致喘息;③治療期間、3個月病程內(nèi)喘息反復發(fā)作、不遵醫(yī)囑用藥者;④不愿意配合檢查者。根據(jù)患兒API將其分為2組,其中API陽性組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2月~3歲,平均(1.62±0.35)歲。API陰性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1月~3歲,平均(1.59±0.38)歲。隨機選取同期30例3歲以下健康的體檢兒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月~3歲,平均(1.61±0.37)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檢測方法:采用德國生產(chǎn)的Master Screen肺功能儀,對患兒的肺功能進行檢測,應用0.5 mL/kg 的5%水合氯醛進行灌腸,使患兒能夠處于睡眠狀態(tài),然后將患兒仰臥于病床上,于平靜呼吸狀態(tài)下,對其實施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所有患兒均連續(xù)進行3次測試,每次記錄20次的潮氣呼吸取其平均值。測定的主要指標包括TI/ TE、TPTEF/TE、TPEF/VE。記錄API陽性、健康嬰幼兒及API陰性者急性發(fā)作期、治療1個月、病程3個月的肺功能檢測相關(guān)指標。API陽性標準:在過去1年中喘息≥4次,且至少經(jīng)過1位醫(yī)師的診斷,同時伴有1項主要危險因素或2項次要危險因素。主要危險因素:①伴有家族性哮喘病史;②特應性皮炎;③有吸入變應原致敏依據(jù)。次要危險因素:①與感冒無關(guān)的喘息;②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4.0%;③食物變應原致敏依據(jù)。
1.3 觀察指標。采集三組研究對象的呼吸功能相關(guān)指標,包括吸呼比TI/TE、TPTEF/TE、TPEF/VE,其中TI/TE參考范圍為1:1.0~1:1.5;TPTEF/TE的參考范圍28%~55%,TPEF/VE正常范圍28%~55%[5]。記錄比較健康嬰幼兒、API陽性、API陰性者的急性發(fā)作期、治療1個月、病程3個月的肺功能檢測相關(guān)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4.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n(%)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P<0.05提示差異顯著。
2.1 急性發(fā)作期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急性發(fā)作期,三組患兒的TI/ TE、TPTEF/TE、TPEF/VE水平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API陽性及陰性組TI/ TE,TPTEF/TE,TPEF/VE,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較低(P<0.05)。見表1。
表1 急性發(fā)作期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
表1 急性發(fā)作期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陰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TI/ TE TPTEF/TE(%) TPEF/VE(%)對照組 30 1.18±0.24 34.17±5.36 33.05±4.29 API陰性組 100 0.68±0.19★ 17.95±5.27★ 17.64±5.18★API陽性組 80 0.65±0.17★ 18.02±5.25★ 18.39±5.26★F - 93.718 121.097 113.014 P - 0.001 0.001 0.001
2.2 治療1個月后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治療1個月,API陽性及陰性組TI/TE,TPTEF/TE,TPEF/VE與對照組比較,均顯著較低(P<0.05),API陽性組各指標與陰性組比較,P<0.05。見表2。
表2 治療1個月后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
表2 治療1個月后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陰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TI/ TE TPTEF/TE(%) TPEF/VE(%)對照組 30 1.18±0.24 34.17±5.36 33.05±4.29 API陰性組 100 0.89±0.23★ 28.03±5.76★ 28.94±5.69★API陽性組 80 0.73±0.21★# 22.86±5.97★# 24.17±5.53★#F - 44.731 45.063 33.788 P - 0.001 0.001 0.001
2.3 病程3個月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病程3個月,API陽性組TI/TE,TPTEF/TE,TPEF/VE與API陰性組、對照組比較,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3。
表3 病程3個月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
表3 病程3個月三組潮氣呼吸肺功能各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陰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TI/ TE TPTEF/TE(%) TPEF/VE(%)對照組 30 1.18±0.24 34.17±5.36 33.05±4.29 API陰性組 100 1.15±0.19 32.84±5.69 32.98±4.78 API陽性組 80 0.81±0.26★# 24.19±5.63★# 25.09±5.47a★#F - 58.486 63.499 62.101 P - 0.001 0.001 0.001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臨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也是嚴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每年因哮喘而死亡的患者數(shù)量眾多,可達18萬以上[4]。隨著環(huán)境與空氣質(zhì)量的日益下降,兒童哮喘發(fā)病率也顯著升高,且全國兒科哮喘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大部分哮喘患者的發(fā)病是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的,尤其是年齡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群體中,較容易出現(xiàn)該疾病,若不能及時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可對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傷,從而增加患者的成年期肺疾病發(fā)生風險[5]。嬰幼兒哮喘由于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加之患兒自身年齡較小,配合度較差,若疾病得不到控制或反復發(fā)作,可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給患兒生長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于存在反復喘息狀況的嬰幼兒,尤其是可能發(fā)展為持續(xù)性哮喘的患兒,應及早將其識別出來,并予以有效的干預以免疾病進展。有研究報道,在普通人群中有將近一半的人在學齡期出現(xiàn)過1次以上喘息病史,但只有20%左右的患兒會將這種癥狀持續(xù)到6歲以后。由于嬰幼兒往往無法像成人一樣進行用力呼氣肺功能測定,難以準確地評估患兒病情,進而導致病情被延誤,使得嬰幼兒期哮喘診斷難度增大,影響患者治療效果[6]。就目前來看,對于嬰幼兒哮喘的診斷,臨床上多采用1年喘息發(fā)作≥4次,肺部聽診聞及哮鳴音,API陽性,哮喘治療有效,排除其他疾病后診斷嬰幼兒哮喘[7]。對于3歲內(nèi)嬰幼兒喘息進展為持續(xù)性哮喘的危險性,通常采用API進行預測,國外有研究顯示API陽性者,6歲和13歲時哮喘概率增大4~10倍;陰性者95%無哮喘[8]。
哮喘作為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但是由于家長對哮喘認識不足,認為自己孩子喘息發(fā)展成為哮喘是小概率事件,對肺功能損傷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導致治療依從性差,進而延誤患兒治療,給患兒成長和家庭負擔造成較大影響[9]。因此,選擇合適的指標對其肺功能及病情進行判斷至關(guān)重要。肺功能是反映呼吸系統(tǒng)功能的常用指標,其作用已得到普遍認可,通過測定肺功能水平能夠為哮喘等疾病診斷提供協(xié)助,有助于準確判斷哮喘病情,為治療方案制定和預后評估提供指導[10]。肺功能檢測以往主要應用于5歲以上兒童或成人,但隨著研究的不斷生深入,肺功能在嬰幼兒的應用也慢慢得到了認可[11]。
潮氣呼吸肺功能指標中TI/TE、TPEF/VE、TPTEF/TE,都是反映氣道阻塞的主要指標,有氣道阻塞的低氣道傳導性患兒,TPTEF/TE下降,會導致阻塞加重,且TPEF/ VE變化基本與之同步,是患兒氣道阻塞狀況的重要體現(xiàn)[12]。由于這些指標能夠較為敏感地反映嬰幼兒的肺功能狀況,尤其是對于哮喘所導致的氣道阻塞性改變,應用這些指標可獲得較為理想的診斷效果,且操作時不需要患兒進行配合,能夠較為順利地開展,能夠為嬰幼兒哮喘診斷提供極大幫助[13]。嬰幼兒哮喘患兒經(jīng)過1個月的規(guī)范治療,癥狀及體征基本能緩解,哮喘患兒治療3個月是評價療效及決定是否降階梯或升階梯治療的時機,故本研究選擇這兩個時間點檢測肺功能,期望利用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準確了解患兒的小氣道阻塞嚴重程度,從而評定藥物或治療方法的療效,也輔助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嬰幼兒哮喘[14]。
結(jié)果顯示,在急性發(fā)作期,API陽性及陰性組與對照組相比TI/TE,TPTEF/TE,TPEF/ VE均明顯下降,提示患兒在喘息急性發(fā)作期均存在炎性水腫、氣道痙攣、黏液分泌、使小氣道阻塞,存在肺功能損害。治療1個月癥狀和體征均緩解后,API陰性組與對照組相比TI/TE,TPTEF/ TE,TPEF/ VE均恢復正常,提示API陰性的患兒肺功能恢復快,無明顯氣道高反應性存在,使用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1個月若肺功能正常、癥狀及體征緩解即可停藥,不需要按照哮喘長期治療。API陽性組治療1個月癥狀和體征均緩解后,與喘息急性發(fā)作期相比,患兒肺功能各項指標均明顯上升,提示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緩解,提示潮氣呼吸肺功能可應用于嬰幼兒哮喘患兒藥物治療后效果評價;但與對照組及API陰性組相比TI/ TE,TPTEF/TE,TPEF/VE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部分患兒經(jīng)治療后雖癥狀及體征緩解,但小氣道的高反應性并未完全消失。提示API陽性組為過敏體質(zhì),可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氣道高反應性,可導致氣流受阻,進而出現(xiàn)氣道重塑的情況,且氣道阻塞時間較陰性組長,所以在反復喘息嬰幼兒中,對于確定為API陽性和存在肺功能損害的患兒,在排除其他氣道畸形及異物等疾病后需診斷嬰幼兒哮喘。這為臨床早期診斷嬰幼兒哮喘提供了依據(jù)。病程3個月,API陽性組與API陰性組及對照組比較部分患兒TPTEF/TE,TPEF/VE仍降低,提示哮喘作為一種慢性氣道炎癥,即便是應用藥物控制后,仍有部分患兒的肺功能無法完全恢復,不得不長期用藥來控制疾病,并通過隨訪來監(jiān)測肺功能,從而為哮喘患兒的規(guī)范化治療提供幫助。部分患兒TPTEF/TE,TPEF/VE恢復正常,提示潮氣呼吸肺功能可應用于嬰幼兒哮喘患兒藥物治療后效果評價。
綜上所述,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能夠為嬰幼兒哮喘的診斷提供客觀依據(jù),也可用于哮喘藥物控制治療效果的評價,是一種較為安全可靠的檢測手段,可在嬰幼兒哮喘診斷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