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英
[摘 要]本文針對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問題進行探究,提出豐富教學形式,擴大學生自主閱讀空間;課堂以學生為本,關(guān)注學生閱讀興趣點;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等相應的對策。著重分析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成書本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的主題閱讀能力。教師要將主題閱讀與新課標語文教學進行合理的結(jié)合,提高初中學生的整體閱讀技巧,建構(gòu)符合學生思維體系的閱讀模式,為推動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新課標;主題閱讀;閱讀技巧
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是提升語文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提高學生文學修養(yǎng),對推動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單一性: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自主閱讀空間小
雖然一直提倡初中語文主題閱讀,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對同一主題不同題材的閱讀要求不同,文言文講究深入理解閱讀,散文則重視情感共鳴,所以教學形式單一,會限制學生主題閱讀的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采用集體閱讀的方式,規(guī)定相應的閱讀篇章,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完成閱讀任務,學習方式比較單一,學生不會去深入思考閱讀的有效性,從而無法從閱讀中產(chǎn)生對生活的體會。
2.灌輸性: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跟著閱讀考點背
在進行主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要求學生在本次課堂完成所布置的閱讀任務,讓學生跟著閱讀考點背,這使得主題閱讀變成一個機械性的任務,學生很難對文章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學生只有自己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閱讀中,才能對閱讀的文本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感悟。所以,忽略閱讀的質(zhì)量,沒有從廣度和深度進行挖掘和培養(yǎng),也沒有注意到閱讀文章的精讀與泛讀的重要性,針對性較差,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3.被動性:教師專業(yè)能力欠缺,學生主動性較差
主題閱讀教學面對的是初中學生群體,這個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是比較弱,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引導,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閱讀潛力。但是,由于網(wǎng)絡信息的發(fā)達,許多教師并沒有深入用心地去備課,而是依賴于教材,或者上網(wǎng)去下載相關(guān)的教學資料。如果這些材料僅做參考,肯定能發(fā)揮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對現(xiàn)有的材料進行合理地整合或加工,直接拋給學生去學習,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許多學生也為了應付作業(yè),并不會深入去思考主題教學提供的文章的深入意義。
二、提高建立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對策
1.豐富教學形式,擴大學生自主閱讀空間
首先,將零碎的知識整體化和系統(tǒng)化。采用豐富的課堂形式,教師除了正常的閱讀教學外,可以對學生閱讀的文章進行合理的編排。2016年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正式啟用,提出了“教讀課文——自讀課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在主題閱讀的前提下,使學生愿意閱讀,將知識內(nèi)化于心,進而產(chǎn)生學習效果。擴大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除了教師采用的閱讀教學模式外,也需要對閱讀的書目以及材料分門別類,雖然學生閱讀喜好不同,但教師能夠通過主題閱讀很好地去引導學生對各個體裁或者古今中外的著作進行閱讀,這樣才能擴大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其次,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學校設(shè)立圖書館或閱覽室,書籍要盡量做到有更新,并且有經(jīng)典必讀書目。開設(shè)的閱讀課程要合理,比如,名著類、雜志類和輔導類等書籍都可以推薦給學生,班級的圖書角可以對書目進分門別類?,F(xiàn)在每個年級都有許多專家學者推薦的語文必讀書目,比如《論語》《圍城》《雷雨》《顧城的詩》和《草房子》等,文體包括了小說、詩歌、雜文和散文等。圖書館也可以出推薦專柜,讓學生選擇適合各自年齡段閱讀的書目。第三,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比如,通過開展朗誦或辯論賽,讓學生對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理性思考或者情感抒發(fā)。還可以開展一系列分組討論活動,如名著話劇演出等,讓學生看過的文章以其他形式展現(xiàn)出來。初中語文主題式單元閱讀教學設(shè)計研究,旨在把語言教學和“內(nèi)容”教學結(jié)合起來,把語言放到有意義的主題中去學習。所以,需要豐富的教學形式,讓每個主題變得飽滿而有意義,才能更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2.課堂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點
首先,課堂應以學生為本。不能強迫學生去死記硬背,要采用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方式,教師應該多思考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學習,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成書本知識的遷移。這樣不僅能夠達到教學目標,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是中學生必讀書目,如果學生對這些書不感興趣,教師要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告知四大名著對中國的影響以及重要性,其中的故事如何引人入勝,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點。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興趣的前提是讓學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其在中考語文中所占的分值。學生的閱讀喜好不一,若是能夠讓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興趣點,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其他著作的好奇心。比如《水滸傳》,若是精讀的同學對108條好漢了如指掌,如果對本書只是泛讀的同學,可能只記得其中一些感興趣或性格鮮明的人物,只要不影響對文章的理解,確實有些不感興趣的地方,可以選擇跳讀,泛讀。第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愛閱讀的學生總是能夠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和書目,不僅能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還能選擇自己愛看的書。每天合理安排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除了時間安排,還要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閱讀,閱讀文言文、散文和詩歌等都需要融入情感,才能熏陶學生的情感。主題閱讀面對的是含金量較高的文學作品,針對有些學生特別喜歡看漫畫、言情小說甚至是網(wǎng)絡小說,這些閱讀內(nèi)容可以接觸,但不能做為主要的閱讀作品,不但提升不了閱讀能力,反而培養(yǎng)了只愛看圖畫,不愛閱讀文字多的文學作品的習慣。而言情小說以及網(wǎng)絡小說,很多是快餐式文學,除了復雜或雷人的劇情之外,在寫作手法上沒有文學特征可言,很多甚至是口語化的寫作水準。所以,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要從每天的閱讀時間量入手,對于閱讀的方向也需要有很好的自控和把握,才能真正對主題閱讀產(chǎn)生作用。
3.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
首先,開展集體教研。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教師需要集體教研,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增進教師的教學水平。比如,每周集體備課一次,教師逐一提出本周學生主題閱讀的情況,并從中分析問題找出對策。這樣下來,可以看出學生在主題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并研討出解決辦法,可以預防其他學生再次出現(xiàn)類似情況。當然,除了會教之外,教師也需要博覽群書,對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了如指掌,這樣才能做到很好地去引導學生,或者跟學生在探討某個文學人物或文學作品的時候能夠有自己的見解去引導學生。
其次,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育理念要與時俱進,要適時地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的培訓。教師掌握了國內(nèi)主題閱讀教學新的方向和標準,才能在對學生的引導上形成更加科學合理。在文學作品的選擇上,除了閱讀經(jīng)典著作,還要關(guān)注近幾年出現(xiàn)的文學作家或作品,比如,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作品、布魯克文學獎得主以及作品、茅盾文學獎等,這些文學獎評的都是作家的新作品,也能夠成為主題閱讀模式書目的參考。
主題閱讀教學是目前各校十分重視的教學方式,因此,針對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自主閱讀空間小;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跟著閱讀考點背;教師專業(yè)能力欠缺,學生主動性較差等主要問題,提出豐富教學形式,擴大學生自主閱讀空間;課堂以學生為本,關(guān)注學生閱讀興趣點;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等建議對策,以期提高教師中學閱讀教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權(quán).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基礎(chǔ)教育論壇,2019,(25).
[2]孫貞鍇.基于專業(yè)·聚焦專業(yè)·超越專業(yè)——中小學教師主題閱讀方略例談[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04).
[3]韓靜. 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調(diào)查研究[D].魯東大學,2019.
[4]庾芳.整書閱讀“C位出道”——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的指導設(shè)計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9).
(責任編輯 武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