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良 李法玲 汪志君
摘? 要: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基于新時代大學生的時代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念信仰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讓新時代大學生理解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理念信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念信仰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文章將基于價值觀與理念信仰視角出發(fā)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進行研究。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03-0177-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How to combine the education of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philosophy and belief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new era. The core values of doctrin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ct beliefs ar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and belief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study the whol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s and beliefs.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al belie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lief education
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多元價值觀念并存。在此背景下,科學指導大學生借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理念信仰武裝自身,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做到知行合一,對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言極為重要。因此,無論是基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理念信仰的思想認識,還是基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理念信仰的實際踐行,都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正確理念信仰的引導作用,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正確理念信仰應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新生力量,他們勇于探索、積極向上、精力充沛、思維活躍、不懼挑戰(zhàn)又敢于創(chuàng)新。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不斷推進。在物質充盈的新時代下,大學生在思想上也呈現(xiàn)出許多不同于以往的特點。因此政治教育需要真實客觀地認知大學生思想狀態(tài)上的變化,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迎合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做到實事求是,才能夠真正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
當代大學生生活在一個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時代,經濟全球化帶動了各國文化、價值、利益不斷交融,各國合作不斷深化。在這樣的一個復雜多變的時代中,大學生在思想上呈現(xiàn)出多面性的特點,既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又缺乏自主學習的堅持;既追求自我的獨立,又對未來充滿迷惘和恐懼;既追求金錢物質,又秉持著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集體主義下的精神追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豐富的內涵。此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呈現(xiàn)出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指明了當代大學生思想追求上的目標和方向;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辯證統(tǒng)一。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
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內容要求上可分為國家層面要求、社會層面要求和公民三個層面的要求,是濃縮了當代社會主義最美好的愿景。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學習與弘揚,所以它這在內容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一致。
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將大學生培養(yǎng)為愛國敬黨、獨立思考、具有理想和信念的時代新人,即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求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懂得生命的價值在于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求大學生要擁護黨的領導、響應黨的號召、積極落實黨的各項規(guī)定。堅持社會主義就是要求當代大學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學習各國在制度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智慧,不斷豐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由此可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核心價值觀在內容上高度一致,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重要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具體表現(xiàn)它的手段和主體對象上。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進行政治宣傳并影響思想教育,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手段,也對思想傳播和形成極為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度凝練的語言,每一個詞語都寓含深意,因此需要教育者通過教育手段向公眾闡述其中的深意,并不斷吸引他們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興趣,從而在整個社會掀起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風尚。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對象是大學生,大學生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在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同時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加強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內化于心的價值觀將影響大學生的外在行為,實現(xiàn)學生將先進的價值觀實踐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這不僅是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二、理念信仰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層次的表現(xiàn)形式。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微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沒能將理念信仰教育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注重兩者的有機結合,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格外重要。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理念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樹立理念信仰對于個人來說,是形成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崇高的理想信仰如同人生的航向標,將不斷鞭策個人為之奮斗。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理想信仰凝聚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價值追求,是民族心、民族魂。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教育和價值引領,使大學生在思想上保持純潔、健康,并順利地培育出新時代的“四有”新人。因此,樹立崇高的信仰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信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價值觀灌輸與人生觀同化,其本質就是信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像是一把啟蒙大學生思想的鑰匙,只有其充分發(fā)揮作用,使信仰教育深入人心,進而實現(xiàn)大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因此,高校要時刻銘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增強教育對理想信仰的引領作用;其三,理想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體現(xiàn)。信仰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指引,綜合體現(xiàn)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方面。信仰需要借助教育的手段不斷革新大學生的思想,通過擯棄舊思想、灌輸新思想,使大學生思想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與此同時,信仰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貫穿政治教育的始終。
三、基于價值觀與理念信仰角度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基于價值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第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復雜多變。當代,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縱觀國際形勢,各國利益、命運緊密相連,文化、技術、價值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zhàn)。身處在這樣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之中,大學生很容易在思想上迷失自我,形成畸形盲目跟從的價值觀。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人們普遍執(zhí)著于金錢和物質。而大學生在思想多不成熟,難以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辨別是非,很容易受到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導致部分大學生在思想道德觀念上產生歪曲。
第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缺陷。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在教育內容上忽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育的形式上過于教條等。盡管學校借助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但未能有效地使學生獲有主動權,學生依舊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無法主動融入課堂。除此之外,高校工作者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關鍵部分,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成效。倘若高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無法滿足教育的要求,這不但無法較好地宣揚核心價值觀,而且也會使大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第三,當代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與抵抗不良誘惑的能力差。當代大學生正面臨多方面的壓力。主要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于學業(yè)與就業(yè)的壓力,另一方面來自于感情與經濟的壓力。然而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大學生,會因過多的壓力迷失自我。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重視個人利益而忽視集體利益,將個人理想凌駕于社會理想。因此他們的這些做法和思想在一定程度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二)基于理念信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第一,資本主義沖擊下漠視理念信仰的作用。全球化進程是把雙刃劍,它不但帶動了經濟高速發(fā)展,也使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在中國得到傳播,并被一部分人所推崇。這部分人過分地執(zhí)著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完全否定社會主義。他們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在社會上營造出金錢至上的風氣。一部分大學生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容易形成歪曲的價值觀,即漠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理想信仰。這不僅有害他們自身的發(fā)展,而且也阻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
第二,互聯(lián)網廣泛使用造成不良信息的泛濫??陀^上互聯(lián)網廣泛使用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互聯(lián)網的廣泛應用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不合理地利用互聯(lián)網將會阻礙甚至中斷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目前我國網絡法治還不健全,在網上肆意泛濫著很多不良虛假的信息。特別是對于大學生,從復雜龐大的信息中辨別信息真?zhèn)尉邆涮魬?zhàn)性和困難性。因此我國繼續(xù)解決不良信息泛濫的問題。
第三,高校信念信仰教育成效甚微。高校信念信仰教育成效甚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高校不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投資不足。很多高校缺乏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難以組成有效的教育隊伍;其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成效甚微。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比較復雜,不僅是因為學生對政治理論課程缺乏興趣,而且更是因為思想教育工作者缺乏教育的激情和動力不足,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評價體系尚不健全,難以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推進。
四、基于價值觀與理想信仰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一)基于價值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第一,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和糾正的作用,以此來因對復雜多變的外界環(huán)境?!榜R克思主義關于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基本觀點的一個結論中認為環(huán)境影響和制約著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校園中度過,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生活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減少外界復雜環(huán)境對大學生思想上的影響。為此高校可以開展一系列先進的文化活動,例如文化展、游覽革命紀念館等幫助大學生了解和學習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精神。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生活建設相結合,不僅是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也是保持校園生活純凈性和先進性,避免大學生產生歪曲價值觀的關鍵。
第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高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水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备咝K枷胝谓逃c時俱進,用創(chuàng)新引領體系的變革。高校應該分析現(xiàn)有體制下的缺陷,通過了解學生思想教育的困境并進行合理的分析研究,從而尋找恰當?shù)慕鉀Q方案。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關鍵部分,應該重視他們思想政治上的變化。對此高??梢詫逃ぷ髡哌M行定期考核或者組織集體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等,保持他們思想政治的先進性。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是機械的將核心價值觀復述給學生,而是靈活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傳達給學生,幫助他們將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所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體,需要重點提高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水平。
第三,提高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增強抵制不良影響的能力,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在社會實踐中得以提高。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接觸到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學習到書本以外的知識,進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因此社會實踐可圍繞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議”展開,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三個倡議”的內涵,而且也能將“三個倡議”的內涵通過社會實踐落實到行動中?!叭齻€倡議”倡導大學生愛國敬業(yè),所以高校的社會實踐可以采取志愿活動、偏遠地區(qū)支教等形式,從而增進大學生對國情的了解和對黨的基本路線、奮斗目標的理解, 增強憂患意識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責任意識, 激發(fā)愛國情感, 讓學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 感知、認同、信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并在此基礎上內化為價值觀念, 逐漸外化為具體行動。
(二)基于理念信仰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第一,加強理念信仰教化認同力度。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是應對資本主義對信仰沖擊的一個重要手段。首先,增強大學生對信仰力量的認同感。實踐證明,一個具有堅定信仰的民族是頑強、鮮活的。同樣對于個人而言,信仰昭示著人生的方向,人們可以在信仰的支撐下走向成功。其次,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毫不動搖??v觀中國近代發(fā)展史,我們黨領導人民的取得諸多成就,關鍵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這也是我們黨在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理論。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未來的希望,在面對不同文化的沖擊要理性的去看待。面對不同的文化要秉持取其精華、去除糟粕的態(tài)度,既要求大學生不能完全肯定外來文化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又不能固步自封盲目自大。所以為了加強信仰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始終堅持對這兩個方面的引領。
第二,完善網絡法治體系,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網絡空間同現(xiàn)實生活一樣都需要公共秩序,對于違法行為也都需要依法治理。從國家層面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現(xiàn)代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治理互聯(lián)網已成為關系民生的大問題,所以國家急需健全網絡空間規(guī)章制度和法律標準。因此基于信仰教育角度,加強校園網絡建設,是強化信仰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校園網絡也是大學生接觸外界社會和表達個人思想的重要途徑,所以實現(xiàn)網絡平臺與信仰教育的結合十分重要。為此,教育者可以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思想上產生的困惑,搭建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通過微信、微博和騰訊QQ等網絡工具,進行信仰的宣傳,增強信仰教育的影響力度。除此之外,通過文章推送,直播等形式,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實現(xiàn)與學生在課堂之外的交流,推進全天候全過程的價值觀念滲透。
第三,解決信仰教育成效甚微的現(xiàn)狀??梢詮膬蓚€方面著手:其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是形成信仰的基礎。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大學生可以明辨是非,判斷什么是正確的人生信仰,什么是錯誤的人生信仰。因此需要提高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學校也應該把它作為一種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學習;其二,增強和擴大思想政治隊伍自身的建設。高校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信仰教育的投資,積極補充專業(yè)的思想教育人員,提高教育人員的工作的動力與熱情?!按蜩F需得自身硬”,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隨波逐流,跟隨大眾而改變自己的信仰,這不但會導致教育工作者們自身產生歪曲價值觀,而且也會使整個教育隊伍失去威信力。所以他們首先要擁有堅定信仰,因為堅定的信仰能夠有效地促進傳播信仰。除此之外,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教育工作者需要首先讓他們真正地理解并相信馬克思主義闡述的理論,并耐心地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幫助學生樹立以馬克思主義為理念的人生目標。其次,教育工作者們需要對待每一個學生付諸真心實情,幫助學生克服錯誤的價值觀,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所以,通過不斷提高教育者們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可以有效地吸引大學生探索理念信仰的價值,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石書臣,周躍新.主體間性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系發(fā)展的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7-10.
[2]吳宏政.思想政治教育中價值認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J].長白學刊,2017(4):45-48.
[3]俞婷.基于學生“千日成長”的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9(11):94-98.
[4]陳永華.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7(2):50-52.
[5]湯濤.略論供給側改革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81-84.
[6]丁正亞.論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00后”高職新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9(14):92-96.
[7]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9-90.
[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