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偉欣
【摘? ?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積極響應號召,不斷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為了促進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提出了一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72
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是學生知識入門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著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才能變得活躍,教學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提高。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差異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看到語文的多面性,同時也要結合生活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對語文的感情,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對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漢語作為中國的母語,在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學語文與漢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小學也是學生學習中華文化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雖然學生生活在中華文化的環(huán)境中,也會學習到一定的語文知識,但是學生需要接受系統(tǒng)的知識教育,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成長。教師要科學地制定教學方案,通過一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和學生玩詞語接龍的游戲,只要詞語是名詞就可以,通過游戲能夠提高學生對詞語的分辨能力。教師也可以同學生玩造句游戲,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每個學生根據(jù)前一個學生寫下的詞語造一個句子,哪組學生的句子更加完整、優(yōu)秀,就算獲得勝利,通過造句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變通能力。游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也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得到廣泛應用,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進行教學,將傳統(tǒng)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優(yōu)化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但是從目前來看,在一些小學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教學并沒有得到有效應用,有些教師沒有認識到多媒體給教學帶來的便捷,仍然堅持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授知識。小學生處于認識事物的基礎階段,多媒體教學能夠通過畫面、視頻以及聲音更全面地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事物,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利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的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學習多媒體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從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比如,教師在教授古詩的時候,可以提前準備好與古詩意境相關的圖片。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思考詩中的氛圍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再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古詩中所描寫的事物,加深學生的印象。語文教學中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能增強學生的語感與情感,加強與語文的聯(lián)系,而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缺少感情,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搜索一些朗讀視頻,然后讓學生觀看,感受閱讀所要具備的情感和語調(diào),先讓學生模仿閱讀,之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特色幫助學生調(diào)整朗讀的氣息,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多媒體讓小學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缺點,課堂教學得以優(yōu)化。
三、實行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很常見的教學方式。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因此會產(chǎn)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學生之間無論處于哪個學習階段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差距,雖然小學只是學習的基礎階段,但是教師要盡量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也要幫助有天賦的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差異性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性,總是考慮班級的整體水平來進行集體教學,而忽視了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既能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也能讓優(yōu)秀的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提高班級的整體知識水平,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不斷進步。
面對上課不積極、學習態(tài)度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這些學生坐在教室的前面,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同時也要對這些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些學生的臨時變通能力較差,教師可以讓這類學生多回答問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進步。教師也可以將家庭作業(yè)分為幾種類型,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布置相對應的作業(yè),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課堂教學的進步。
四、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生活與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學生所學的知識都是為了生活服務。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要讓學生從小就意識到生活與學習的聯(lián)系,通過生活與教學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教學課堂的進一步優(yōu)化。有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認識生活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學生一味地接受課堂知識教育,容易變得過于死板,不懂得變通,缺乏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例如,教師在教學課文《四季》時,可以讓學生就每一個季節(jié)寫一篇作文,當學生完成四篇關于四季的作文時,教師再把作文交到學生的手里,讓學生重新閱讀,感受四季的變化,提高學生對四季的認知,同時也要告訴學生時間流逝之快,要珍惜時光。又如,教師在教授《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自由談論在生活中最喜歡吃的水果,并且說出喜歡這個水果的三種理由,也要說出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學生通過對水果的描述,能提高表達能力,也能從同學的口中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識,學生的知識水平也會得到提高,從而促使觀察力發(fā)展。結合生活進行教學,能有效地增長學生見識,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探索欲,提高課堂教學水準。
綜上所述,語文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通過學習語文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學生思想的進步。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系統(tǒng)接受知識教育的初期,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教學課堂,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與培養(yǎng),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起點,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紅梅.淺談對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家長,2021(24):67-68.
[2]范敬娣.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的實施新探[J].第二課堂,2021(0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