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石,鐘 梅,廖義鴻*
(1.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科,廣東深圳 518002;2.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婦產科,廣東廣州 510515)
子癇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嚴重時可危及母兒生命[1]。其發(fā)病機制不明,據(jù)文獻報道可能與胎盤缺血缺氧、代謝異常及氧化應激等有關[2]。研究表明: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gene,脂肪量和肥胖相關基因)與糖脂代謝密切相關。LP-PL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血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是經典的脂代謝相關指標。本文通過檢測子癇前期孕婦血清中FTO 及LP-PLA2 的水平,探討脂代謝在子癇前期發(fā)病中的作用。
收集深圳市人民醫(yī)院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子癇前期輕度(mild preeclampsia,MPE)及重度(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各20 名,正常孕婦20 名為對照組。子癇前期輕、重度的入組標準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3]。排除標準:雙胎、試管嬰、慢性高血壓、血液系統(tǒng)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人。3 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檢查均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
離心機(安徽嘉文儀器裝備);-80 ℃低溫冰箱(海爾);多功能酶標儀(瑞士TECAN);FTO ELLSA 試劑盒(卡邁舒)、LP-PLA2、試劑盒(美國MyBioSource)。
所有患者入院后抽取肘靜脈血5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3 000 r/min 離心30 min 收集上清液,保存于-80 ℃冰箱中。ELLSA 法檢測各組血清FTO、LPPLA2濃度。
MPE組、SPE組及對照組各20例,各組在年齡、孕周、BM(I孕前及孕期)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3組一般資料統(tǒng)計
3 組血清FTO、LP-PLA2 水平總體上有顯著性差異(P <0.05),SPE 組及MPE 組血清FTO、LP-PLA2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且SPE 組FTO、LPPLA2水平明顯高于MPE(P <0.05),見表2。
表2 各組血清FTO、LP-PLA2水平比較
經Pearson 相關性分析,F(xiàn)TO 與LP-PLA2 成正相關(r=0.546,P<0.05),以FTO 為Y 軸,LP-PLA2 為X軸,相關關系式:y=8.43+0.84x,見圖1。
圖1 FTO與LP-PLA2相關性散點圖
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機制,普遍認可“兩階段”學說[2,4-5]。本文探討脂代謝相關指標LP-PLA2、FTO 在子癇前期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眾所周知,妊娠期存在生理性高血脂狀態(tài),血脂水平在孕早期(9~13 周)開始升高,孕35 周出現(xiàn)達到高峰,產后24 h 驟降,產后5周恢復正常[6-7]。雖然脂質代謝指標均會升高,但HDL-C/LDL-C 的比值無明顯變化,脂代謝在高水平保持平衡,這可能就是正常妊娠雖有高血脂而不引起血管病變的主要原因[8]。Jin等[9]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謝紊亂,可出現(xiàn)氧化應激及血管內皮損傷,甚至臨床癥狀。LP-PLA2 是重要的代謝調節(jié)因子,目前研究認為其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中起著負面作用[10-11]。史丹丹[12]等發(fā)現(xiàn)子癇前期患者血清LP-PLA2 水平明顯升高,提示LPPLA2 參與了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機制。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子癇前期組的血清LP-PLA2 明顯高于對照組,且隨著子癇前期病情加重,其表達量增加,提示LP-PLA2 參與子癇前期的發(fā)病,并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關于LP-PLA2 的具體機制,張雪等[13]認為,LP-PLA2能誘導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各類因子,促進單核-吞噬細胞向血管內膜趨化、聚集并變成自噬細胞、泡沫細胞,同時LP-PLA2 能使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凋亡,最終影響血管舒張和收縮等功能。FTO是Frayling 等[14]通過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發(fā)現(xiàn)與肥胖密切相關的基因,該基因表達的蛋白是DNA 去甲基化酶,在維持能量代謝的動態(tài)平衡中發(fā)揮重要作用。FTO 蛋白還與體重調節(jié)、體脂聚集密切相關[15-17]。并且多項研究[18-21]發(fā)現(xiàn):肥胖與多種惡性腫瘤密切相關。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子癇前期組的血清FTO 蛋白表達量明顯增高,F(xiàn)TO 與LP-PLA2 正相關,提示二者共同參與子癇前期發(fā)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