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占智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在重視基礎知識講授的同時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逐步提升綜合能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興趣引導教學,實施生活化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教學,實現翻轉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關鍵詞:數學教學;核心素養(yǎng);問題;興趣;生活;任務驅動;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8-0066-02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特點,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變革和創(chuàng)新,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拓展教學資源等措施,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個性得以發(fā)展的同時,有效提升數學能力,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本文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數學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探析。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
問題式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能夠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并學會應用該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組織數學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學“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還記得什么是函數嗎?”學生立即將函數的概念敘述出來。隨后,教師出示已知高鐵全長和列車行駛速度的例題,引導學生計算所需的時間,并提出問題:“高鐵行程y與運行時間t的關系是什么?”學生根據運算法則得出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教師隨后又提出“物體的溫度與冷凍時間的關系”“練習本厚度隨本數增加的關系”等問題,讓學生列出數量關系式,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數量關系式之間的共同特性,并自主總結正比例函數公式。學生在問題式教學情境下,思維較為活躍,能夠主動探索問題,抽象思維逐步得到提升。
二、以興趣引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能幫助學生高效解決問題。數學教師在授課時要將數學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性體現出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邏輯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可通過興趣引導并展開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一個高8米的電線桿,用鋼索將頂部與地面固定,鋼索固定位置與電線桿之間的距離為6米,并提問:“同學們,工人師傅在準備鋼索時應該怎樣估計其長度呢?”有的學生想到可以利用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進行估算,回答:“當兩邊確定時,第三邊的長度大于另外兩邊之差小于它們的和?!苯處熣f:“非常正確,那像這樣,兩邊已經確定了,第三邊的長度如何計算呢?”在學生思考后,教師可繼續(xù)引導:“同學們可以在紙上畫出任意長度的直角三角形,并且分別測量出三邊的長度來找出三邊長度之間的關系?!睂W生立即開始操作,并且推理出很多種不同的關系。教師可就此引出在網格紙上做出直角三角形,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出三邊的關系,并鼓勵學生將自己之前測量的數據代入其中,加深學生對勾股定理的記憶。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激趣課堂教學情境,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和動手實踐,使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實施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數學建模能力
數學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教師想要提升學生數學水平,應從生活著手,采用生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解題模型,進而應用此模型解決相似問題,提升解題效率。例如,在教學“用二次函數解決問題”時,數學教師就可采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能力。教師可提問:“同學們,學校打算騰出東北角的一塊地方修建一個靠著墻的綠化帶,購買了40米的柵欄想要將另外三邊圍住,你能幫助計算一下綠化帶的長為多少時綠化面積最大嗎?”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兩個條件結合所學的二次函數列出二次函數表達式,同時嘗試利用二次函數的特點解決這一問題。在學生利用二次函數性質解決了上述問題后,教師還可提出一個相似的問題讓學生解答,使學生通過解答兩個例題建立解答此類題目的模型,進而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快速想出解決方法。教師利用生活問題展開數學教學,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同時有效提升建模能力。
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能力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關鍵,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運算能力,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發(fā)展數學思維。數學教師可借助任務驅動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例如,在教學“完全平方公式”時,教師可采取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組織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共同復習合并同類項法以及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然后布置任務“(m+2)(m+2)=?”“(a+b)2=?”,鼓勵學生嘗試解答這兩個式子。學生在解答第一個式子時感覺很簡單,但是遇到平方后稍加考慮,最終得出“(a+b)2=a2+b2+2ab”的結論。在學生自主得出完全平方公式后,教師又展示“(2m+3n)2=?”“(12x+6y)2=?”等題目,鼓勵學生應用公式展開運算。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應用完全平方公式解答這些題目,有效鍛煉了運算能力。
五、借助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直觀想象力
直觀想象力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路上一種重要的能力,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在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熱情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直觀想象力。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力。教師可先通過多媒體展示鐘表的指針轉動視頻以及風車每片輪葉轉動的視頻,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旋轉動作,并了解旋轉的性質。隨后,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展示一個鈍角三角形,并提問:“同學們能夠想象出這個三角形繞著其中一個頂點旋轉90°后是什么樣子嗎?”學生觀察圖片,展開想象,并與同學展開討論,由此得出了一些結論。在學生討論過后,數學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三角形旋轉的整個過程,同時標記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所對應的長度等,使學生直觀感受圖形旋轉過程,并掌握旋轉的性質以及旋轉圖形作圖三要素。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學習數學知識,直觀想象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實現翻轉課堂,培養(yǎng)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數學是由大量的數字和數據組成的,因此學生想要學好數學,需要在認識數字的基礎上學會分析數據。教師在組織數學活動時應實現課堂翻轉,使學生主動研究和分析數據,并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真正意義。例如,在教學“概率”時,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教師可先組織學生進行預習,使學生了解概率的定義,并且學會計算簡單的概率。隨后,教師可出示問題“已知口袋中有7個小球,白球3個,黑球4個,請問隨機抓出一個是黑球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再向袋中放入幾個黑球,隨機抓出白球的概率會變成25%”,并鼓勵學生自主解答和講述解答過程。學生根據預習所獲取的知識,詳細分析白球和黑球的數量關系,并根據概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得出結果。在翻轉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數據分析能力也隨之升高。
總之,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依照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成長規(guī)律進行有效引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興趣引導教學,實施生活化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教學,實現翻轉課堂,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建模能力、運算能力、直觀想象力、數據分析能力,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富芳穎.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12).
[2]趙翠.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36).
[4]顧韜.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育觀察,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