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曲【桂枝香】單套考辨

    2021-05-25 07:22:38劉一心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套式南曲樂安

    劉一心

    (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南曲套式可分為單套和復套。單套可由多個不同曲牌構(gòu)成,其中的每個曲牌都稱作套牌;也可由同一曲牌構(gòu)成。如果一個曲牌只能重復自身,而不能根據(jù)主腔腔型規(guī)律同一性與其他曲牌聯(lián)套,則為孤牌;該牌構(gòu)成的單套稱作孤牌自套。復套主要有三種組合方式:“套連套”,即不同單套相連;“套包套”,即在完整的單套內(nèi)插入其他單套;“套合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南北合套。[1]

    關(guān)于【桂枝香】曲牌是孤牌還是套牌的問題,學界主要持兩種觀點:一說為【桂枝香】是孤牌,《昆曲曲牌及套數(shù)范例集》(以下簡稱《范例集》)(南套)最早提出孤牌概念,并將【桂枝香】列為孤牌。[2]1568清代《新定十二律昆腔譜》將過曲分為聯(lián)套曲體、兼用曲體、單詞曲體三類,其中單詞曲體即《范例集》所言孤牌。該譜將【桂枝香】歸入應(yīng)鐘律之單詞曲體[3]。另一說為【桂枝香】是套牌,王季烈《螾廬曲談》南【仙呂宮】套式舉例有“引、【桂枝香】(二支或四支)、【長拍】、【短拍】、【尾】”[4]105。吳梅《南北詞簡譜》“仙呂宮套數(shù)格式”有“【桂枝香】(四支或六支)、【長拍】、【短拍】、【尾聲】”。[5]392許之衡《曲律易知?論配搭》將各宮調(diào)曲牌分為聯(lián)套、兼用、專用三類,其中專用類即孤牌,兼用是指該牌“可與各曲聯(lián)套,亦可專用此曲數(shù)支便成一套者”。[6]306該書將【桂枝香】歸入“兼用”類并注明其“宜疊用”,即許之衡認為,【桂枝香】可疊用亦可與其他曲牌聯(lián)套,但關(guān)于【桂枝香】具體可與哪些曲牌聯(lián)套,該書并未具體說明。此外,在有關(guān)南北合套的套式總結(jié)中,《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以下簡稱《九宮大成》)“北【賞花時】—南【排歌】”和“北【點絳唇】—南【劍器令】”合套[7]144-146、《螾廬曲談》“北【點絳唇】—南【劍器令】”合套[4]101、《曲律易知》“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6]208中,均包含【桂枝香】曲牌,即認為【桂枝香】可入南北合套。

    南曲套式具有“緣事性”,在表現(xiàn)簡單故事情節(jié)時,宜用單套;當戲劇情境復雜且發(fā)生轉(zhuǎn)變時,適于復套。所以,判斷一個套式是單套還是復套,需要結(jié)合戲劇情境與音樂單元,進行文與樂兩方面的分析。通過對從宋元至明清的大量戲曲文本考察可知,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桂枝香】以孤牌自套形式出現(xiàn)。上述曲家們提及的“【桂枝香】—【長拍】—【短拍】”套式和【桂枝香】入南北合套的套式也均有出現(xiàn)。此外,“【桂枝香】—【大迓鼓】”套式在戲曲文本中也較為多見。本文將對以上三種套式能否構(gòu)成單套進行逐一考辨。

    一、“【桂枝香】—【長拍】—【短拍】”套式

    【桂枝香】自套后接“【長拍】—【短拍】”套最為常見,吳梅先生和王季烈先生均將此套列入【仙呂宮】套式舉例?!读N曲》所載明代傳奇中,嘉靖二十四年(1545)張鳳翼創(chuàng)作的《紅拂記?教婿覓封》最早使用了該套;此后,高濂《玉簪記?叱謝》也使用了該套。在相對有代表性的清代傳奇中,有十出戲使用該套。其中【桂枝香】與【長拍】之間有“【賺】/【不是路】/【引】”相隔者有:《清忠譜?閨訓》《風箏誤?逼婚》《一捧雪?燕游》《永團圓?砥芳》《兩須眉?課讀》《琥珀匙?逐寓》。【桂枝香】后直接接【長拍】有:《比目魚?聯(lián)班》《意中緣?自媒》《奈何天?形變》《玉搔頭?譏玉》。值得注意的是,在散曲中也是由張鳳翼創(chuàng)作的《暮春寫懷》散套最早使用了該套,此后該套式在散曲中廣泛沿用?!度魃⑶贰度迳⑶分杏小竟鹬ο恪可⑻姿氖佟度⑶肥贞P(guān)漢卿作【桂枝香】一套,此套《昔昔鹽》題作《恨鎖陽關(guān)》,《南宮詞紀》題作《秋懷》,《樂府爭奇》無題,俱不注撰人;《吳歈萃雅》《古今雅奏》題作《離思》,皆屬祝枝山;《詞林白雪》屬關(guān)漢卿;《樂府先春》無題,注張肖甫作。然此曲為南曲,題為關(guān)漢卿作殊可疑。本文以《全明散曲》為是,即該套題為《秋懷》,張佳胤作。,其中十九篇均采用該套式,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該套使用之廣泛,也基于此,曲家們將它列入【仙呂】之常見套式。

    關(guān)于該套能否構(gòu)成單套,首先在音樂層面,曲牌聯(lián)套的條件是一個單套內(nèi)的各曲牌需主腔相似,最低要求是各曲牌笛色相同。通過《范例集》(南套)主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桂枝香】這支曲牌本身的主腔非常鮮明,還找不到與【桂枝香】具有相似主腔的其他曲牌。【長拍】【短拍】兩支曲牌主腔同一性很明顯,連唱樂調(diào)的系統(tǒng)性很完整。但【桂枝香】和這兩支曲子非但主腔上沒有同一性,而且連所用笛色都可以不同,這樣就使得【桂枝香】在這一套數(shù)里實際上是脫離【長拍】【短拍】而孤立起來的。[8]191《昆曲格律》中所言“套性較弱”,實際是指該套在音樂上并不具備成套的條件[8]191。另外,在上述十二出使用該套的明清傳奇中,有七出戲【桂枝香】自套和“【長拍】—【短拍】”套之間有“【賺】/【不是路】/【引】”相隔,這是很明顯的復套的體現(xiàn)。其次在文學層面,從【桂枝香】自套到“【長拍】—【短拍】”套均伴隨著戲劇情境的轉(zhuǎn)折。例如,《玉簪記?叱謝》【桂枝香】二曲為陳妙常思念潘必正的內(nèi)心獨白,【長拍】【短拍】寫王尼姑給陳妙常作媒,妙常堅決拒絕?!队缊F圓?砥芳》【桂枝香】為蘭芳刺繡閑暇,展玩古今女史所唱。【長拍】【短拍】為蘭芳、惠芳姐妹二人到園中散步時所唱。此外,從套式結(jié)合的嚴實度層面,對大量戲曲文本進行套式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長拍】與【短拍】結(jié)合緊密,但二牌與【桂枝香】之間結(jié)合的嚴實度并不高,即二牌除與【桂枝香】相接外,還大量與其他曲牌相接,例如《連環(huán)計?擲戟》有“【撲燈蛾】二曲—【賺】—【長拍】—【短拍】”;《四賢記?邂逅》有“【海棠花】—【仙呂過曲?長拍】—【短拍】”,等等。

    綜上,“【桂枝香】—【長拍】—【短拍】”套式不具備成為單套的條件,曲家們將此套列入【仙呂】常用套式,是對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劇作家之所以習慣使用該套,是因為在音樂聲情方面,【桂枝香】與【長拍】【短拍】都具有宜于訴情的特征?!断P廬曲談》中將此套數(shù)歸為“宜于訴情用之套數(shù)”[4]111,吳梅《南北詞簡譜》言:“凡用此調(diào)二支或四支后,便可接用【長、短拍】,文字最為緊湊?!盵5]356這里“文字最為緊湊”指的就是二者在訴情上的一致性和緊密性。如《療妒羹?題曲》中【桂枝香】六曲為喬小青讀《牡丹亭》所唱,【長拍】【短拍】為小青讀罷《牡丹亭》,再讀別本舊曲時唱,二者雖然在情節(jié)單元上發(fā)生轉(zhuǎn)折,但在情感層面體現(xiàn)的是一脈相承的遞進與強化:在【桂枝香】曲中,小青讀《牡丹亭》與書中人物產(chǎn)生共鳴,為情所傷。【長拍】在此情感基礎(chǔ)上更為強烈地抒情:“一任你拍斷紅牙,拍斷紅牙,吹酸碧管,可賺得淚絲沾袖。總不如那《牡丹亭》,一聲河滿,便潸然四壁如秋。”【短拍】唱后情感達到最高潮,從而寫下:“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何必傷心是小青?”[9]總之,該套式是由【桂枝香】孤牌自套與“【長拍】—【短拍】”套相連構(gòu)成的復套,該套宜于訴情。編劇在創(chuàng)作劇本,特別是需要表現(xiàn)抒情性內(nèi)容時,可依據(jù)戲劇情境合理運用該套式。

    二、南北合套中含有【桂枝香】的套式

    南北合套是由一個北曲單套和一個南曲單套混合組成的復套,在體式上是一支北曲一支南曲繼替演奏著。[8]202-203它融匯了南北兩種風格的曲牌,有著非同尋常的聽覺效果。周維培提出南北合套有三個特點:第一,合套必須選用南北同一種宮調(diào),在曲牌編排上應(yīng)為一北一南或一南一北相間,并綴以尾聲。第二,在演唱上,成熟期的合套形式,傳奇由主角演唱北曲,南曲一般分給配角唱。第三,合套中的北曲曲調(diào)在押韻上依北曲慣例,一韻到底。而南曲曲調(diào)則可以換韻,但幅度不宜過大。[10]在劇曲和散曲中,含有【桂枝香】曲牌的南北合套主要有三種,可概括為:“北【賞花時】—南【排歌】”合套、“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合套。

    (一)“北【賞花時】—南【排歌】”合套

    從現(xiàn)存資料看,元代沈和《瀟湘八景》散套中,【桂枝香】最早用于南北合套,其套式為:北【仙呂?賞花時】—南【排歌】—北【那吒令】—南【排歌】—北【鵲踏枝】—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南【樂安神】—北【六么序】—南【尾聲】。[11]《九宮大成》卷之八“仙呂調(diào)合套”舉例亦有此套,將《瀟湘八景》中第二支【排歌】題作【三疊排歌】,【樂安神】改題為【安樂神】。[7]144-146這一南北合套的北套為一個完整的北【仙呂?賞花時】套曲。南套過曲由“【排歌】—【(三疊)排歌】—【桂枝香】—【樂安神】(【安樂神】)”構(gòu)成,這里需要對各曲牌間的聯(lián)套性逐一進行考察。

    從兩支【排歌】的詞式來看,其中第一支為【羽調(diào)排歌】,第二支為【三疊排歌】(亦稱【道和排歌】)。二支【排歌】樂調(diào)相似,在南戲中常不分前后連綴使用構(gòu)成單套,并且舊本在名稱上常不加區(qū)分。例如《張協(xié)狀元》第十六出有“【排歌】—【同前】”[12]87實為“【三疊排歌】—【羽調(diào)排歌】”;《宦門子弟錯立身》第十四出“【排歌】—【同前】—【同前】”[12]254-255實為“【羽調(diào)排歌】二支—【三疊排歌】”。總之,“【羽調(diào)排歌】—【三疊排歌】”為單套。

    【樂安神】最早見于沈和《瀟湘八景》,《南曲九宮正始》《南詞定律》收錄《瀟湘八景》中的該曲。該曲在明代曲選中流傳較盛,《盛世新聲》《雍熙樂府》《詞林摘艷》等曲選均引該曲?!毒艑m大成》【安樂神】與【樂安神】詞式同,例曲出自散套《月令承應(yīng)》。但在劇曲中,大致作于金亡之末宋亡之前的《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五出、作于明萬歷之前的《范雎綈袍記》第二十三出有【樂安神】原曲,其后原曲似失傳?!杜f編南九宮曲譜》未收【樂安神】,《南詞全譜》《南詞新譜》均只有【安樂神犯】,前七句為【樂安神】,尾綴【三疊排歌】六句,此為集曲。[13]可見沈譜失收此調(diào),誤題調(diào)名,則明中葉本調(diào)已失,漸作集曲。后世之【安樂神犯】【安樂歌】【安樂高歌】皆為【樂安神】全曲與【三疊排歌】片段構(gòu)成的集曲。【樂安神】與【三疊排歌】曲調(diào)的相接,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二者在樂調(diào)上的相似性與相連的流暢性。

    綜上,【羽調(diào)排歌】【三疊排歌】【樂安神】在樂調(diào)系統(tǒng)上具有結(jié)合的連貫性,【桂枝香】與三牌在樂調(diào)上結(jié)合似不緊密,南套中也無以上四牌連用的套式。這一南北合套僅見于散套,散套無劇情可言,故在內(nèi)容上無法構(gòu)成南北映襯。另外,戲文《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五出有北【賞花時】—南【排歌】—北【那吒令】(【哪吒令】)—南【排歌】—北【鵲踏枝】—南【樂安神】—北【六么序】—【尾聲】,這一合套中南曲僅少【桂枝香】一曲,從一個側(cè)面印證了【桂枝香】與【排歌】【樂安神】在樂調(diào)上的疏離。該出戲就戲劇情境而言,【排歌】至【鵲踏枝】寫王金榜為完顏壽馬溫習傳奇,【樂安神】之后為完顏壽馬敘對王金榜的愛戀之情。因此在情境方面未能形成一南一北的對比映襯。從唱式而論,第一支南【排歌】起,旦扮王金榜連唱至【鵲踏枝】共四支曲子,接下去生扮完顏壽馬連唱至【尾聲】共三支曲子,這樣一人連唱三至四支曲子,忽南忽北,頻頻變異,毫無必要地破壞樂曲的完整性,這是不足取法的。[2]1568并且隨著【樂安神】原曲的失傳,這一合套在后世傳奇中不復使用??傊?,這一合套中的南套在整體上不能構(gòu)成單套。

    (二)“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

    “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的基本套式為:北【點絳唇】—南【劍器令】—北【混江龍】—南【桂枝香】—北【油葫蘆】—南【八聲甘州】—北【天下樂】—南【解三酲】—北【哪吒令】—南【醉扶歸】—北【金盞兒】—南【安樂神犯】—北【寄生草】—南【皂羅袍】—北【煞尾】。其中南【劍器令】【安樂神犯】,北【金盞兒】有時省略,南【醉扶歸】可替換為南【長拍】,北【金盞兒】可替換為北【后庭花】,南【皂羅袍】可替換為南【短拍】。

    《九宮大成》《螾廬曲談》《曲律易知》均將該套列入【仙呂宮】南北合套套式舉例,但在具體選牌上稍有區(qū)別,具體見表1。

    表1 《九宮大成》《螾廬曲談》《曲律易知》中“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套式舉例

    由表1可見,相較于《九宮大成》,《螾廬曲談》刪去北【高過金盞兒】、南【安樂高歌】二牌,《曲律易知》刪去南【劍器令】。明清傳奇中有三出戲使用該套,具體見表2。

    以上三出戲中,《西樓記?衛(wèi)行》北曲為胥長獨唱,南曲為穆素徽獨唱;《蕉帕記?揭果》北曲為呂洞賓獨唱,南曲為眾角色分唱;《奈何天?鬧封》北曲為闕忠獨唱,南曲為三位夫人及招討爺分唱。三出戲在戲劇情境方面,均用于對話場合,形成了一南一北的對比與呼應(yīng),并且北曲均為主角演唱,南曲由配角獨唱或分唱,北主南從,在文學層面符合南北合套的標準用法。在音樂層面,該南北合套的北套構(gòu)成完整的北【仙呂】套式,而南套各曲牌間的聯(lián)套性需要逐一分析。

    表2 明清傳奇中“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使用情況

    首先,【桂枝香】【八聲甘州】【解三酲】均被《范例集》列入南曲孤牌,通過《范例集》樂式分析可見,三牌主腔及結(jié)音規(guī)律無共性,實系以同宮孤牌強聯(lián)成套。此外,【醉扶歸】【皂羅袍】體現(xiàn)了孤牌向套牌的轉(zhuǎn)化:在南戲時代,此二曲牌總是作孤牌用,常以二支至四支組成自套。至明萬歷年間,有以【醉扶歸】和【皂羅袍】連用的,效仿者漸多,就成為慣用短套。湯顯祖在這個短套前面加上【步步嬌】,后面續(xù)以【好姐姐】寫成《游園》,才始創(chuàng)了這個套數(shù)并廣為沿用。[14]600總之,【醉扶歸】【皂羅袍】主腔相似、樂調(diào)聯(lián)系緊密這一特征是曲家在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并以《游園》為典范成為南曲常用套式。但該南北合套的南套在二牌之間插入【安樂神犯】,這樣,樂調(diào)系統(tǒng)連貫性就遭到了破壞,因為【安樂神犯】是由【樂安神】和【三疊排歌】構(gòu)成的集曲,不是常用曲牌,在《六十種曲》中除用于此南北合套外未見使用,沒有與其它曲牌成套之例。同理,《蕉帕記?揭果》中“【長拍】—【短拍】”是一完整套式,這一套式前文有所提及。在【長拍】【短拍】之間插入【安樂神犯】,樂調(diào)的完整連貫性也遭到了破壞。所以,這一南北合套在南套選牌上實“有乖聲律”。

    在舞臺演出層面,以昆劇為例,《西樓記?衛(wèi)行》早在馮夢龍改本第三十二折《護姬北上》中就刪去了全部南曲,僅保留北套。馮注云:“此折舊本一北一南反不緊,今刪去南曲?!盵15]《集成曲譜》中《西樓記?俠試》只使用南【劍器令頭】,為角色上場所唱引子,其余南曲全部刪除,亦僅留北套。[16]《蕉帕記?揭果》《奈何天?鬧封》則不見于舞臺演出。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該南北合套由于南套各牌樂調(diào)的疏離,并不適用于場上搬演。

    綜上,“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在文學層面符合成熟時期的南北合套,但其中的南套各牌在音樂層面呈現(xiàn)出一種支離破碎的局面,無法構(gòu)成單套?!毒艑m大成》凡例云:“且南曲俱可接調(diào),本無專用一宮。今合套內(nèi)以北曲為主,其南曲或有移宮換羽之處,閱者審之?!盵7]620所啟示的正是此套。故編劇在創(chuàng)作劇本使用南北合套時,需特別考慮南曲各牌的聯(lián)套性,使之適合場上搬演。

    (三)“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合套

    “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合套的套式為:“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南【桂枝香】—北【對玉環(huán)帶過清江引】”。該合套曲譜不見記載,明《玉合記?義姤》[17]、清《鈞天樂?入月》[18]用此套式,具體見表3。

    表3 “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合套舉例

    由表3可見,兩出戲的南北合套均用于復套中。從情境與唱式來看,這兩出戲南北合套四支曲全部為酒宴歌舞場合所唱之曲,并不符合主要角色唱北曲、次要角色唱南曲,在內(nèi)容上也沒有形成一南一北的對比與呼應(yīng)。所以兩出戲在內(nèi)容形式上就不符合南北合套的基本特征。

    在音樂層面,該南北合套的南套是由【桂枝香】二支構(gòu)成的孤牌自套。北套為“【寄生草】—【對玉環(huán)帶過清江引】”。其中【寄生草】屬北【仙呂】,該牌入北套多于“【點絳唇】—【混江龍】”套式之末?!緦τ癍h(huán)帶過清江引】是由【對玉環(huán)】【清江引】兩調(diào)相接而成的帶過曲,所謂帶過曲,是指散曲小令中二個或三個宮調(diào)相同、音律相諧的曲牌串聯(lián)使用。[19]帶過曲是整曲與整曲相犯,是北曲將異調(diào)曲牌相銜接而構(gòu)成一個完整篇章之一法。[20]【對玉環(huán)】曲調(diào)至美聽,吳梅言:“元人小令中,往往以此曲與【清江引】相合,名【玉環(huán)清江引】,明清間至有用入舞劇者,(南曲中如《玉合記》、《鈞天樂》皆有此曲,作舞態(tài)歌者。)不必定入套數(shù)也?!盵21]182【清江引】“又名【江兒水】,共五句,南北合套中往往用代尾聲。又輒去一凡兩腔,作南詞歌者,但不可施諸北套中也……試觀明曲,常有凈丑登場……實以代引子用耳”[21]141??梢姟厩褰靠纱雍臀猜?,但不入北曲大套內(nèi)。除南北合套外,該帶過曲在傳奇中用法有二,均用于酒宴歌舞或行路疾走場合:其一為【對玉環(huán)帶過清江引】孤用,例如《南柯記?偶見》用于歌舞,《蕉帕記?祈雪》用于征戰(zhàn)行路場合領(lǐng)兵疾走,《東郭記?其良人出》用于舞蹈疾走;其二為“【寄生草】—【對玉環(huán)帶過清江引】”北套,《六十種曲》中僅《金蓮記?就逮》使用,描寫酒宴場合。

    總之,“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合套不符合南北合套的標準用法,沒有形成一南一北的對比與呼應(yīng),該套亦不見于后世舞臺演出。該套北套中【對玉環(huán)帶過清江引】為酒宴歌舞和疾行情境專用曲,基本上以孤用為主,偶有與北【寄生草】連用,也用于表現(xiàn)酒宴情境。該套中的南套是由【桂枝香】孤牌自套連用二支構(gòu)成的單套。

    三、“【桂枝香】—【大迓鼓】”套式

    在九十二出含有【桂枝香】曲牌的戲曲文學本中,有三出戲中【桂枝香】自套后直接與【大迓鼓】自套相接,為“【桂枝香】二至三支+【大迓鼓】二至三支”的形式。如《琵琶記?金閨愁配》《四喜記?風月青樓》《灌園記?君后授衣》的相關(guān)段落中【桂枝香】與【大迓鼓】自套直接相接,二者中間沒有【賺】或念白相隔,并且表現(xiàn)情節(jié)連貫而無轉(zhuǎn)折,并不符合復套的用法,似有構(gòu)成單套的可能性。

    還有三出戲【桂枝香】自套之后也接【大迓鼓】自套,但二牌之間有【賺】或者大段念白相隔,即《邯鄲記?鑿郟》《錦箋記?初晤》《憐香伴?隨車》的相關(guān)段落。以上三出戲中【桂枝香】與【大迓鼓】自套分別為兩個不同的情節(jié)單元,二牌的用法都為孤牌自套,二牌相連是很明顯的“套連套”之復套。所以,關(guān)于【桂枝香】與【大迓鼓】二牌相接是否能夠構(gòu)成單套,還需要對【大迓鼓】曲牌的用法作具體考察。

    首先,【大迓鼓】曲牌存在宮調(diào)之爭。各譜普遍將【大迓鼓】歸入【南呂】,惟張大復《寒山堂曲譜》將其歸入【黃鐘】。例曲為《殺狗記》第二十九出第二曲,注云:“此體與【黃鐘】甚葉,不知何故,舊譜收在【中呂】?!币杜糜?金閨愁配》第二曲為【又一體】,注云:“舊譜亦入【仙呂】?!盵22]又許之衡《曲律易知?論排場》“過場短劇類”有:“【引】—【大迓鼓】二支”。許注云:“【大迓鼓】乃一種余波之曲,不專屬【南呂】,凡【仙呂】、【雙調(diào)】、【仙呂入雙調(diào)】等曲,余波等均可用之,亦可單用二支,并含過場性質(zhì)?!盵6]251考察《六十種曲》中其他含有【大迓鼓】曲牌的出目,共得二十九出。確如二位曲家所言,【大迓鼓】存在于以上各宮調(diào)相接的情況,也存在連用幾支自套為過場短劇的情況,二者幾乎各占一半。

    【大迓鼓】與各宮調(diào)相接連用的情況見表4。

    表4 【大迓鼓】與各宮調(diào)相接連用情況

    由表4可見,除與【仙呂?桂枝香】相接外,【大迓鼓】多與【南呂】各自套曲牌或套牌相接連用,也有與【中呂】【雙調(diào)】【黃鐘】曲牌相接連用的情況。細考各段落文本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大迓鼓】確為許之衡所言的“一種余波之曲”,即【大迓鼓】比較適合表現(xiàn)由一個事件激起的余波。其實,前文所分析的“【桂枝香】自套+【大迓鼓】自套”的六出戲,【大迓鼓】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均可以理解為由【桂枝香】情節(jié)激起的“余波。”表4中,例如《西樓記?病晤》中穆素徽為于叔夜歌【楚江情】一曲,【大迓鼓】寫于叔夜聽后內(nèi)心的波瀾起伏。[23]533-534《霞箋記?麗容矢志》中【一江風】寫麗容燒香渴望從良,【大迓鼓】為麗容與母親就從良一事的激烈爭論。[23]254-255細品其余各出戲的情節(jié),該牌也多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余波之意”。

    【大迓鼓】之所以能與各宮調(diào)出入,表現(xiàn)“余波之意”,在音樂層面,緣于其音樂上的包容性與自由度。《范例集》將其列入【南呂】孤牌,所謂孤牌,一般是指主腔腔型獨特、個性過于鮮明而不能與它牌聯(lián)成單套的曲牌。而【大迓鼓】正相反,由于音樂上可變異的空間很大、個性不鮮明,它可以出入各宮調(diào),故沒有與固定曲牌聯(lián)套構(gòu)成單套的規(guī)律性可言?!敬箦鹿摹康倪m用家門很寬,八雜角色都常用,生、旦用得較少,唱式也多樣。由于家門和唱式的靈活運用,使得樂式多變化,規(guī)律有欠整齊,故而對不同感情和意境的適應(yīng)性較強。該牌板則以一板一眼型較多,間有出現(xiàn)一板三眼型的,但從無用一板三眼加贈板型者。[14]387由于其節(jié)奏較促、排場通用,故常接在其他曲調(diào)之后來表現(xiàn)各種事件的“余波”。除與各宮調(diào)相接外,【大迓鼓】還常以用一至四支孤牌自套的形式構(gòu)成一個單套,最常連用二支,具有過場短劇性質(zhì)。具體見表5。

    表5 【大迓鼓】以孤牌自套形式構(gòu)成單套舉例

    綜上所述,【大迓鼓】用法有二:一為以自套形式與【南呂】【仙呂】【雙調(diào)】【中呂】【黃鐘】各套式相接,表現(xiàn)“余波之意”;二為以孤牌自套的形式獨立構(gòu)成短套,并含過場性質(zhì)?!竟鹬ο恪孔蕴缀蠼印敬箦鹿摹孔蕴讓崉t是兩個孤牌自套連用構(gòu)成的復套,是【大迓鼓】表現(xiàn)“余波之意”用法的體現(xiàn)之一,并不能稱其為單套。

    四、結(jié)論

    “【桂枝香】—【長拍】—【短拍】”套式在音樂層面為由【桂枝香】自套與“【長拍】—【短拍】”套構(gòu)成的兩個不同的音樂單元。在文學層面,【桂枝香】自套與“【長拍】—【短拍】”套表現(xiàn)的是兩個不同的情節(jié)單元,由【桂枝香】過渡到【長拍】均伴隨著戲劇情境的轉(zhuǎn)變。在套式結(jié)合的嚴實度層面,“【長拍】—【短拍】”套除接在【桂枝香】自套之后,還接在很多其他套式之后,【桂枝香】與【長拍】【短拍】結(jié)合的嚴實度不高。所以,“【桂枝香】—【長拍】—【短拍】”套式不是單套,而是由【桂枝香】孤牌自套與“【長拍】—【短拍】”套相連構(gòu)成的復套,這一套式宜于訴情。

    南北合套中含有的【桂枝香】套式有三:其一為“北【賞花時】—南【排歌】”合套,該合套的完整形式僅存于散曲,其中【桂枝香】所處的南套各牌不能構(gòu)成單套;其二為“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該套在文學層面符合南北合套的標準形式,但【桂枝香】所處的南套各牌在音樂上呈現(xiàn)的是一種支離破碎的局面,不能構(gòu)成單套;其三為“南【桂枝香】—北【寄生草】”合套,該套中南套為【桂枝香】連用兩支構(gòu)成的孤牌自套,是完整的單套。

    “【桂枝香】—【大迓鼓】”套式在戲曲文學本中較常用?!敬箦鹿摹壳{(diào)可接在【桂枝香】曲調(diào)之后是由于其音樂上的包容性與自由度?!敬箦鹿摹窟m宜接在多種曲調(diào)后,表現(xiàn)事件的余波。該套式實際是由【桂枝香】自套和【大迓鼓】自套相連構(gòu)成的復套?!敬箦鹿摹拷釉凇竟鹬ο恪恐笫瞧洹坝嗖ā庇梅ǖ捏w現(xiàn)。

    綜上所述,“【桂枝香】—【長拍】—【短拍】”套式、“【桂枝香】—【大迓鼓】”套式均為復套。南北合套中“北【賞花時】—南【排歌】”與“北【點絳唇】—南【桂枝香】”合套里,【桂枝香】所處的南套均不能構(gòu)成單套?!澳稀竟鹬ο恪俊薄炯纳荨俊焙咸字械哪咸诪椤竟鹬ο恪抗屡谱蕴???傊ㄟ^對以上幾種套式的考察可知:【桂枝香】除用于孤牌自套外,未見其具備與其他曲牌相聯(lián)構(gòu)成單套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套式南曲樂安
    重慶巴南民間昆曲傳承樣態(tài)研究
    音樂探索(2023年3期)2023-11-13 17:09:30
    論《南曲九宮正始》的崇古與尚今
    戲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4:44
    沈璟《南曲全譜》版本系統(tǒng)考論
    戲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 08:57:18
    閱讀的寶卷:上海惜陰書局印行的寶卷研究
    閱江學刊(2019年4期)2019-09-10 07:22:44
    長陽南曲淺談
    牡丹(2019年18期)2019-07-17 04:14:21
    江西省樂安老年大學校歌
    詩二首
    中華魂(2017年3期)2017-11-22 02:01:55
    民族英雄趙一曼之歌
    中華魂(2017年5期)2017-11-21 01:53:23
    來自銀時空的紙條
    對五峰南曲傳承現(xiàn)狀的反思
    北方音樂(2017年3期)2017-01-30 19:54:46
    涟源市| 辽阳县| 星子县| 屏边| 琼中| 陵水| 兴仁县| 南通市| 马鞍山市| 龙南县| 威海市| 绵竹市| 浦北县| 蓝田县| 雷山县| 清远市| 镇远县| 呼和浩特市| 隆回县| 库尔勒市| 尼玛县| 惠州市| 江陵县| 固始县| 肥西县| 拉孜县| 济南市| 临泉县| 湖北省| 招远市| 阳春市| 吉安市| 禹城市| 安吉县| 凤冈县| 唐海县| 商河县| 广水市| 平顺县| 恩施市| 南召县|