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落實,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也隨之變化。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當中,小學語文主題閱讀開始受到廣大教育行業(yè)工作者的關注,主題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也得以凸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的語文基礎有助于其他學科學習的順利進行,是促進綜合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因此,本文就當前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普遍問題展開探討,提出幾點推動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對廣大教育行業(yè)工作者們提高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閱讀;實踐與探索
引言:在新課改背景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作為教育目標,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學好語文就是為接下來的多科學期做鋪墊,良好的理解能力是讀懂題目并且順利得出正確答案的基礎,而提升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進行主題閱讀訓練,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圍繞主題閱讀展開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
一、當前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普遍問題
現(xiàn)如今,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教師對閱讀模塊重視程度低的情況,教師忽視閱讀的重要性,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學習閱讀的認真程度,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時間安排并不妥善,分配在閱讀專項的時間很少且不連貫,訓練的內容也是單一乏味,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直接導致了語文課堂效率難以提升。并且,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并不得當,不完善的教學體系也會使得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脈絡不清晰,限制他們的學科發(fā)展,因此,想要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明確教學目的是關鍵。
二、推動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有效策略
(一)課外延伸,拓展課內閱讀內容
小學生受其年齡影響,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對于事物發(fā)展的判斷能力也很有限,生活閱歷不夠豐富,這些都是導致他們在閱讀理解方面進步較慢的原因。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進行適當?shù)卣n外延伸,提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豐富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探討的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水滸傳》的其他章節(ji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武松的人物形象特點,從而對文章中的打虎情節(jié)認識更加深刻,在進行課后練習時得心應手。這樣的課外拓展方式也會提升他們閱讀名著的興趣,長此以往,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1]。
(二)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感知主題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采用老舊的教學理念,將自己作為課堂核心,一味地將知識點進行灌輸,導致學生缺乏課堂參與感,對所學內容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在創(chuàng)新的閱讀課堂上,教師要意識到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重要性,站在他們的角度出發(fā),尋求更有效的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是能夠幫助學生感知主題,明確學習目的的方式之一,借助合適的教學情境,能夠讓他們產(chǎn)生主動探究的熱情,積極融入到課堂當中。同時,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營造課堂氛圍,將書本上原本晦澀難懂的文字轉化成一個個生動的視頻或者音頻,以此幫助他們理解并消化文章重點,更深刻的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也不要脫離生活,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感知到教學源于生活,每篇文章中都隱藏著生活的氣息,從而養(yǎng)成熱愛生活、注意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更能夠促進主題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2]。
(三)合作學習,提升學生閱讀效率
在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必要性的同時,還應該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當出現(xiàn)一些自主探究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合作學習的方法值得借鑒。首先,教師應該意識到每個學生心理素質、文化素養(yǎng)、理解能力的不同,正視這些差異,然后進行“強弱結合”的分組學習,確保每個小組中都有成績較好的優(yōu)等生,也有成績較差的后進生,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景象。同時,在進行閱讀問題探討時,小組討論也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課堂時間,將學生劃分成小組模式進行管理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之間的相互探討也是學習彼此身上優(yōu)點的過程,是取長補短的良好方式。合作小組不僅可以談論課堂問題,更可以在課后為單位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在完成學習任務時不斷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深化情感,不但在無形當中提升了學習質量,更收獲了他人身上的寶貴品質,融洽同學間的關系,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3]。
(四)合理安排教學計劃
以以上策略為基礎的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更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學校應該站在長遠的角度思考,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從而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適當增添一些閱讀的課上練習時間。這些課程不是常規(guī)情況的語文課程,而是經(jīng)過研究決定新增添的閱讀專項訓練課程,在課堂上,學生可以繼續(xù)對自己當時不理解的地方認真思考,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提升閱讀速度。因此,在主題閱讀專項訓練課程上,既需要練習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更需要他們能夠根據(jù)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加深課堂記憶,具備多種途徑的學習思路。閱讀理解在語文整體考察上占據(jù)著重要的比重,所需時間較多,因此,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培養(yǎng)他們的專注力和思維能力,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學習效果,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提升主題閱讀的教學效率具有多種途徑,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不斷探索,尋求到更多有效的方法,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小學生的年齡和知識閱歷等方面也是限制他們理解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特點,用平和的心態(tài)幫助他們不斷進步,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學習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為接下來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靜怡.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師永健. 小學語文閱讀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3]馮燕. 多媒體技術支持的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模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徐平(1990.2—),女,漢族,安徽阜陽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