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戰(zhàn)國策》對比興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

      2021-06-15 21:30:17夏芳莉
      關鍵詞:戰(zhàn)國策比興傳承

      摘 要:《戰(zhàn)國策》以謀臣策士與君王的語言活動為主要內(nèi)容,在謀臣策士的辭令語言中,常有以女性自比或以女性相類的人物做比喻,達到表述觀點、傳遞情感、揭示真相、建言獻策的作用。文章列舉了《戰(zhàn)國策》作品中謀臣策士用以自比的女性形象的類型,分析了自比形象共有的特征。通過與屈原香草美人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做異同比較,試圖闡述香草美人傳統(tǒng)對文學的綜合影響,進而得出《戰(zhàn)國策》自比女性的創(chuàng)作方式是對比興手法的繼承,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發(fā)展的結(jié)論。

      關鍵詞:《戰(zhàn)國策》;香草美人;比興;傳承

      中圖分類號:I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2-1101(2021)02-0075-06

      收稿日期:2020-06-11

      基金項目: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SK2019A0988);安徽高校省級質(zhì)量工程項目(2016jyxm0122);安徽高校省級教研重點項目(2017jyxm0788)

      作者簡介:夏芳莉(1982- ),女,安徽安慶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文學。

      A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and Analogy Tradition in? 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XIA? Fangli

      (Department? of? General Courses, Anhui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efei? 231131, China)

      Abstract: 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activities of counselors and Kings. In the rhetoric language of counselors, there are often female comparisons or female-like figures as metaphors to express opinions, convey emotions, reveal the truthand make suggestions. This paper enumerates the types of female images used by political strategistsin? 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and analyz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images. By comparing with Quyuan's literary creation of? "vanilla beaut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atiate on the comprehensive in? fluence of the tradition of "vanilla beauty" on literature, and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reative way of self-comparing women in 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i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echnique of metaphor and analogy, and has developed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Key words: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vanilla beauty; metaphor and analogy; inherit

      比興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重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關于比興的研究成果較豐富,主要是結(jié)合古人對比興的理解闡述比興內(nèi)涵,或是探討比興作為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方法對詩、詞、賦、散文、小說、繪畫等文藝創(chuàng)作的影響意義,或是揭示比興的基本特性,分析比興與形象思維的關系。但選取先秦散文為比興承繼研究對象的文獻不多,著眼于以女性為喻體的自比,分析文本與香草美人傳統(tǒng)之間關系的作品尚不多見?!稇?zhàn)國策》無論是諫辭,還是外交辭令,都經(jīng)過了精心的構(gòu)想,具有嚴密的邏輯結(jié)構(gòu),語言效果極強。在諸多篇目中,謀臣策士仔細地揣摩溝通對象的心理特征,常以女性自比或以女性相類的人物做比喻,且多以堅貞、聰慧、楚楚可憐的形象作比,進而實現(xiàn)溝通目的。故本文選取比興手法使用較突出的《戰(zhàn)國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書中比擬女性形象的內(nèi)容作為依據(jù),意在從細處著筆,探尋《戰(zhàn)國策》與屈騷香草美人比興的承展關系。

      一、《戰(zhàn)國策》以女性自比的功能分析

      《戰(zhàn)國策》作品以女性自比所起的文本功能既有為自身洗脫冤屈、避免君臣間生出嫌隙的,也有借以向君王訴說衷腸的,還有以柔弱女子形象示人、希望在困境中不被人落井下石的,當然也不乏借來比喻君臣關系、迂回向君王諫言獻策的。無論是為自己辯解,還是百轉(zhuǎn)千回地表達對君王的依賴,無論是乞求他人包容的露怯示弱,還是含蓄勸諫君王的繞指柔情,作品中的謀臣策士都不惜舍棄身份,將自己與女性的形象相聯(lián)系,以良好品德的女性形象比喻自己對君王的忠誠,以思婦做吳吟暗指對君王的傾慕,以貧困弱小的使女比喻自己的無害,以新婦不知己任、妻妾愛夫君借指朝堂上的君臣之道等。

      (一)為己做辯解

      身處七雄爭霸亂世的謀臣策士為了朝堂中的地位,謀求更多的利益,往往傾軋、詆毀其他人。“楚人有兩妻”(《秦策·陳軫去楚之秦》)和“思吳則將吳吟”(《秦策·楚絕齊齊舉兵伐楚》)兩則故事都是源于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的挑撥,陳軫通過兩則故事成功地予以化解。

      如何巧妙而不著痕跡地為自我辯解,從而贏得君王的信任呢?在《戰(zhàn)國策》中,“忠且見棄”(《秦策·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楚人有兩妻”(《秦策·陳軫去楚之秦》)、“忠信得罪”(《燕策·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均以女性自比,尤以楚人有兩妻的自我比喻最為有趣:楚人有兩妻,在其生前,鄰人挑逗二妻,年長妻痛罵,年輕的妻則笑著接納并和鄰人私下往來;楚人死后,有人問挑逗二妻的鄰人選擇哪個為妻時,鄰人選擇的是那個痛罵自己的年長婦,而不是早已私下與自己有所往來的年輕女。

      謀臣陳軫被張儀詆毀將投奔楚國,其先以“仆妾售乎閭巷”“出婦嫁鄉(xiāng)曲”[1]127的直白語言表明自己的忠貞,又用“楚人有兩妻”[1]129故事解釋了男性愿意給別人戴綠帽子卻不愿意給自己帶的大眾化心態(tài),生動形象地將自己比作女性,將王比作愿娶之鄰人。陳軫以此比喻自己若是那之前就與人私下暗通款曲的人,必定不為君王所看好,最終會落得棄之如敝屣的下場。由此得出結(jié)論:如若不忠怎會有人愿意接納。陳軫通過這則故事深入淺出地為自己做了有效辯解,進而獲得主上的理解。

      (二)委婉訴衷腸

      君臣之間既有嫌隙,也有相互傾慕。君思慕臣子,臣向君主表衷心,以什么方式表達不失君子氣節(jié),又能表達思慕之情呢?“思吳則將吳吟”(《秦策·楚絕齊齊舉兵伐楚》)故事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張儀構(gòu)陷的陳軫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終于去了楚國,齊楚間要有戰(zhàn)事之時,楚王聽從了陳軫的建議,派陳軫前往故國與秦講和。秦王推心置腹地問道“以其余為寡人乎?”[1]140流露著秦王對賢士十分傾慕的懇切態(tài)度和爭取忠貞不二之臣青睞的忐忑內(nèi)心。而陳軫的回復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方式,擬女子態(tài)講述了吳人之游楚的故事:楚王深愛的吳人病中被問及是否思鄉(xiāng),左右告訴楚王吳人思鄉(xiāng)會做吳吟。接著,陳軫又告訴秦王將為王吳吟,十分含蓄地向秦王傳遞自己思慕秦王、思歸秦土的心意。

      陳軫并沒有直白回復秦王思慕之心,而是將自己和楚王深愛的吳人相對應,楚王愛吳人,譬喻秦王珍視陳軫;吳人思鄉(xiāng)做吳吟,陳軫為王吳吟,隱喻陳軫自己思鄉(xiāng)懷人。語言不能詳盡,通過思吳做吳吟的故事傳達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意蘊雋永,耐人尋味。

      (三)示弱求保全

      “江上處女”《秦策·甘茂亡秦且之齊》即是欲實現(xiàn)示弱求保全的典型。江上處女(使女)貧困沒有蠟燭,被其他使女嫌棄、驅(qū)趕,身處困境的使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何愛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賜妾,何妨于處女?妾自以有益于處女,何為去我?”[1]158直接闡明清楚了彼此之間的利害關系:我買不起燭火,所以經(jīng)常早起打掃房子鋪好席子,你們?yōu)楹尾辉敢赓n一點照在四壁上一點余光給我呢?這對你們又有什么妨礙呢?我自認為對你們是有用的,為什么不收留自己呢?

      在“江上處女”這段文字中,甘茂將自己比喻成給人做工、窘迫可憐的使女,將蘇代比喻成和自己一類、只是處境或比自己略微優(yōu)渥些的使女,二人同是為諸侯王服務的身份。以此比喻傳遞信息:自己雖困頓卻無害于他人,借他人燭火的光亮并不損害他人利益,反而能為其他人分擔繁重的工作,盡心盡力為君王服務,期望他人能衡量利弊,容納自己并給予自己立足之地。而蘇代正是認同了甘茂“江上處女”的觀點才愿意為甘茂奔走相告,先以甘茂累世侍奉秦王、盡知秦要塞為由說服秦王相迎甘茂,再以此為契機證明甘茂的賢能,說服齊王留下甘茂。

      (四)迂回獻諫言

      同樣,在《戰(zhàn)國策》“衛(wèi)人迎新婦”[1]1167“鄒忌修八尺有余”[1]324等篇章里,也能看到謀臣們借講述新婦或者妻妾、門客故事來向君王出謀獻策。

      如“衛(wèi)人迎新婦”,新婦出嫁臨上車前囑咐仆從不要鞭撻借來的驂馬;車至門口,又囑咐送婦者滅灶火以防失火;將要進入洞房時看到門旁的舂米石臼,叮囑左右移至窗戶下不要妨礙行走。新婦的三句囑托都是十分正確的,然而卻為主君哂笑,全因為早晚失時。衛(wèi)人新婦在新婚之日,不忙于與主君耳鬢廝磨,卻忙著操持家務,雖然樁樁件件都管理妥當,但讓人感嘆這新婦并不像個新婦。新婚之日只潛心于細瑣的家務,春宵一刻值千金,新婦難道忘卻了?將新婦比喻為人臣者,主君當是君王,以此隱喻朝堂之上的士大夫們,在君王面前為人臣子說話應注意分寸、時機、場合,需認清自己的身份,做符合身份地位的事情,不要忙活一些與時局、格局不符的工作,到頭來被人譏笑。

      文中,以夫婦之道暗喻君臣之道,以妻妾、門客待主君的態(tài)度諷喻群臣對待君主的態(tài)度,既建議為臣者謹守本分、不逾矩越軌,又告知君王遇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因為群臣出于各種原因,觀點并不一定完全正確。

      二、《戰(zhàn)國策》作品自比女性典型形象分析

      (一)忠貞信義的化身

      無論是“楚人有兩妻”(《秦策·陳軫去楚之秦》)里的陳軫,還是“忠信得罪”(《燕策·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1]1049中的蘇秦,用以自比的女性形象都具備忠貞信義的特點。面對君王的責難、他人的質(zhì)疑,謀臣策士們并不急于為自己辯解,通過引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妻、妾自比不僅傳遞出了對君王忠貞不二的態(tài)度,也保全了責難、質(zhì)疑者的顏面。作品里的女性,一為誂者愿娶、在楚人生前不愿輕許誂者的詈人者,一為陽僵棄酒、上活主父、下存主母、忠信得罪不免于笞的妾。二者都有著令人欽佩的品格:敢于痛罵誂者的潑辣剛烈,忠于夫君不為所動的恪守婦道,存活他人化解危機的機敏智慧,甘愿承受笞罰的果敢擔當,這都與屈原作品中的堅貞女性相似。陳軫和蘇秦用比喻語言向君主塑造了集忠貞信義于一身的女性形象,謀臣策士以此自比,不僅明確君臣之間的關系,更容易打動君主信服其辯解的言辭,相信他們忠于君主的人品。

      (二)楚楚可憐的弱者

      出現(xiàn)以女性自比的情況多由于士人處于困頓的境地下,或被人排擠或遭人懷疑或被閑置不用,境況凄涼。以女性自比,且以身份可憐、地位低下、任人擺布的弱女子為比喻對象,更可助自己博得更多的同情,贏得他人基于同情的信任,進而走出困境。

      “江上處女”《秦策二十五·甘茂亡秦且之齊》中的女子家境貧寒到連蠟燭都沒有,為眾多使女打壓排擠,甚至可能連使女的生計都將不保;“楚人有二妻”(《秦策·陳軫去楚之秦》)中的女子在夫君生前為人所誂,夫君死后又任人嫁娶,身世如浮萍一般可嘆,雖有堅定的信念,卻只能依附夫君生活;“忠信得罪”(《燕策·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中的仆妾為救主父存主母,既無處爭辯又無力反抗,兩難中別無他法只能自己佯裝倒地打翻毒酒,雖有機敏的頭腦,終免不了被笞的懲罰。以上士人用來自比的女性,或貧困或窘迫或無助或無奈,與屈原用以比擬的棄婦形象相近,皆為楚楚可憐的弱女子。

      (三)含蓄內(nèi)斂的智者

      士人們考慮應如何為人臣呢?向君王直接表達還是含蓄婉轉(zhuǎn)透露更合適呢?與屈原作品的“怨”相似,同樣以女性形象來比喻。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以謀臣身份諷諫齊王,用妻私、妾畏、客有求于己的事例來提醒齊宣王納諫;“衛(wèi)之新婦”中策士們用衛(wèi)人新嫁娘不顧新婚身份三次安排工作為人所笑的故事,告誡為臣者要時刻清醒自己的身份地位,不逾矩不做不合時宜的事情;“思吳則將吳吟”中陳軫用楚王所愛吳人思吳做吳吟,向秦王傳遞自己思鄉(xiāng)、思君之意。這樣既避免直白地批評君王的“喜新厭舊”“見利忘義”“不納諫言”,又能將自己的個人情感、為政策略、建議見解寄托于所述故事中,婉轉(zhuǎn)地向君王表達思想、情感。

      三、“比”的內(nèi)涵及《戰(zhàn)國策》對比興傳統(tǒng)的繼承

      比興之比,是將所指不易描述或者相對抽象的事物具象化或者形象化地展現(xiàn),也是一種比喻、象征、打比方。拿來相比較的兩者之間有類似的地方,二者往往表現(xiàn)為類似或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通過具象化或形象化的事物描述,使得抽象隱晦的內(nèi)容變得明朗生動,從而起到強化表現(xiàn)效果的作用?!稇?zhàn)國策》謀臣策士自比女性,即是將本意以較為含蓄的方式,通過女性形象具體地表達出來。

      比興一直為文藝批評所關注,《文心雕龍》“比者,附也”“附理故比例以生”。[2]《詩品》“因物喻志,比也?!盵3]朱熹《詩集傳·螽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盵4]劉勰、鐘嶸認為“比”為附著情理而生,可以憑借外物來比喻志趣,比的運用目的是托物言志,喻事于理。王夫之《薑齋詩話》“全用比體,不道破一句?!盵5]司空圖《詩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盵6]在文藝批評者看來,運用隱喻的方式表達文意更為難得,也值得推崇。古人常以此為審美的重要標準評價詩和散文?!稇?zhàn)國策》以“比”表達謀臣策士的內(nèi)斂、深層的情感觀念是符合傳統(tǒng)審美要求的,受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影響,用比喻不道破謀臣的深層情感,既顯得委婉又表意真切。探究《戰(zhàn)國策》如此創(chuàng)作的深層次原因,得出作品受到了屈原香草美人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漢對楚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以及社會現(xiàn)實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影響。

      (一)屈原香草美人自比手法的影響

      運用比興手法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手段,自《詩經(jīng)》起就為中國古代文人所常用。戰(zhàn)國末年屈原將比興運用到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開啟了用香草美人自比的時代。游國恩《楚辭女性中心說》認為,《詩經(jīng)》雖為比興之源頭,但以“女人”做比興素材的文學表現(xiàn)技巧起源是屈原的《楚辭》[7]。游國恩還在《楚辭論文集》中指出,屈原最重要的比興材料就是女人。用女人象征作者自己[8],用被心儀的男子辜負拋棄的女人象征自己的遭遇。

      而據(jù)司馬遷《史記》記載,屈原“正道直行”,事君“竭忠盡智”,面對“信而見疑,忠而被謗”[9]的殘酷現(xiàn)實,豈能無怨?作品在作家所處環(huán)境、身世、心境的影響下,自然也形成了與之相稱的語言風格。司馬遷對屈原作品的評價是“文約”“辭微”而“指極大”“見義遠”,意指屈原運用比興手法以表達自己堅貞忠信的情感?!芭杂鞒肌Q约弘m去,意不能忘,猶復顧念楚國無有賢臣?!盵10](王逸《楚辭章句》)王逸認為屈原自比棄婦,以冰清玉潔、信而見疑的棄婦形象象征懷才不遇的賢臣。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可以“多稱昆侖冥婚亦妃虛無之語”[11](班固《離騷序》),以細膩、入微的筆觸,淋漓盡致地表達無法以男性身份表達的哀怨、眷念、關切、激憤、埋怨等多種情愫[12]。使用比興的創(chuàng)作方法還可超越法度、經(jīng)義,運用“詭異之辭”“橘怪之談”“捐狹之志”“荒淫之意”[13]的表現(xiàn)方式發(fā)憤抒情,寄托其內(nèi)心的復雜、充沛的情感,更加顯得其對于君王的情感纏綿徘惻,真實感人。文約、辭微的創(chuàng)作手法指的是其通過細碎微小的香草、美飾指稱佩戴、喜愛它們的人品格高潔,用不值得為人稱道的男女情感托喻君臣之義,開創(chuàng)了用香草美人自比的先河。

      (二)楚文化對漢文化乃至《戰(zhàn)國策》編撰的影響

      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充滿浪漫激情、保留著遠古傳統(tǒng)的南方神話的巫祀文化。屈原是中國最早、最偉大的詩人?!段男牡颀垺け骝}》對屈原的評價是“衣被詞人,非一代也”[13],對后世影響深遠。另一方面,漢文化實質(zhì)上是楚文化的延續(xù),楚漢并未因戰(zhàn)亂而分割,在精神上、在文藝上,均表現(xiàn)為高度的統(tǒng)一。譬如,西楚霸王項羽的《垓下歌》、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都可以說是對楚文化的沿襲[14]。盡管在政治、經(jīng)濟、法律制度方面,漢基本承襲了秦的體制,但在文學藝術(shù)領域,漢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特點。楚漢文化一脈相承的關系,直接影響著漢在藝術(shù)上的表現(xiàn)。

      《戰(zhàn)國策》在西漢成帝年間被整理成冊,而非戰(zhàn)國、秦或者楚漢爭霸時期。由劉向所述的《戰(zhàn)國策》成書背景可知,此書各篇的作者并非一人,各個散落的文本經(jīng)過多人多年的收集、加工。漢成帝年間,劉向?qū)@些留存于世的資料做了校正、編輯,采用了按國別分類編排的方式,編輯匯總成書《戰(zhàn)國策》[15]。雖然經(jīng)歷了多年的流傳,又經(jīng)多人收集整理,但依然不能忽視最終編撰成冊年代對其的影響,成書年代的文藝領域?qū)Τ幕某欣^關系在作品的最終成型中,發(fā)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三)作品展現(xiàn)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

      作品與其展現(xiàn)的時代和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應是相吻合的,《戰(zhàn)國策》各篇作品也應在客觀條件和主觀作用的雙重作用下形成與戰(zhàn)國時代背景相符的語言形式。要全面、理性地看待謀臣策士以女性自比的緣由,也應該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才可以透過作品表達看到作品反映的社會環(huán)境。

      《禮記·王制》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16],士原屬于貴族的最底層,社會地位比較低。但隨著周的式微,各諸侯相互征伐的活動越來越頻繁,社會環(huán)境相對松散[17]。戰(zhàn)事頻仍、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侯王求賢若渴、養(yǎng)士之風日盛等諸多因素,促成了士階層的興起并不斷的壯大。士階層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游弋于權(quán)貴、君主之間,他們對君王的心理把握得尤為精準,對各勢力群體的利害關系有著敏銳的洞察。在統(tǒng)治者重視人才、渴求人才的前提下,當時社會逐漸形成了士人與統(tǒng)治者之間的某種人身、情感依存關系。

      在諸侯爭雄、戰(zhàn)亂頻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丈夫與妻妾、主君與門客、君王與臣子的關系都表現(xiàn)為人身依附關系,這不僅為屈原以香草美人自比提供了現(xiàn)實參考,也為《戰(zhàn)國策》的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

      綜上,《戰(zhàn)國策》對比興傳統(tǒng)的繼承主要體現(xiàn)在:首先,承襲香草美人傳統(tǒng),以女性形象作為比興材料,在比擬形象上與屈騷相近,是表達情志、寄托主觀思想的媒介。其次,傳承了楚文化的藝術(shù)特點,以浪漫主義的色彩加工藝術(shù)形象,將虛構(gòu)、想象、夸張發(fā)揮到了極致,塑造的形象鮮明生動、富于藝術(shù)創(chuàng)造,敘寫對象具有著寄托思想的功能。第三,在創(chuàng)作背景相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下,受君臣關系、情感依附等因素影響,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義,以女性堅貞、淳樸、嬌弱的特點喻士人忠貞、守一、卑下的現(xiàn)狀。

      四、《戰(zhàn)國策》對屈原香草美人自比的發(fā)展

      《戰(zhàn)國策》在以女性自比方面雖然與屈原香草美人在比類對象、表達情感上相似,但整體上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

      (一)比興對象由神圣到平凡

      屈原的香草美人形象多為高潔、神圣、完美的神女化身,以香草以比喻自己高潔的情操。譬如云中君赴約前在撒滿蘭花的湯池里沐浴;湘夫人用桂木、木蘭、辛夷、薜荔、芷草等美好的花草搭建愛巢;山鬼身著薜荔衣,以石蘭、杜衡等香草為裝飾;離騷美人以荷葉為衫,芙蓉為裙,香草為飾。高潔的美人形象傳遞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超乎世人的傲然。與此不同,《戰(zhàn)國策》作品中謀臣策士的自比,卑微低賤,以使女、吳人、楚人妻、新嫁婦等平凡人做喻,并不標榜自己的高尚情操和錚錚傲骨;僅僅以求得生存為出發(fā)點,但求與為難自己的人和諧同處一室,不要同室操戈;對于君王的情感也是發(fā)乎情止乎禮,不似屈原作品中“怨”的情感;《戰(zhàn)國策》中的士人只求君王理解自己,消除君臣疑慮,不再懷疑自己有異心。

      (二)情感表達由激越到和緩

      和屈原激越的情緒表達不同,《戰(zhàn)國策》中士人的情感表現(xiàn)方式更為寫實,也更為理性。屈原的《云中君》《少司命》《山鬼》莫不是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哀怨、癡情地等待著真命天子的到來與眷顧,文筆凄厲動人,發(fā)憤抒情,情感激越。如“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18]61的落寞凄苦;“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盵18]74的悲愁離憂;“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18]77的腹誹怨懟。而《戰(zhàn)國策》各篇章中謀臣策士較多冷靜而客觀地闡述故事里他人的境況,仿佛不關乎自己,卻間接地影射著現(xiàn)實的自己,情感表達含蓄內(nèi)斂,看起來波瀾不驚,一副無風雨也無晴的坦然景致。

      (三)創(chuàng)作背景由出世到入世

      “屈原放逐,憂心憔悴……以泄憤感,書寫愁思?!盵18]85屈原遭放逐,心系國家命運,感情激蕩不可遏制,如果說屈原的創(chuàng)作是一種情緒化的宣泄,那么《戰(zhàn)國策》則是作者理性醞釀下的產(chǎn)物。前者重在表現(xiàn)情緒與情感,后者通過設喻傳遞理念與方法。屈原的作品是懷著愿為理想而慷慨赴死的心態(tài)創(chuàng)作的,而《戰(zhàn)國策》描寫的眾人卻是帶著茍活于亂世的心態(tài)。前者志在高遠,后者活在當下。屈原表達的是自我內(nèi)心,士子們表達的是處世方式。一為理想而引吭高歌,側(cè)重自我欣賞;一為務實而作小服低,重在解圍脫困。

      (四)表達方式由獨白到宣言

      屈原的香草美人喻君臣關系,士人們的江上處女、二妻形象,同樣也定位為服務君王,不同的是形象地比喻了同僚關系。屈原的作品更似寫給君王閱讀的表白信,如《橘頌》由描寫橘樹的外在之美,轉(zhuǎn)而贊嘆內(nèi)在之美“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盵18]94通過歌詠橘樹內(nèi)外兼修之美,進而剖析表白內(nèi)心,向君王傳遞其獨立不遷、從一而終的忠君愛國品質(zhì)?!稇?zhàn)國策》中的設喻更似士人想與他人分一杯羹的求和宣言,只為了更好地合作相處。無論是江上處女的無害,還是陽僵仆妾的忠信,都建立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基礎上的主動示好。

      (五)藝術(shù)表現(xiàn)由抒情到敘述

      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屈原“因彼事神之心,以寄吾忠君愛國眷戀不忘之意”[19],其作品《湘夫人》《云中君》《山鬼》《少司命》畫面感強,描繪眾神女思慕夫君之情,為了凸顯高潔形象贏得青睞,她們以香草為飾,縱橫四海遍尋心上人,卻終未能相愛相守。屈原作品敘事性不強,人物具體所指亦不明朗,抒情成分居多,極力營造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情緒氛圍,在如歌如泣的凄美語言、惆悵筆觸中,蘊含著作者堅貞如磐、清雅似蘭的精神品質(zhì)?!稇?zhàn)國策》中的士人更多地以通俗性的語言敘述一個個簡單易懂的故事,故事性強,但抒情、修飾性詞語不多,通過簡潔的敘述與暗喻的方式,旨在只言片語中打消別人對自己的惡意,語言表達中示弱求和的因素多過清高的傲骨之詞。

      通過《戰(zhàn)國策》與屈騷比較明顯的差異,可以歸納得出《戰(zhàn)國策》對比興創(chuàng)作手法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含蓄委婉,自然真實。如羚羊之掛角,人工刻意的痕跡淡化了,流露感情更加自然真實。由以神圣高潔形象自比發(fā)展到選取普通平凡的女性為比擬對象,增強了事件的真實感,弱化了作者與讀者的對立感?!稇?zhàn)國策》中所描繪的女性形象,減少了主觀的情感投射,以一種意蘊深遠、自然而然的方式來喻意,營造了較含蓄豐富的藝術(shù)意境。二是文本敘事功能增強。屈騷運用藝術(shù)烘托、藝術(shù)夸張手法,以環(huán)境氛圍渲染為主,烘托主體情懷,側(cè)重抒情?!稇?zhàn)國策》以事明理,通過敘事增強比興部分的可讀性、故事性,起到暗喻的作用。三是文體由詩歌發(fā)展到散文,運用范圍逐漸擴大。從單純的抒情詩,逐步擴展到有敘事功能的散文。參考文獻:

      [1] 劉向.戰(zhàn)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 劉勰,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607.

      [3] 鐘嶸,曹旭.詩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9 .

      [4] 朱熹.詩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

      [5] 戴鴻森.姜齋詩話箋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85.

      [6] 郁沅.二十四詩品導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56.

      [7] 游國恩.楚辭女性中心說[M]//游國恩學術(shù)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151-161.

      [8] 李蘭.論屈原的女性觀[D].長沙: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27.

      [9]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2 482.

      [10] 王逸.楚辭章句[M].黃靈庚,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67.

      [11] 班固.漢書[M].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3 308.

      [12] 王曰美.人的主體意識的發(fā)展與先秦文學[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166.

      [13] 劉勰,祖保泉.文心雕龍解說[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85.

      [14] 李澤厚.美學三書·美的歷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41.

      [15] 李艷華.秦漢之際縱橫策士考論[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92.

      [16] 王夢鷗.禮記今注今譯[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63.

      [17] 劉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89.

      [18] 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 朱熹.楚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9.

      [責任編輯:吳曉紅]

      猜你喜歡
      戰(zhàn)國策比興傳承
      高枕無憂
      高枕無憂
      在層層深入中培養(yǎng)思考批判能力——以《戰(zhàn)國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學為例
      從《戰(zhàn)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shù)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比興、詠物辨說
      基于Web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
      軟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出版人才培養(yǎng)的傳承與突破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賦比興之當代運用
      中華詩詞(2016年11期)2016-07-21 14:56:16
      白山市| 邵阳县| 台南县| 策勒县| 赤峰市| 通山县| 富顺县| 汨罗市| 佳木斯市| 榆树市| 抚顺县| 瓦房店市| 稷山县| 文水县| 漾濞| 澳门| 萨嘎县| 吕梁市| 黔南| 东兰县| 开封市| 盘山县| 井研县| 新化县| 东山县| 句容市| 天峻县| 湖南省| 内乡县| 仪征市| 木里| 陆河县| 乌审旗| 沅陵县| 万全县| 中方县| 井研县| 铜川市| 永宁县| 浙江省|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