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山東路體育運動學校 鄭晚怡
隨著青少年籃球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原有的單一籃球教學方法暴露出滯后性,不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籃球運動技能。要在青少年籃球教學中合理引入分層合作教學方法,構建全新的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實現(xiàn)籃球運動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較好地提高青少年的籃球技術水平、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方法,分層合作教學法能夠明顯提高隊員的籃球基本技術水平,包括全場折返上籃技術、一分鐘定點投籃技術等。
采用分層合作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和激發(fā)隊員的籃球運動興趣,隊員能夠在分層合作學習中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主動學習和體會籃球運動相關技術,促進隊員運動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在青少年籃球教學中采用分層合作教學法,能夠較好地培養(yǎng)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隊員在組間合作、組內合作、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過程中,增進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分層合作教學法在青少年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是重要的方法,要考慮青少年的不同個性特點、年齡、籃球基礎等條件,合理設計分層合作教學模式,采用因材施教的籃球教學方法和策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籃球學習活動中,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組間合作的不同方式,實施針對性、差異性的籃球教學,較好地培養(yǎng)青少年的籃球運動習慣和技能。青少年籃球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青少年籃球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圖
要根據隊員的不同身體素質水平和籃球技術水平,科學合理地劃分隊員層次,具體來說將隊員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組隊員有良好的籃球訓練基礎,身體基礎素質相對優(yōu)秀,能夠快速適應籃球訓練和籃球運動。B組隊員的整體素質一般,在身體素質、籃球技能、籃球學習心理素質上存在短板。C組隊員有積極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和想法,然而缺乏系統(tǒng)的籃球訓練,身體素質和籃球技能基礎相對較差。針對隊員的不同分層,教練要確定不同層次隊員的教學目標,注重學生對籃球運動的體驗,增加籃球分層教學的人性化和合理性,規(guī)避籃球分層教學過程的盲目性和無效狀態(tài),讓隊員在階段性的學習中逐步提升,有效提升籃球運動的學習效率,減少籃球運動學習的無效性[1]。同時,還要結合青少年籃球運動的實際情況,進行籃球訓練的動態(tài)調整和變化,促進不同組別成員的動態(tài)流動。
對于A層次的隊員而言,教練可以較多地采用言語指導和完整性的教學方法,讓隊員在綜合練習和比賽練習中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從中領會籃球技術動作的學習原理和要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學習投籃技術為例,要啟發(fā)隊員思考如何在受干擾的狀態(tài)下穩(wěn)定出手,如:要讓籃球快速脫手、保持身體的平衡、增大瞬間爆發(fā)力等,并啟發(fā)隊員思考投籃技術運用的時機和方法,讓隊員在傳球與接球投籃的組合練習、運球后的急停投籃練習、防守對抗下的投籃練習中,不斷提高投籃的精準度,加強各項組合動作運用的連貫性,在實戰(zhàn)中感受投籃動作的運用時機及合理性。還要向A層次學員重點講解籃球運動的相關技巧和細節(jié),要求學生在籃球運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反復練習,做到精益求精,使自己的籃球技戰(zhàn)術更加合理和精準。
對于B層次的隊員而言,教練要采用引導、糾錯、分析、討論的方法,打磨隊員的籃球基本技術動作,教練要多次進行完整、正確的動作示范,讓隊員在觀看中加深對正確動作的記憶,在訓練中有意識地運用正確的籃球技術動作,并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相互觀察、及時糾正,在不斷調整、糾偏的練習中領會正確的籃球技術動作要領,在“重復練習法—間歇練習法”的過程中進行體會。如:練習行進間高手上籃學習過程中,要求隊員進行重復性的團隊練習,以團隊重復30次的左手上籃接力練習方式為主,讓隊員體會起跳充分、舉球、伸臂、屈腕、撥球動作的連貫性和用力適度感,在反復練習中增強肌肉對正確籃球動作的記憶,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提高自己上籃的命中率。
對于C層次的隊員而言,教練要采用直觀的、分解式的教學方法,優(yōu)先選擇游戲教學、變換練習的教學方法,采用相對簡單、有機聯(lián)系的“小步子系列”內容,逐步完成籃球運動練習任務,激發(fā)隊員的籃球運動興趣,在重復性、趣味性的籃球練習中提高技術動作水平,并在練習中及時反饋、不斷強化。另外,考慮到C層次的學生心理情緒波動較大,可以對其進行密切觀察,適時變換練習方法和手段,適當借助于軟梯進行輔助性運球練習,讓隊員在練習腳步的過程中練習運球,提高籃球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
要注重對學生的動態(tài)分層管理,構建完善的學生分層動態(tài)管理制度,結合學生在籃球運動的課堂表現(xiàn)、訓練態(tài)度、小組合作能力、技術測試等狀態(tài),進行分層動態(tài)調整和優(yōu)化,使學生不斷突破自我的技術瓶頸,達到共同進步的訓練目標。
可以在青少年籃球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合作教學方法,包括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組組合作等模式,依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合理分配不同小組的籃球學習任務和目標,培養(yǎng)隊員的團隊合作與溝通交流能力。其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青少年籃球合作教學流程
如,在學習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技術時,可以利用各小組隊員的差異性,在統(tǒng)一講解和示范標準技術動作的前提下,讓不同層次的隊員進行團隊合作練習,并指出不同層次的隊員在團隊合作中的錯誤動作。如第一步跨步不明顯、起跳不充分等,鼓勵隊員進一步規(guī)范和提高籃球技術動作水平。
同時,還要明確各小組成員的分工,充分發(fā)揮A層隊員的“小教練”作用,通過指導別人來強化自身,鼓勵基礎較差的隊員向“小教練”學習,及時解決小組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并充分挖掘B層隊員的“副指揮”作用,利用B層學員的優(yōu)勢,提高他們的合作學習潛能,共同促進團隊的成長和進步。還要鼓勵C層隊員通過自身努力成為“優(yōu)秀學員”,對C層學員進行積極心理暗示和鼓勵,逐漸克服和消除不良心理和情緒,在正向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逐步體會籃球運動相關要領。
另外,還可以通過小組考核和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對各小組學員進行持續(xù)刺激和激勵,以行進間高手投籃技術復習為例,可以采用合作小組的方法進行練習,讓各小組成員對行進間高手投籃技術動作進行訓練,包括第一個大跨步、充分起跳、持球上舉、屈腕撥球的連貫性等,進行打分評價和及時反饋。還可以通過運球接力賽、投籃比賽等復習課,對各小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檢測,加深學生對不同籃球技術動作的理解和記憶,轉變錯誤的籃球運動習慣,如:腳步動作錯誤、蹬地起跳不充分、出手投籃角度不合理等,較好地鞏固所學的籃球運動技能[2]。
綜上所述,青少年籃球教學要結合這項運動的特點和要求,采用分層合作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結合青少年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行合理分層和合作練習,調動學生在籃球運動的積極正向心理和情緒體驗,激發(fā)青少年的籃球學習興趣,并在籃球練習過程中進行隨時調整和及時反饋,提高不同層次隊員的籃球技術水平,滿足不同層次隊員的學習需求,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的技術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